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名和字有什么区别,用法上都有哪些讲究呢?

晓张说 2024-11-01 15:33:19

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家常常都会有这种感觉,当你跟一个人很熟的时候,称呼对方的名字,会觉得很突兀,甚至会有生疏的感觉。

不仅如此,在全国恐怕还有这样一个共识,直呼长辈或者领导的名字,是大不敬。尤其是父辈的名字,在今天以及古代,使用上都是要直接避讳的。

举个很直观的例子,如果你和关羽是平级同事:

来来来,关羽,你觉得曹军接下来会有什么动向?

关羽睁开开那闭了半天的眼睛,轻飘飘的瞅了你一眼:插标卖首之辈,也配直呼我名?

但如果你把关羽换成云长,这句话听起来就比较顺耳了(前提是平级)。

这种感觉,古今是通用的,所以就有了“名”和“字”的区别。

在讲细节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要明白一个细节:

周朝的礼法,是用来约束士及其以上的大夫、诸侯等阶层的,在士以下,为国人,国人之下,为野人。

所谓国人,其实就是平民,比如士的嫡子,自然要继承士的爵位,而士的庶子,只能分出去成为国人。

国人有很广泛的数量来源,不论是诸侯还是士大夫、士,一层层分封降级下来,嫡子固然能保持住原本的爵位,但庶子早晚都会成为国人。

野人更不用说,如果我们把城邑比作周王朝的殖民点,那么野人其实就是散布在这些殖民点之外的当地土著。

国人和野人,我们姑且称之为庶人。

周朝礼法不约束庶人,一个原因是这些人本就财富有限,因此也就没法承担维持礼法的物质基础。

俗话说,温饱问题都没解决,又怎么去讲究礼法呢?

但是话说回来,正因为礼法的话语权掌握在士、大夫这些权贵阶层手中,所以虽然礼法不约束庶人,但对于庶人阶层的引领作用非常强,所以庶人如果满足了物质条件,其对礼的遵守其实也是向士大夫看齐的。

这叫上行下效。

另外我们还需要理解,真要是按照周朝的礼法规定,什么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这日子是没法过下去的。

比如《礼记·内则》中规定,鸡叫头一遍,夫妻和未出嫁的子女都要赶紧穿衣起床,带上好吃的去给父母请安问好,晚上太阳下山以后还得带着吃食去问安。

要真严格按照这个执行,普通人家显然没法承受这种规格,搞不好吃饭都是问题,又哪有那么多东西孝敬父母?所以礼记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叫礼不下庶人。

言外之意就是,你们能遵守就遵守,不能遵守就量力而为吧。

所以古代的大户人家和普通人家的差距,单单从一个“礼数周全”上就能看出端倪,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才可知荣辱,这个道理是很贴地气的。

好,咱们言归正传。

晋国始封国君唐叔虞,姬姓,名虞,字子于,是少见的有字的国君

古人有名且有字,是从西周就开始了的。

按照《礼记·内则》中的细则规定,孩子刚刚出生是没有名字的,只有活过三个月,在满三月的最后一天,由母亲抱着去见父亲,由父亲正式给孩子取名。

也就是说,三个月之内,父亲和孩子之间是不能相见的,特殊情况也是满十天才可以相见。

之所以满三个月才能有名,源自于古代一个残酷的事实——即婴儿的高夭折率。

相当一部分孩子是活不到三个月的,而三个月以后虽然也存在夭折可能,但这个时候的婴儿相对已经稳定,所以方可以取名。

没扛过三个月,且不说取名,连父子相见都是很难的。

听起来虽然残酷,但生产力水平决定上层意识形态,合理。

取名也有很多讲究,因为身份不一样。

国君的夫人(正妻)所生的嫡子,由国君亲自命名,而妾所生的孩子,原则上父子相见以后,交给其他官员命名。(宠妾可有例外)

所以郑庄公的寤生,到底是他爹取的还是他娘呢?

而且,除了嫡长子在命名仪式上有一个国君勉励的问答环节,嫡子、庶子都没有问答。

单从这一点看,嫡长子的地位以及以后要走的路, 就已经和嫡子以及庶子们拉开了差距。

注意哈,我们这里说的父子相见,指的是父亲和孩子,并非只是男孩,女子也是同样要有满三月取名这个要求的。

相比于字而言,名字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而“字”则是名字的延伸,用来表示德行或者一种愿望,所以字的内涵就比较丰富。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与字互为表里,相互解释和补充,二者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名字。

也正是因为“字”表达了更多的内涵,所以古人的字,又叫表字。

男子二十岁加冠之时,取字,表示其已经成年,可以做官、可以结婚,到这里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成熟的人,因此也不便直呼其名,所以取字。

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五行笄礼;同样的,女子到了十五岁,已经满足了可以出嫁的年龄,所以要行笄礼,并且为之取字。

原则上来说,如果父母提前有安排,女孩子在行完笄礼的同时,就会给其安排婚约,也正是在这一天,女孩子要把头发挽起来,用笄插在头发上。《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这个意思就是告诉外人,我已经有了婚约,你们该回避就回避吧。

但是也不是凡事都这么巧,有些女孩子可能到了十五岁,还没有婚约,那要不要举行笄礼呢?

