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月21日的人社部新闻发布会中明确表示,2025年将继续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这次的不同是单独说明了要加大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那么针对于领取基础养老金的人群而言哪些算是中低收入群体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d6071fc96c60c6f8dbcc91989d0e49e.jpg)
小编认为,首先领取基础养老金人群里,相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而言,企业退休人员和灵活就业退休人员退休金相比较属于中低收入群体。因为企业退休人员在退休之前,保险一直按照实际工资进行缴费,如果实际工资未达到最低缴费基数按照最低缴费进行缴纳,超过最低缴费基数按照实际工资进行缴纳申报。所以企业中按照最低基数(0.6基数)缴纳社保人员约占大多数,所以企业退休人员在退休前大部分都是按照0.6最低基数缴纳。
那么灵活就业人员因为一直是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每月缴费经济压力比较大,大部分人的状态都是不希望养老保险存在断缴,影响退休坚持缴纳,如果自己经济能力一般通常会选择按照0.6最低基数缴纳。综合来看企业退休人员和灵活就业退休人员按照最低基数缴纳人员较多,缴纳基数低导致个人账户储存额余额也少,因为假设按照0.6系数缴纳每月个人账户储存额能进入600元,按照1.0系数缴纳每月个人账户储存额就能进入1000元。具体数值只是打一个比方,但是日积月累的差距在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余额差距会很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3081518777b691229fe4cef063977a0.jpg)
养老金的构成正是由缴费基数和个人账户储存额参与计算而成,所以企业退休人员和灵活就业退休人员退休时领取养老金相比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较低,所以今年基本养老金提高,政策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对于企业退休人员和灵活就业退休人员而言是一件好事!
因为我们知道养老金构成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共同相加而得出,那么基础养老金构成计算公式是跟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挂钩的,可以看出一些艰苦偏远地区退休人员由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平均工资不如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地区高,导致在其他工龄、缴费基数不变的情况下,艰苦偏远地区退休人员养老金不如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地区。所以这次的中低收入收入者倾斜也有可能是针对艰苦偏远地区而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0588e6a419de7db8b695bb70b3182f.jpg)
以上人员就是小编对于中低收入者倾斜的分析,让更多的人养老金提高不仅在惠民生方面保障了退休人员的退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让他们可以更加体面过退休生活。而且养老金的提高也是有效应对通货膨胀,让退休人员敢于消费,有钱消费,有资本消费。从而带动更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对于没有退休人员而言即将退休人员而言,不论养老金增长政策怎样倾斜,增长比例在你的养老金基础之上的。所以提高养老金才是获得更多养老金的本质。有朋友问我怎么有更多养老金呢?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通过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可以得知社平工资影响养老金水平,但是社平工资是我们可以改变和决定么?保险一直在偏远地区缴纳和在北上广地区缴纳,养老金肯定是有差异的。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在哪退休么?是很难的。更多能够改变的就是提高缴费年限,提高个人账户储存额。这两点可以通过什么改变就是延迟退休。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和跟弹性延迟退休相比,其他情况相同下晚退可以开的更多。所以弹性退休政策的落地也是给了我们很多新的选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d816e8b33bf922c302a01498fde50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