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上将当选新中国副主席,很多人不服,周恩来:听他就不用长征

小淇阅览过去 2025-03-25 10:02:43
前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第一届领导班子被快速的组建,共有6人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六人当中不但有宋庆龄、张澜等进步人士,而且还有曾经的国军上将。

因南方地区的战争还没有结束,不少人都对此事有意见。

面对这些接连不断的质疑声,周总理挺身而出,义正言辞的表示,当年要是听了这个国军上将的话,红军甚至都不用被迫开始长征。

那么,这个国军上将到底是谁?身为国民党高层的他,当年又为什么要给共产党提出建议呢?

争议不断地名单

1946年6月,硝烟还没有停歇多久的华夏大地又一次燃起了战火,解放战争正式打响。

一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各种的嚣张,准备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掉共产党,从而统一全中国。

可让国民党政府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战争序幕拉开以后,情况和他们之前所设想的完全不一样,正面交锋双方打的势均力敌。

等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以后,国民党在战场上更是先机尽丧,屡战屡败。

1948年,明眼人都能够看的出来,国民党的大势已去,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统一全中国已经成了无可阻挡的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开始着手为新政府的成立做起了提前准备,这个即将成立的新政府和之前所有的统治机构都不一样,它是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方。

我党的遵旨一直都是团结可以团结的所有力量,故而自1948年秋天开始,周总理就多次邀请进步人士前来参加联合政府的筹备。

这其中旅居香港的宋庆龄、李济深、朱蕴山、梅龚彬等人都是被重点邀请的对象。

这些人都是非常纯正的爱国主义者,对共产党也不陌生,因此他们并没有推辞,秘密开始前往北京。

到北京不久的李济深,就和其他55名无党派人士连续开了好几天会,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他们的建议得到了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正是因为这些人为新中国政府的成立贡献了一份宝贵的力量,所以新一届的中央领导班子,他们基本都榜上有名。

其中,李济深和宋庆龄两人更是当选为新中国第一届国家副主席。

只不过名单公布以后,党内外很多人都对李济深的任命非常有意见,因为他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曾被蒋介石授予了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让这样一个国民党的高官在新中国政府做副主席,很多人都觉得有些不太合适。

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质疑声竟然让全国人民都重新认识了一位共产党的老朋友。

为了国家愿意付出一切

李济深1885年11月出生于广西梧州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虽然家境很一般,但有见识的父母却费尽心思供这个儿子读书识字。

本来两位老人只是希望儿子以后可以有点出息,不用像他们一样辛苦到地里刨食吃。

可结果李济深在读书方面的天赋非常好,一路被保送着进入了保定军官学校。

作为一个立志报国的有为青年,李济深有着很深的民族情怀,早早的就加入了革命队伍。

1911年底,26岁的李济深孤身一人来到了广东,担任姚雨平的作战参谋。

在李济深的辅助下,作为北伐主力的姚雨平部连战连捷,最后迫使清宣统皇帝宣布退位。

这一次的战斗让姚雨平对李济深刮目相看,所以不久李济深便被他破格提拔为第22师参谋长。

1914年,不愿意留校任教的李济深在陆军部军学司担任职务,那段时间他培养出了很多高级军事人才,这给他后来进入黄埔军校做训练部主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济深这个人所学非常全面,不但在培养军队将领方面无人能出其右,战略目光更是非常的了得。

广东革命政府东征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南路总指挥,确保了广州革命根据地的安全。

蒋介石上台之后的两次北伐战争,李济深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这让蒋介石对李济深非常的器重,还专门邀请他参加了1927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反共会议。

起初李济深是非常支持蒋介石的,可很快他就发现蒋介石这个人是个彻头彻尾的阴谋家。

当时国民党内部桂系的力量不小,他们都对蒋介石有意见。

原本,李济深等桂系的当家人准备联合更多人搞事情,可结果却被蒋介石提前知道,一一镇压了他们。

李济深这个串联者,更是被蒋介石抓了起来,连党籍也被开除。

“九一八”事变之后,李济深被放了出来,走上了反对蒋介石独裁的道路。

他和共产党之间的联系,正是从这个时候逐渐开始的。

我党的老朋友

彼时,蒋介石把红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心想要除之而后快,接连发动了好几次的“围剿”作战。

眼见共产党的形式很不乐观,李济深向中共提出联合请求,希望可以同一时间发难,让蒋介石顾此失彼。

只可惜当时主持党中央工作的并不是眼光独到的毛主席,而是博古和王明等人。

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断然拒绝了李济深的合作请求。

这不但导致李济深发动的“福建事变”快速失败,也让红军失去了最后一次扭转战局的机会,只能被迫开始了艰辛的长征。

这件事情一直都是毛主席的一个遗憾,他曾公开表示,当时的“中共痛失良机。”

由此可以看出,周总理的话没有丝毫的夸大,当年要是真听了李济深的建议,红军说不定还就真的不用再去走长征路了。

李济深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是1937年的事情。

彼时,抗战局势非常不好,所有的人都希望蒋介石能够放下前嫌,团结一切力量对抗日本人。

为了掩人耳目,蒋介石不情不愿的把李济深的通缉令撤销,还让这个国民党元老担任了参议院院长等职务。

虽然重新进入了国民党政府,但李济深早就对看清楚了蒋介石等人的真面目,因此他从来都没有断和我党的联系。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想要请李济深出山,帮助自己打内战。

但李济深只是留下了一份足有19张的万言书,奉劝蒋介石不要挑起战争,然后带着家人远走香港。

在香港,李济深组建了民革,号召国民党内“每一个对国家负有责任感的人”坚决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他的这种强硬行为惹得蒋介石大怒,第二次“永远的开除了李济深党籍。”

也就是说,当李济深被推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副主席的时候,他的身份其实不是国民党高官,而是一个无党派人士。

在新中国担任了要务之后,李济深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全国政协的筹建,他功不可没。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李济深一直都在为全国的真正统一而忙碌着,在弥留之际,还写下了“我与人民宏愿在,及身要见九州同”的诗句。

1959年10月9日,这个坚定的爱国将领在北京走完了以及的一生,享年74岁。

结语:

虽然李济深曾经确实犯过错误,但他在幡然悔悟后,做了很多对我党有利的事情。

共产党人没有忘记他做出的贡献,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就多次给李济深写去了亲笔信,希望他可以回来为国家的建设出力。

最后,李济深被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感动,放下了心中所有的顾虑,站到了人民的一边。

有的时候选择错误了并不要紧,只要及时回头,总会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

参考资料:

李济深.中国政府网

黄埔军校教练部主任李济深.南方网

1 阅读:48
小淇阅览过去

小淇阅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