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的领导,为什么这么多?

细说职场 2025-02-17 06:56:12

前几天,我有个在国企上班的朋友跟我吐槽,说他都上班半年了,还没把单位的高层领导认全。

他挺纳闷,怎么他们单位的副总级领导这么多,每个人的分管业务都分得特别细。他还问我,现在的央国企是不是普遍都是这种情况?哎,说实话,虽然这种情况不完全是央国企真实写照,但在某些领域的国企确实很大程度上存在这种问题。你可能要问,国家难道不管管吗?其实,国资委也经常喊话,说要“能上能下”,要“优化结构”,还要“瘦身健体”。可每次听到这些口号,基层的员工心里都直打鼓,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年,央国企的“瘦身”行动似乎都集中在基层了,领导层的人数反而没见少。这就像咱们小区门口那棵大树,园丁年年说修剪,结果每次都是剪剪树枝叶子,粗壮的枝干还是一动不动。到了第二年春天,树还是长得郁郁葱葱,甚至比去年还茂盛。

央国企的“大树病”是啥样的?

我有个读者留言说,他们单位一百来号人,光科级干部就有七八个,再加上其他级别的领导,十几个都不止。这还不算上面来的各种条条框框的管理人员。你说这央国企怎么就成了这样?就像是棵树,上面枝繁叶茂,全是“官”,下面呢,细胳膊细腿,全是“兵”。更夸张的是,上面还在不停地长出新枝杈!

为什么会“枝繁叶茂”?

我就像问园丁为啥树会长成这样,园丁说了句实在话:“营养太好了呗!”央国企的“营养”都去哪了?先是有个部门觉得人手不够,得加点料,结果一个部门变成了三个部门。再来个领导,觉得队伍不够壮大,得扩扩编,结果一个岗位变成了一个科室。最后呢,树根吸收的营养全长到“官”身上去了,基层的员工越来越瘦。

谁在给这棵树“浇水施肥”?

说到底,是“帕金森定律”在作祟。一个领导觉得自己不太行,有三种选择:让位给能人?那不得把自己比下去了。找个高手来帮忙?人家比我强咋办?提拔两个比自己还不行的?这个可以!再加上“关系网”的滋养,老孙家的孩子毕业了,老赵家的儿子转业了,老刘家的亲戚想进来工作了……于是,树上挂的不是果子,全是官帽子。

该如何改变现状?

说实话,这事儿真不好办。就像园丁修树一样,上面领导说修枝,谁敢剪主干?只能剪剪边边角角,做做样子。央国企也是这样,动谁的奶酪都不行,谁来开这个头?谁敢第一个站出来?但不修能行吗?再这样长下去,上面全是枝干,下面细得都要折了。

有没有“救树”的法子?

我又问园丁这树要怎么修才能长得正常点,园丁说:“得从根上管,不能光剪叶子。”我琢磨了一下,觉得这话挺有道理。首先,得治“根”。该合并的部门得合并,该撤销的职位得撤销,别光让基层“瘦身”,领导层也得动一动。其次,得控“枝”。不是一味地封官加爵,而是能者上庸者下,让能力和职位匹配起来。最后,得养“叶”。基层得有人干活啊,资源得向一线倾斜,让树长得自然点。啥时候央国企真能把这棵歪脖子树修直了,那才是真正的“能上能下”。咱们这些基层员工啊,也就不用每次听到“瘦身健体”的口号就心里打鼓了。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