从政策红利到市场爆发,创业板50的逆袭之路

具光谈财经 2025-02-06 02:29:30

去年以来央行持续降准降息、证监会同央行推出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等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增量资金入市;同时,证监会稳步推进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权益类ETF规模已经突破3万亿元大关,发展势头极强。同时减持新规对上市公司在牛市期间的大量减持行为已经产生了约束。过去每次牛市中只要市场进入快速上涨阶段,尤其是成交额高企的阶段,就会出现大量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这往往是市场最大的卖压之一。得益于 2024 年初推行的减持新规的限制,大量不分红少分红的上市公司无法满足减持要求,因此 2024年9 月以来的天量成交期间减持数量和金额都较过往牛市出现断崖式下滑,这也为未来市场逐步走牛奠定了重要基础。注册制全面推行:全面实行注册制后,创业板更鲜明定位为服务 “三创四新” 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上市融资,推动形成了 “有进有出、优胜劣汰” 的良性循环机制,极大地激活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为创业板 50 指数中的企业营造了更有利的上市融资环境,使指数能不断纳入优质的新兴企业。

并购重组政策:监管层对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并购重组持推动态度,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这有利于创业板 50 成分股中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资源整合、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为指数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撑。

宽松政策注入流动性:央行实施降准等宽松货币政策,如 50 个基点的降准相当于向市场注入近万亿元资金,为实体经济和银行信贷发展提供支持,也为资本市场包括创业板 50 营造了较为宽松的资金环境,有助于提升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和风险偏好。

产业政策

新能源领域: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关注度提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补贴政策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在光伏领域,技术进步使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销量快速增长。创业板 50 指数中的新能源相关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和品牌优势,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业绩增长前景广阔。

半导体行业:在国际贸易摩擦背景下,半导体国产替代需求迫切。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半导体行业发展,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产业引导基金等。创业板 50 指数所涵盖的半导体企业,有望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中,实现技术突破和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

医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居民健康意识提高,生物医药行业市场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政府出台了鼓励创新药研发、加快审评审批等政策,创业板 50 指数中的生物医药企业,凭借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线,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望实现业绩的稳健增长。

电力设备行业:2023 年 6 月正式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2024 年 3 月印发《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4 年 6 月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2024 年 8 月三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 年)》,这些政策推动电网建设,加速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和配电网升级改造,有利于创业板 50 中电力设备相关企业的发展。

资金入市政策

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同意,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等举措,这将为包括创业板 50 在内的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提升市场的活力和稳定性。由于整体市场估值处于较低区间,国内密集利好政策出台,9月下旬以来 A 股市场迎来一波强势的反弹行情。 截至 2024年12月26日, 沪深 300、中证500涨幅分别18.9%、25.4%, 创业板、创业板50等成长性板块涨幅更是超过35%。本轮行情主线之一是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即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 如果简单从历次市场反弹的指数涨幅来看,2020年以来,在6次较为显著且持续的上涨行情中,以创业板 50、科创50、创业板指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涨幅基本都超过了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尤其是创业板50指数在历次牛市中基本都处于涨幅前列地位。

本轮行情代表性指数走势

资料来源: WIND,华夏基金,2024.9.24-2024.12.26

牛市行情中科技创新类指数弹性较强

资料来源: WIND,招商证券;时间范围:2020年1月1日至 2024年 12 月 18 日;注:行情 1 为 2020/2/4-2020/2/25,行情 2 为2020/3/24-2020/7/13,行情 3 为 2021/3/9-2021/7/22,行情 4 为2022/4/26-2022/7/4,行情 5 为 2024/2/5-2024/3/20,行情 6 为2024/9/18-2024/12/18。

创业板50指数精选优质企业,基于创业板指数的成分股的进一步筛选,选取近6个月内日均成交额前50的股票,强化流动性的因素考量。

从行业分布上,剔除与创业板科技成长属性相关度较低的行业(如部分农业股),覆盖创业板代表性企业,更能反映创业型企业的整体表现。创业板50行业集中覆盖电力设备、非银金融、医药生物、通信、电子、计算机等行业,主要体现为“三创(创新、创造、创意)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创业板50指数剔除了农林牧渔等行业,更好展现目前中国科技公司的表现,反映中国新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与传统宽基指数对比, 创业板50指数权重向新质生产力代表性行业倾斜。

创业板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

数据来源:Wind,华夏基金,公开信息,2024.11,不作为个股推荐,个股商标归企业所有。

指数估值截至2024年11月30日,创业板50指数市盈率TTM为30.93倍,处于过去十年19.01%分位点,估值水平处于较低水平。

考虑到政策超预期力度下,企业盈利有望转向回升,经济转型大趋势亦有利于企业处于友好的政策氛围,战略配置价值凸显。

风险提示:

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创业板50ETF华夏风险等级R4,属于指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且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0 阅读:0
具光谈财经

具光谈财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