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成为一场“军备竞赛”

鹰哥爱写文 2024-06-03 11:08:47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作者:海蓝

​父母的“面子工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现在的养育很多时候,似乎变成了父母之间的一场“军备竞赛”。父母们在这条跑道上竞相追逐,拼命给孩子设计所谓的“完美人生”。我们似乎都默认了一个公式,那就是:好成绩=好学校=好工作=好多钱=好生活=好幸福。

世俗的成功学深深嵌入了孩子的成长轨迹,让很多孩子从小就开始追名逐利。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成了父母“面子工程”的一部分,家长之间的攀比,让孩子时刻处在与其他人的比较之下。而成绩单上的数字,似乎成了说明一切的“真理”。

然而,这种模式是否真正考虑了孩子的个性与幸福呢?事实上,它往往忽略了孩子的独特性,将所有的孩子都套入同一个模具,用分数来衡量一切。在这种“成功路径”下,成绩成了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唯分数论的教育方式,不仅压抑了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更让他们在追求同质化的“成功”中迷失了自我。

对此,我们不妨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案例的主人公,就是《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这本书的作者海蓝博士。海蓝博士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从出生开始,家人就要求她努力学习,而且还为她提前选定了幸福人生的道路,那就是做医生。因为不管是什么时候,医生总会有饭吃,整个家族也一直是医学世家,对医生职业有着天然的认同感。

但大学期间,海蓝博士逐渐发现,自己对医学并不感兴趣,阅读那些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专业书籍,让她觉得十分无趣。但受制于“好成绩=好学生”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海蓝博士还是咬牙坚持着。然而,大学毕业参加完全国统考后,海蓝博士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书籍都扔掉,她真的再也不想看医学书籍了。

好成绩并没有带来幸福感

好成绩如愿为她带来了好工作,海蓝博士选择了医学界的“天花板职业”——眼科医生。但这份工作并没有给她带来职业幸福感和价值感,她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病人眼球被摘除,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她继续深造,考入复旦大学,成为“中国眼科之父”郭秉宽教授的关门弟子。

郭秉宽教授桃李满天下,一生更是救人无数,成就颇多,但在被海蓝博士问到这一生有何感受时,教授却很木然地说:“我这一辈子忙忙碌碌,没啥意思。”

辉煌一生的学界泰斗竟然如此回顾自己的一生,这给29岁的海蓝博士带来了极其震撼和颠覆性的冲击。“好成绩=好学校=好工作=好幸福”的成功链条,第一次出现了断层,海蓝博士也开始认真思考,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

那个年代还没有流行转行的说法,何况海蓝博士已经读到了博士,37岁那年,她又申请到美国进行博士后深造,并师从世界眼科学会副主席。她的成绩依旧很好,但也一直感觉不快乐。她觉得自己就像被安装了考试晋级发条的机器人一样,一直被动地接受着父母和家族的人生安排,从未停下来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和工作是什么样子。

她想象了一下未来的人生,忙忙碌碌地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到老了像老师一样感叹自己这一生“忙忙碌碌没啥意思”。她很确定,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经过慎重地考虑之后,她决定重启人生,选择自己热爱的心理学。虽然此时她已经38岁,但进入心理学领域的她,就像鱼儿进到了水里,感觉无比的自在欢乐。

生活虽然依旧忙碌,但这种忙是快乐的、满足的,充满希望的。她第一次体会到,如果一个人真正可以找到一件自己特别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去做,那他就找到了快乐和幸福的源泉。海蓝博士通过自己的人生弯路,感受到了传统成功学教育对一个人的侵蚀。

成就孩子还是毁掉孩子

她看到今天的很多孩子,也和自己当初一样,被父母的期望、外界的评价、成绩和好坏牵着鼻子走,没有人在乎孩子们心中想的是什么,没有人关注孩子流露出的疲惫和不快乐。今天越来越多的孩子深受焦虑的困扰,丝毫感觉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在《时代空心病:焦虑的父母和迷茫的孩子》一文中提到一组数据:北大一年级的新生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和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在父母设计的“完美人生”之路上,这些孩子像一个个牵线木偶,成为一台台为父母愿望而活的工具。他们渴望自由呼吸,却在成人世界的“成功标准”下,渐渐失去了青春的色彩。我们不禁思索,我们现在坚持的一些教育方式到底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还是在毁掉孩子?

