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有95%以上都是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找不到具体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到目前为止,原发生高血压是不能治愈的,只能通过药物和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保证血压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减少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发生,就是控制血压的目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0f1b87ae0df240e78454c431a8d2ef2.jpg)
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监测血压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定期监测血压,才能知晓自身血压的控制情况,同时了解降压是否是有效的。高血压患者是一个长期带病的人群,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多久一次量血压是比较合理的呢?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建议:
①血压达标并且稳定的人群,每周测量一天的血压就可以了,测量时间一般来说起床后服药前及睡前各测量一次即可,每次最好测2~3次,间隔2分钟,取平均值。然后每个月去门诊随诊1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8d913258aa348e73fcbccb0b6800f6.jpg)
②血压未达标或者血压不稳定的人群,应每周测量3~5天,每2周去门诊随诊1次。
③对于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人群,最好去医院做一个“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之内日常生活下血压的波动情况,查找血压高峰与低峰,根据自己血压的波动情况去调整药物的服用时间和药物的剂量。
④在季节改变或天气的变化时,应注意增加测量血压的次数。具体如何监测,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原来监测习惯的基础上增加测量的天数或次数。这里要注意,冬季的血压会比夏季的血压高,如感觉应增加药量,一定要与专业的医生商量,不能自行增加药物剂量。
监测血压时注意要固定测量的肢体,定体位,定血压计,这样更有对比性,再则在监测血压前30分钟要避免剧烈运动,测量的肢体最多穿一件单衣,不能穿着毛衣大衣量。测量的数据要及时记录下来,在下次门诊随诊时带给医生,方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或增减药物剂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d27f41918496e09a1abb2ba39df07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