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通用航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作为深耕飞行培训与高端航空服务领域的从业者,我们清晰地看到: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尚存续航瓶颈的当下,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仍将是构建低空经济生态的核心载体。

技术积淀成就可靠选择历经百年发展的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已形成完整成熟的制造体系和安全保障系统。以山西喆航为代表的制造企业,在旋翼系统、飞控技术等核心领域持续突破,单发四座直升机与 12 人水陆两用固定翼机型即将适航,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使续航能力突破传统限制。相较于尚处研发阶段的 eVTOL,传统机型在载重能力(如 SV360-X35A 无人机 69 公斤投弹能力)、续航里程(北大荒通航 M18 型号飞机连续作业能力)等方面仍具显著优势。

基础设施适配产业爆发全国超 300 个 A 类通用机场构成低空网络骨架,太原尧城机场 1.2 万平方米机库、包头五当召机场短途运输体系等基础设施,为传统飞行器提供完备保障。芮城新南张机场年超 6000 架次的飞行数据印证,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等刚需场景仍高度依赖固定翼与直升机的高载荷特性。在北大荒集团创造的 4 亿亩航空植保纪录中,固定翼飞机 3-5 米超低空作业展现的精准性与效率,是当前无人机难以企及的技术高度。

高端场景塑造独特价值针对消费升级需求,成都 "飞越花海" 低空旅游专线、金堂 3 条赏花航线等成功案例表明:直升机 270 度全景视野与固定翼飞机的平稳巡航,能为高端客户提供无可替代的沉浸式体验。GPT 飞行俱乐部创新推出的定制化飞行服务,正将这种空中观光的仪式感转化为高净值人群的生活方式选择。在商务出行领域,固定翼飞机 500 公里半径的城际穿梭效率,较地面交通仍保持 3 倍以上的时间优势。

多维融合打开产业空间低空经济 2.0 时代呈现显著的特征融合:太原将航空制造与文旅会展结合,包头构建 "制造 + 培训 + 应急" 产业矩阵,这些成功范式为传统机型开辟了新赛道。我们正在探索的 "飞行培训 +" 模式,不仅培养专业驾驶员,更衍生出航空摄影、应急救援等特色课程体系。随着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直升机在医疗救护、森林防火等领域的核心地位持续强化。
站在 2025 年的产业拐点,我们坚信:当 eVTOL 攻克能源密度难题时,固定翼与直升机早已完成智能化升级。从配备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到搭载 AI 辅助驾驶模块,传统机型正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巩固其战略地位。作为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者与场景开拓者,通用航空公司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携手产业链伙伴共同绘制万亿级市场的蓝天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