礼记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因此规定“女虽未许嫁,年二十而笄”。也就是说女孩子如果到了二十岁还没许嫁,但也可以进行笄礼,并且取字。

所以我们说女孩子如果到了十五岁还没有婚配,对外就只能叫“待字闺中”,本意就是在闺房中等待有了婚约的时候取字。

但是这里边还有一个问题,女孩子一旦嫁了人,就不再称呼其名字,而是用夫姓+父姓,不仅字没了,连名也很少提及,一般之后夫君和父母才可以叫。

所以古代女子实际上的“字”的使用期限,大约就在谈好婚约以及出嫁之前这段时间。

出土于商末周初的铜笄,作用类似于今天的发簪。

所以历史上的女性,我们很少见到一些有字的人,但不是没有,比如出塞的王昭君,昭君是她的字,她的真实姓名叫王嫱。

再比如刘邦的妻子吕雉,姓吕名雉字娥姁,这一点电视剧里倒是挺尊重史实,刘邦总是亲切的称呼她娥姁。

讲到这里我们顺便展开科普一下,先秦时期的女性,嫁人以后名字有很多种叫法,但很少再称呼其名字。

比如郑庄公的母亲武姜,武是她夫君郑武公的谥号,姜是她老爸的姓。所以这个称呼肯定是她夫君死了以后才会用,如果文献中的对白中出现了武姜这个叫法,就说明此时她的夫君已经去世。

《左传·成公四年》记载,“晋赵婴通于赵庄姬”,赵庄姬这个称呼中的赵,是晋国赵氏的封号,庄,是她老公赵朔的谥号,姬,是因为她是晋国国君的女儿,故姓姬。

这句话就告诉我们,赵庄姬和他的叔叔赵婴齐通奸的时候,其夫君赵朔已经死了。而不是像电影中演的那样被杀。

剧照《赵氏孤儿》赵朔被杀镜头

“生以夫国冠之,死以夫谥冠之。”

先秦时期的贵族女子,不仅会用夫君的谥号,有人也会用自己的谥号,比如《春秋》起始与鲁隐公元年,这里的鲁隐公的母亲叫声子,她是宋国公主,所以子是她的姓,声则是她的谥号,她的夫君叫鲁惠公,说明声子没有用夫君的谥号。

而声子其实是鲁惠公的继室,他的第一人正妻叫孟子,因为死在鲁惠公前边,不仅没有自己的谥号,连鲁惠公的谥号也没用上,所以从名字判断,只能知道她是宋国公主,子姓,庶出的长女。

表字中有两个字,是比较常用的,一个是“父”,另一个则是“子”,“父,矩也,家长率教者。”父是规矩的制定者和教育的实行者,比如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孔父是字,由此还延伸出了孔氏。

屈原,名平,字原,因此也称屈平。

注意,春秋时期还有个并不算普及的习惯,即字在前,名在后,字名连用,除了孔父嘉,比如孔子他爹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秦国大将孟明视,孟明是字,视是名。汉朝以后,才改掉这个习惯,开始先名后字。

“子”是对成年男子的尊称,这个春秋时期的使用频率就比较高了,封建王朝时代,使用子作为表字的人数不胜数:

仲由,字子路;颜回,字子渊;司马迁,字子长;赵云,字子龙;曹植,字子建;柳宗元,字子厚;杜甫,字子美;曾巩,字子固;苏轼,字子瞻。

除此之外,诸如“公、翁、卿、倩、元、之、文、君”等也是取字时候的热门词汇。

杜甫,字子美

多说一句,曹操的名和字都是比较讲究的。孟德和操都是出自《荀子·劝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讲到这里我们就要提一个问题了,为何古代的皇帝大多都有名无字?这就不得不提到古代的避讳制度。

我们前边也说了,对于长辈、父母,是不可以直呼对方的名讳的,下级不可以直呼上级的名讳,如果一个人在聊天中直呼对方父母的名字,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这种在口语上要回避,落实在书面文字中,就叫“避讳”制度。