对此,我们不妨把时间拨回到孩子出生的那一时刻。初为人父母时,其实大家的愿望都很简单,那就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希望他们拥有幸福的人生。只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开始在乎社会的评价和别人的声音,养育孩子的初衷,也日渐偏航。

在帮助家长们化解教育困扰时,海蓝博士发现,很多养育问题的根源,在于家长们的目标不清晰:一是不明白培养孩子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二是搞不清楚做父母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很多家长受大环境的影响,慌慌张张地就加入了养育竞赛之中,他们匆匆跟风,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别人鸡娃我也鸡,别人报班我也报,别人买房我也买,弄得自己和孩子都身心俱疲。但“方向不对,努力全废”,如果搞不清楚上面两个问题,哪怕家长们买再贵的学区房、读再好的学校、补再贵的补习班,可能也不会对孩子有本质性的帮助。

活成喜欢的样子

在海蓝博士看来,养育孩子只有两个目标:一是成为自己喜欢的做父母的样子。二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喜欢的样子。毕竟,人生的最终目标,不就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吗?

懂得了这一点之后,你就会明白,所谓的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只不过是通向这条路的一条路径而已。就像网红博主李子柒,她虽然从未上过大学,却凭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以及一双巧手和不懈努力,在互联网上开辟了一片独特的天地。她通过镜头,将质朴的农村生活与古老的传统技艺展现给全世界,展现了农耕文明的智慧与美,也由此赢得了全球数千万粉丝的喜爱与尊重,成为了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李子柒的事例恰恰向我们证明,成功之路并非只有一条,个人的执着追求与创新精神同样能够成就非凡事业,为社会带来正向的影响。

所以,真正的养育目标,应当是帮助孩子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而非按照我们的模板复制粘贴。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这样的孩子呢?

海蓝博士建议我们:首先,建立一个温暖有爱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永远的避风港。父母之间的和谐,会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情感基础。当一个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被人爱护时,他的记忆将会更加清晰持久,学习能力也更强。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镜像,能够反映出我们自身的不足。育儿的过程,本质上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为了孩子的良性成长,家长要搞好夫妻关系,和孩子建立充满安全、信任、温暖的关系,并让孩子成为自己、爱自己。

其次,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以身作则”。家庭是孩子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课堂。我们总是追求好学校、好老师,殊不知,最重要的学校,是我们的家庭,最重要的老师,是家长自己。如果说家长是原件的话,那孩子就是复印件。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

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导师,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孩子,对孩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且根深蒂固的。一项发表在《发展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父母的阅读习惯直接影响到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在这项研究中,那些经常看到父母阅读的孩子,不仅更早地展现出阅读行为,而且在词汇量、理解力方面也表现得更加出色。

这些说明,当父母通过自身行为展示学习和成长的价值时,孩子更容易模仿并内化这些积极的行为模式。这表明,如果我们期望孩子成长为诚实、善良、勤奋的人,那么我们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因为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他们会模仿大人的言行。

因此,育儿必须先育己。提升自我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求,更是为孩子树立正确人生导向的必要条件。育儿看似是在养育孩子,实则是父母自我审视与成长的旅程,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我们会不知不觉为孩子铺设一条通往美好品质的道路。

最后,不要忘记,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有自己的兴趣、梦想、天赋和潜能。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的任务不是将他们塑造成流水线上的“标准样品”,而是要细心观察、仔细倾听,理解并尊重他们的个性与选择。

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杰出人物的成长经历都印证了这一点。比如,爱因斯坦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并不被视为优秀学生,但他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却被家庭环境所尊重,这最终成就了他的伟大科学发现。这也提醒我们,要鼓励孩子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哪怕这些梦想与我们最初的设想不同,哪怕这些爱好偏离了传统的成功路径。

此外,我们也要接纳孩子在探索梦想中的失败,并做他们自我探索之旅上最坚实的后盾。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遭遇失败也并不可怕,失败不过是前进路上的垫脚石。每一次尝试,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是勇气与坚韧的见证。这对孩子也是大有裨益的。据美国心理学会报道,允许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失败,可以显著增强他们的韧性、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别让养育孩子成为一场两败俱伤的“军备竞赛”。让我们跟着海蓝博士的这本《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回归教育的本质——培养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下一代。愿我们都能成为那盏智慧而温暖的灯塔,照亮孩子们通往梦想的航道,见证他们勇敢地驶向各自璀璨的星辰大海。

0 阅读:6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