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过度的食欲?

涵阳说健康 2025-02-21 14:23:29

什么情况下会感到饿?

当胃里的东西快消化完的时候,胃液还是在继续分泌,但是胃里已经“空空如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消化了,这个时候胃不仅不会减缓“工作”,反而加强收缩力度。并将这种冲动的信号通过神经传给大脑,大脑分析得出饥饿的感觉。但其实心理因素对食欲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我们会通过食物来寻求安慰,缓解压力,或者奖励自己。尤其是高糖、高热量食物会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使得多巴胺分泌增加,心理学研究表明,激活奖赏系统的行为都有可能被重复,当心情不好时,第一个冲动就是找吃的,这就是情绪化进食。

如何区分正常进食和情绪化进食?

1.情绪引起的饥饿往往突然出现。真正的饥饿相对缓慢,吃东西的冲动也并不是特别强烈(除非很久没有吃东西了)。

2.情绪化进食多喜欢特定的食物。真正饥饿时,一般不会挑食,但情绪化进食一般渴望高热量食物,如冰激凌、蛋糕、披萨等食物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3.情绪化进食往往是无意识的、盲目的行为。情绪化进食时,即使吃饱了,也没有满足感,所以经常吃到撑得不舒服。真正的饥饿时,胃被填饱了,人就会感到满足。

4.情绪化进食之后往往会感到后悔、内疚。如果吃完后感到内疚,可能是因为自己内心清楚吃东西不是为了能量需求。

如何控制旺盛的食欲

1.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饥饿:如果你让自己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食欲往往会变得更加旺盛。胃会分泌更多的饥饿激素(如胃饥饿素),导致你对高热量食物产生强烈的渴望,进而暴食。建议保持一日三餐规律进食,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健康的加餐。选择富含纤维、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延长饱腹感,避免不必要的暴食。

2.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纤维: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减缓食物消化速度,使你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饿感。

3.放慢进食速度:放慢进食速度,通过多咀嚼,给胃肠反应的时间,能够帮助消化,减轻胃肠负担,并且提高饱腹感。

4.控制情绪化暴食很多时候,旺盛的食欲并非源于真正的饥饿,而是出于压力、焦虑、无聊等情绪引发的情绪化暴食。这类暴食行为常常针对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如甜点、零食、油炸食品等。当感觉到情绪化暴食的冲动时,尝试转移注意力,比如出门散步、做瑜伽、深呼吸或其他让你感到放松的活动。

5.先吃蔬菜,后吃饭用餐时,先吃热量低、纤维多、水分大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再吃其他食物,就不容易吃过量了。如果先吃油大、干货多的食物,没等到胃有胀满感觉时,热量摄入就已经超了很多。先吃蔬菜,后吃饭的饮食习惯对于血糖偏高的慢性病高风险人群控制血糖尤其重要。

6.睡眠充足:许多科学研究都发现,睡眠与激素的分泌息息相关。睡眠充足有利于产生“瘦素”,从而控制“饥饿素”的分泌,而睡眠不足则相反,会更容易产生饥饿感,从而过量饮食。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
涵阳说健康

涵阳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