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的一篇雄文,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苏辙,北宋文学大家。他和父亲苏洵、哥哥苏轼,并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又和哥哥苏轼并称大小苏,名动天下。
他的散文、诗歌,既有深度思考,又有佛系自然。但谁能想到,这位文学大佬在政治场上,却因为一篇爆款文章被卷入了北宋的政治旋涡。
这篇文章,被后人称为北宋政治的风向标,甚至有人认为它坑了大宋的复兴之路。这文章到底有多硬核?为何能掀起这么大的波澜?
今天,咱们就来一场历史穿越,一起揭秘苏辙的雄文如何成为北宋政治的转折点。
一、变法的起因聊起苏辙的雄文,咱们得先说说北宋那摊子事儿。
北宋这朝代,是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给弄出来的
他上台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国家统一了,北宋政治慢慢稳定,中央集权也加强了,国家经济也跟着沾光。
农耕织造,百业兴旺。商业更是火力全开,直接推动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新鲜出炉,这一切使得汴梁一跃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城市。
不过,别看经济这么繁荣,北宋的边疆稳定,可不是铁打的。
从立国开始,北宋就跟辽、西夏这些外族掐个不停。
也许赵匡胤怕别人,也有样学样。所以杯酒释兵权后,就定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精锐士卒收归中央,称为禁军,老弱病残发回地方,当厢兵。
能调动精锐的都是文官,可不懂领兵的门道。而节度使虽然听起来挺厉害,但花名册上人头一大堆,真正能拿动枪的,又没几个。
因此,北宋的百万大军,看上去挺唬人。结果却因为冗兵扎堆,里面全是水货。
不仅军饷烧的财政压力山大。而且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大打折扣。遇到辽、夏这种狠角色,分分钟被秒成渣。
另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北宋政府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那就是在道州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省级单位——路。但是不设集中的省政府,而是将省级的军、政、财、物权分开,让多个部门官员一起负责一件事,互相牵制,防止权力过于集中。
但时间一长,弊端就露出来了。
四权分制,政出多门,官员数量膨胀,政府机构运作效率变得系越来越僵化,贪污腐败横行。
重文轻武和中央集权加强的代价可不小,冗政、冗官、冗兵,这三冗现象把北宋财政压得喘不过气来。
为了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政府不得不增加税收、发行纸币,但这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财政的困窘让北宋政府难以应对外部威胁和内部矛盾,国家治理能力也大打折扣。
另外,土地兼并现象的越演越烈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北宋急需一场变法来救急。而王安石的变法,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关键时刻横空出世。
二、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其实最得意的青苗法。
春天的时候,农民们最头疼,秋粮吃完了,夏粮还没熟,这时候,地里的青苗就是希望。
以往都是那些有钱的地主,就在这时候借高利贷给农民,等夏粮秋粮熟了,农民得连本带息还。可这利息,却高得吓人!
要是遇到个天灾人祸,农民还不起债,就得卖地。
土地兼并就这么来了。
王安石就想了个办法,让政府来当这个地主,以低利息借钱给农民,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政府有常平仓和广惠仓,丰年收粮,灾年卖粮,平抑物价,还能救济灾民。现在,把这两仓的钱拿来当贷款本金,既解决了农民的问题,又让政府有了新的收入来源。
这个青苗法,看起来是公私两利,皆大欢喜。而且,还有实践经验证明,李参在陕西试过,王安石自己在鄞县也试过,效果都不错,农民有饭吃,国库还有余粮。
再来说说免役法。原来的差役法,就是让大家出义务工,可是这样一来,农民不仅要出钱,还要出力,负担太重了。而且,差役的种类多得数不清,农民哪还有时间种地?