而皇帝,作为九五之尊,天下地位最高级别的领导,所以不仅不能直呼起名,连表字都要避讳。甚至为了避讳皇帝以及其重要皇室成员的名字,很多原有的称呼都要改变。

比如秦朝二十等爵中的最高级彻侯,到汉武帝时候避讳汉武帝的彻,改为列侯。为了避讳吕雉的雉,民间只好改雉为野鸡。为了避讳刘秀的秀字,秀才也只能叫茂才。

乾隆皇帝时期,甚至不允许全国的对联出现五福临门之字,就因为这里边藏着他曾祖父顺治帝的名字福临。

因避讳而改名的城市就更多了,除三害的周处所在的义兴,为了避讳赵光义的义,改名宜兴市,嘉兴市在三国前期叫禾兴,等到孙权立了子禾为太子,禾兴也只好改名嘉兴。

赵匡胤做了皇帝,连他祖父赵敬也追封为皇帝,于是敬州就只好改为梅州。唐肃宗不喜欢安史之乱的安字,于是连宝安也只好改名东莞了。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正是因为避讳制度的存在,皇帝即便是取了表字,基本也没人敢用,所以总结历史文献我们会发现,绝大部分有字的皇帝,要么是开国皇帝,比如刘邦,字季,刘秀,字文叔,刘备,字玄德,李渊,字叔德,朱元璋,字国瑞。

项羽,名籍,字羽

另外就是非储君即位的皇帝,因为原本跟皇帝无缘,所以照例要有表字,但中途阴差阳错当了皇帝,表字虽然有,也得避讳了。

比如南宋的那位宋高宗赵构,排行赵老九,字德基,宋钦宗即位以后,立嫡长子赵谌为太子,但一场“靖康之变”,将徽钦二帝连同太子以及诸多皇室子弟全部掳走,赵构因为在外成为漏网之鱼,于是成为南宋少有的拥有表字的皇帝。

张良,字子房

另外一个典型就是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朱由检原本是一位藩王,封信王,皇帝是他哥哥朱由校从老爹朱常洛那里继承的,但朱由校死后无子,于是大臣们把朱由检抬进北京城立为皇帝。

类似的情况还有搞的“家家皆尽”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这位原本是兴王,因其堂兄朱厚照荒淫无度死于“豹房”,连个后代也没留下,于是只好由朱厚熜继承堂兄的皇位。

奇怪的是,我并没有查到嘉靖皇帝的表字,可能是避讳的太干净,以至于后世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讲完第一个问题,我们再讨论一个问题,名和字,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

让我们先以一段三国对话开始这个话题: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这段《煮酒论英雄》对话,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曹操问刘备,当今天下谁可称之为英雄,刘备小心翼翼,列举了一大堆人物,曹操颇为不屑,全部予以否定。

两人的态度差别,就在对这些“英雄人物”的称呼上。

刘备觉得对方是英雄,所以在用词上颇为敬重,全部用表字来称呼对方的名字。

刘表字景升,孙策字伯符,刘璋字季玉,你刘备既然觉得对方都是英雄了,再称呼对方的名就有点不够尊重的味道了,一听就知道你心口不一。

同样的,曹操的态度也很明显,因为看不上这些人,所以干脆连对方的表字也懒得称呼,而是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

还有两个细节很值得玩味,刘备在对白中,凡是涉及到自己的,都用“备”来自称,而曹操最后一句“惟使君与操耳”,也很讲究,在这里曹操用刘备的官职(徐州牧)称呼刘备,而用“操”作为自称。

所以名的使用规则,是用来自称的,表示自谦,而字,是用来称呼对方的,表示尊重。

最有意思的是,作者罗贯中在这段对白中,对于对话双方使用的分别是玄德曰和操曰,称呼刘备的字,却称呼曹操的名,其立场倾向也是毫不掩饰了。

这种讲究几乎贯穿了整个表字的使用阶段,在电视剧“开国大典”中,我们会发现教员在跟各个民主党派领导人见面的时候,自称都是“毛泽东”,而对方要么称呼教员的职务,年纪大一些的,基本都是用“润之”来称呼教员。

亲切之意,也是溢于言表。

时至今日,虽然表字已经很少再用,但名和字的区别,其实一直暗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如最直接的,如果你有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如果对方名字恰好是三个字,(符合表字的格式),则大多数人都都喜欢省略姓氏,直接用最后两字来称呼对方。

同样的,如果某一天,一个原本只称呼你昵称的人,突然开始叫你的全名了,那你就要仔细琢磨一下,最近是不是做了什么不讨喜的事了。

对于名和字的用法,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桥段,不妨讲出来一起乐呵乐呵。

0 阅读:6

晓张说

简介:资深历史人,定期分享历史知识,复盘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