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18日二十时,致电一、三、五、九军团首长:“我野战军为继续向先市、赤水、土城地域集中,决定以战备姿势定明十九日行动”:
一军团仍留松坎地域缩编整编;
九军团前进至通桐梓道上适当地域;
五军团应进至板桥、娄山关地域;
军委野战司令部进至四渡站地域;
三军团(缺第四师)由遵义向仁怀方向侦察前进。
“第四师有迟阻滥板凳之敌在遵义以南的任务,于明日应以得力一部逼向敌人,积极行动,进行运动防御,并在警戒阵 地构筑工事,伪装长期防守遵义,以迷惑和迟阻敌人。”
1月19日凌晨,周恩来和朱德率红军总部撤离遵义。十六时,以总司令名义于遵义城北泗渡发布命令:“军委纵队改为中央纵队,以总部参谋长刘伯承兼中央纵队总司令员,第一局长(作战局)叶剑英兼任中央纵队副司令员。”
并以总司令部兼理中央纵队司令部,以总司令部政治处兼理中央纵队政治部
[1]邓萍,时任红三军团参谋长。
[2]罗荣桓,时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
[3]曾日三,时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
1935年1月
理中央纵队政治部。
△中央红军分三路从松坎、桐梓、遵义地区向赤水、土城前进,拟夺取两地后,在泸州上游之纳溪、江安等地北渡长江。
△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电示董振堂、李卓然:“五军团主力,明廿日五时应由 现地进至桐梓南部宿营,但须留一个团侦察连,在板桥附近警戒,监视和侦察遵义及其以南之黔敌。如黔敌明日向桐梓前进时,则该团采取运动防御,节节抵抗,转到娄山关上掩护五、九军团及军委直属队在桐梓集中,但该团须派一连在娄山关上准 备阵地,并与桐梓的联络。”
1月20日中革军委发布关于北渡长江的作战计划。指 出:“湘敌主力及粤、桂、黔、川、滇之敌配合薛岳兵团向我野战军实行进逼包围,企图束缚我野战军在乌江西北地区”,
“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将逐渐沿长江进入四川,实行其新的围攻部署”。
“我野战军目前基本方针,由黔北地域经过川南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协同四方面军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的反攻。而以二、六军团在川、黔、湘、鄂之交活动,来钳制四川东南‘会剿’之敌,配合此反攻,以粉碎敌人新的围攻,并争取四川赤化。”
野战军的初步任务是:由松坎、桐梓、遵义地域迅速转移到赤水、土城及其附近地域,渡过赤水、夺取蓝田坝、大渡、江安之线的各渡河点,以便迅速渡江。为此分左中右纵队向前推进。还要求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采取行动予以配合。
△二十三时,致电一、三、五、九军团和军委纵队首长:“我野战军应迅速向赤水及其附近地域集中,以便争取渡过赤水的先机,在必要时并便于在赤水以东地域与追击和截击的敌人的一路进行决战。”
二十一日的行动部署是;一军团全部为右纵 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