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发展及续航现状

老虎投之汇 2025-03-24 03:46:34

根据最新信息,截至 2025 年 3 月,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续航里程主要集中在 200-400 公里区间,部分采用混合动力或氢能技术的机型续航突破 1000 公里,但大规模商业化仍面临技术、成本和基础设施挑战。以下是具体发展现状分析:

1.主流纯电 eVTOL 续航:200-400 公里沃兰特航空 VE25-100(复合翼构型):搭载 5 人,巡航速度 235 公里 / 小时,续航 200-400 公里,已获超 860 架订单(意向金额 220 亿元),覆盖城市通勤、货运等多场景,计划 2025 年推进适航审定和真人试飞。亿航智能 EH216-S(多旋翼构型):采用固态电池后,续航提升至400 公里,2024 年交付 216 架,成为全球首家盈利的 eVTOL 企业。峰飞航空盛世龙(倾转旋翼):最大航程250 公里,已完成跨城、跨海飞行测试,计划 2026 年取证后投入运营。

2.混动 / 氢能技术突破:续航超 1000 公里追梦空天 DF600 混动倾转 eVTOL:增程式设计,结合氢能或燃油动力,续航达 1000 公里,2024 年完成试飞,预计 2025 年量产,目标市场为大型物流和偏远地区运输。蓝霄航空 LX-1 货运无人机:倾转旋翼 + 增程动力,载重 1 吨,续航 1000 公里,2025 年内试飞并启动适航认证。液氢动力验证机(北京嘉清等联合研发):2025 年 1 月试飞成功,单次续航1000 公里,但液氢成本高昂(约为锂电池 10 倍),短期内难以普及。

3.技术瓶颈与商业化进展电池能量密度限制:当前主流锂电池能量密度约 300-350Wh/kg,eVTOL 商业化需达到400Wh/kg 以上。宁德时代、巨湾技研等企业正研发凝聚态电池(500Wh/kg)、固态电池(400Wh/kg),预计 2026 年后逐步应用。适航认证与基础设施:中国民航局已加快适航标准制定,但载人 eVTOL 适航流程仍需 2-3 年;起降场、空管系统等配套设施尚在建设中,南京、北京等地计划 2026 年前建成数百个起降点。成本与市场接受度:纯电 eVTOL 单座每公里成本约 60 元(“526 法则”:5 分钟飞 20 公里,60 元 / 座),混动机型成本更高。初期将优先应用于高端商务、应急救援等特定场景。

4.政策与资本推动政策支持:中国将低空经济纳入 “新增长引擎”,多地出台补贴政策(如苏州单项奖励最高 2 亿元),目标 2027 年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资本涌入:2025 年沃兰特、时的科技等企业完成亿元级融资,亿航智能、小鹏汇天计划 2026 年量产载人飞行器。总结

2025 年 eVTOL 处于商业化初期,纯电机型以 200-400 公里续航满足城市内短途需求,混动 / 氢能技术瞄准长距离货运和特殊场景。未来 3-5 年,随着电池技术突破和基础设施完善,续航能力有望提升至 500 公里以上,逐步实现大众化立体交通。

0 阅读:0
老虎投之汇

老虎投之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