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受累部位和临床表现,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颈椎病统称为混合型)。
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分型中病发率最高的,约占颈椎病发病率的60%~70%,多是由于颈椎间盘的退变、颈部韧带的肥厚钙化、骨质增生等导致椎间孔变窄,颈神经根受到压迫刺激,从而出现颈项部的疼痛、僵硬,后期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并且沿着受压神经根的走向放射。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头部、上肢姿势不当或牵扯患肢时,会发生剧烈的放射样疼痛;严重时会伴有上肢无力、握力减退。“低头族”因为长时间低头看书、看手机等,可能时时刻刻处于低头的状态,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并呈年轻化发展趋势。神经根型颈椎病常常会因为受寒、姿势不当、承受重力等原因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患者会因疼痛麻木而失眠,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中医治疗颈椎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中医“骨痹”“肩颈痛”“肩背痛”“颈筋急”的范畴,属正虚邪实之证,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本,风寒湿邪客于经脉、气滞血瘀为标,劳损、外伤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中医特色外治法对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效佳、副作用小、价格亲民等优点。下面介绍临床上常见的中医外治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外敷、针灸、正骨。1.中药外敷(导入)法包括药膏外敷、药物热敷(热奄包)、药物离子导入等。
药膏外敷是通过把中药药方打成粉剂,通过粘合剂饴糖、凡士林把药膏搓成丸剂或者摊成贴膏,制作成穴位敷贴、贴膏敷于皮肤表面,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使中药的有效成分透过皮肤屏障,对病变部位起到活血化淤、温通经络、松解肌肉、缓解疼痛等作用,达到促进患处血液循环、消炎止痛的目的。
热奄包就是把活血化淤、温通经络的中草药,如红花、艾叶、炮姜、羌活、独活等中草药用棉布做成药包,把药包煮熟煮透拿出,放到室温下,等到凉到患者能接受的温度再放到患者疼痛的部位,患者会觉得很温暖舒适,起到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治疗时要注意皮肤的状态,防止过敏及烫伤。
中药离子导入是理疗机器和中药的结合治疗,把活血温阳、通络祛湿的中药浓煎过滤得到的中药药水放入理疗电极片里面,然后开通机器,把强度和频率开到患者能耐受的程度,电流会把电极片里面的药物导入到皮下,药物会在皮下形成药物浓度堆积,并且电流本来就有镇痛的作用,二者合用加强了对疼痛部位的作用。同时,很多止痛的中草药存在肝脏、肾脏毒性,用离子导入可以避免口服药物,降低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
2.针灸法临床上常见的针刺治疗包括毫针针刺、温针灸、电针疗法、针刀疗法等。
毫针针刺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颈神经根压迫刺激,起到镇痛作用。一般治疗时,让患者坐位,医生会用毫针针刺风池穴、颈椎夹脊穴、阿是穴等穴位,等到患者感到酸胀后停止行针,毫针会留在皮肤里,一般留30分钟,时间一到起针。针刺治疗一般1周3次,10次为一个疗程。患者在针刺治疗前不宜空腹也不能吃得过饱,如果留针的过程中感到不适应立即拔出毫针,防止晕针。电针是在毫针已经打好留在皮肤里的情况下再接通电子针灸治疗仪,医师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电流大小,一般取决于患者的耐受程度。电针通过提高痛阈、抑制痛觉传导,起到镇痛的作用,减轻疼痛和麻木的症状。但装有起搏器的患者、孕妇、肿瘤患者不宜使用电针。
针与灸的结合就是温针灸。温针灸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作用。顾名思义,温针灸就是把艾灸柱插进毫针的针柄上面,然后点燃艾柱,温度因根据患者的感受来调节,以皮肤微微发红为佳,如果患者感到太烫可以在皮肤上面垫硬板纸,及时调整,防止烫伤。灸法常见的有热敏灸、雷火灸等。热敏灸是一般是选取风池、大椎、颈夹脊、肩井等穴位,用热敏灸条在患者体表上面2~3cm处用来回施展,灸的时候会有几个穴位微微发烫,这时候就着重灸这几个穴位。一般施灸时间5~10分钟,等到患处皮肤发红就可以了。雷火灸相对简单,选取颈椎、肩井,把雷火灸点燃后装入灸盒,灸盒下面垫层纱布,以患者能耐受的温度进行调节,一般灸20分钟,1周3次,10次一疗程。在灸的过程中,医者应提醒患者,如果太烫要及时处理,避免烫伤。
小针刀能够松解组织,减轻对神经、血管的压迫。小针刀一般会选取几个疼痛点进行松解,例如颈椎部位的压痛点、肩部的压痛点、手臂上的压痛点。小针刀的操作对于无菌要求比较高,需要进行无菌操作,操作的时候要按照规范的流程。小针刀会在破皮后在皮下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松解关节囊、松解肌肉等,消除关节的粘连,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操作完成后需要包扎,并且需要根据病情治疗数次。
3.推拿正骨法推拿手法有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揉法、捏法等。治疗前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放松身心,治疗时患者端坐且处于放松的状态,医者站立于患者的后方,消毒双手后,先用推拿的基本手法放松颈项部的肌肉,以揉、按、捏、拿等手法治疗,要是有几个特别疼痛的部位,医生可以加强疼痛部位的放松。放松之后对肩井穴、天宗穴、极泉穴、手三里等穴位进行点按,点按完再对颈项部肌肉进行放松,当患者肌肉明显改善僵硬状态后就将进行脊柱的正骨。正骨手法有很多种,选取手法应根据病情由医师判定。因正骨手法有一定的危险性,患有颈椎滑脱、严重骨质疏松、颈椎骨折、颈椎肿瘤、颈椎结核的人群不建议使用正骨手法,在进行正骨之前应该到正规医疗中心先进行检查评估,再考虑是否行正骨手法。
传统中医有很多外治法,上述罗列了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中医治疗方法稳准、轻巧、无痛、安全且疗效确切,有着简便廉验的特性。颈椎病因为时代的进步也在进一步高发,运用好中医外治法,对于患者也是不小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