王安石又出手了,他提出改派役为雇役,让大家交钱免役,官府雇人当差。这样一来,农家出钱不出力,不耽误生产;所有人一律出钱,比较公道;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也有了活干,两全其美。
可是,变法虽然好,反对派却不少。
司马光直接开怼青苗法,说各地利息乱成一锅粥。而苏轼的老弟苏辙,那分析更是条条是道。
他对王安石说:事儿不在于那点儿利息,关键是基层。
基层过手那么多钱,想不动心思都难;老百姓们则以为捡到大便宜,说不定转头就乱花了。这么一来,后面的烂摊子可就不好收拾了。
王安石回答时有点软弱,他说:高息不如低息,低息不如无息,无息不如白送,但白送不现实啊。常平仓、广惠仓都有损耗和维护费,得靠青苗贷款收点利息才能维持。这里面有不少政治经济学问题,现代人都不一定说清楚,比如国家能不能开商业银行?本金是宋神宗私掏,还是国库出?这在当时也答不上来。王安石也想慢慢来,可变法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三、苏辙的雄文宋神宗请来王安石做改革的总设计师,目标直指富国强兵。
可这一改,动静就不小。并不是春风满地,而是满朝热闹,新旧两派掐得不可开交。
这时候,年轻的苏辙又跳出来,跟王安石说:
老王啊,你不如把政府的钱都直接给百姓,这样百姓不会埋怨政府,钱也花得实在。
可这建议听起来挺美好,但其实就是个愣头青的想法。
王安石没生气,但苏辙却觉得自己在老王心里地位不一般,开始对新法指手画脚。新党的人当然不爽,但保守党的司马光却觉得这小子挺对胃口。
一封《答司马谏议书》,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而苏辙的一次次越界却越搞越过分,王安石一生气,就跟宋神宗打小报告,把苏辙踢出了京城。
没过多久,苏轼乌台诗案被抓了。苏辙为了救哥哥,说愿意用自己的官位换苏轼一命。王安石被这兄弟情深给感动了,也帮忙求情,这才保住了苏轼。
后来神宗去世,宋哲宗上台,司马光成了当家的,苏辙就被召回来了。
但宋哲宗年纪小,政务处理不来,太后高滔滔开始垂帘听政。宋哲宗成了个傀儡皇帝,而苏辙因为站队正确,一路高升,最后还当上了宰相。
等高滔滔去世,宋哲宗就开始想办法夺回政权,然后他又想恢复新法。
苏辙一听就急了,他之前就一直反对新法,还和旧党把支持新法的人都打压了。现在宋哲宗要恢复新法,他当然不答应,于是写了好几道密折阻止。
更过分的是,苏辙在奏折里,把自己和宋神宗比作霍光和汉武帝,说汉武帝虽然厉害,但打仗太多,害苦了百姓。如果宋哲宗也学汉武帝,那就是把百姓往火坑里推。
这话可把宋哲宗惹毛了,直接把他赶出了京城。
苏辙被赶走后,可他的密奏《论御试策题札子》却被旧党拿来说事,满朝反对新法。宋哲宗没办法,只好打消了变法的念头。
四、不一样的苏辙提到苏辙,大家脑子里立刻蹦出苏轼的弟弟这五个字。
但其实,苏辙并不想一辈子活在哥哥的光环下。他在《自写真赞》里就说得很明白了: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现在,苏轼和苏辙的兄弟情在自媒体上那可是火得不行,苏辙被塑造成了一个扶哥魔,好像他当官就是为了捞哥哥用的。
其实这两兄弟的关系,可远比这些简单的描述要复杂得多。
苏轼是个耿直boy,心里藏不住事,觉得不对就得说出来。
新党改革,推行青苗法时,他觉得新党贪功冒进,对百姓不利,于是上折子直言不讳,结果被贬了。
新党倒台,旧党全面终止改革时,他又觉得改革还是得改,于是又上折子反对,再次被贬。
这哥们儿,就是典型的心里有底,嘴上没门,但也因此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因为他能力强,性格乐观,即使被贬也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政绩还一堆。
而苏辙同样有才气,有坚持,但可比哥哥多了一份分寸。
仁宗刚开恩为他延期殿试,他转头就在试卷上骂皇帝是昏君。这种勇气,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王安石任用他参与变法时,他一条条提出反对意见,搞得王安石火大,但也无可奈何。
哲宗起用他参政时,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反对变法。
这种坚持和勇气,让他在政治上也树敌不少,但他与人的矛盾主要是政见上的分歧,少有人身攻击,因此即使被贬谪,也不会被害得太惨。
苏轼和苏辙虽然都是政治上的刺头,但他们的处理方式却截然不同。苏轼更性情中人些,口中喜欢臧否人物,行文也不收敛。这导致他明里暗里的政治敌人特别多。
而苏辙更懂得分寸和退让。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因此,即使他也被贬谪过,但总能很快地重新被起用。这种进退有度的智慧,让他在政治上走得更远。
五、党争苏辙的政治态度挺丰富,其实和他的贬谪有很大的关系。
他被贬前,在庙堂的小集合里混,被贬之后,又融进了江湖之远的大集合。
回京之后,他的社交圈子又是快速扩容,所与游者,不再是邻里乡党之人。而不同的圈子决定了苏辙不同的政治认知
他不再是那个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了,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苏辙风格。
因此,说到苏辙这政治态度也是挺有意思的。
青年时期,他受父兄影响,思想比较保守;
到了熙丰时期,他就开始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觉得新法会搞垮国家;
结果到了元祐时期,他又变卦了,开始支持部分恢复旧制。
这立场变来变去的,让他在朝里成了争议焦点,党争也跟着加剧了。
其实苏辙心里想的挺简单,就是不管新党旧党,能把国家治理好就行。
可惜,他的梦想没能实现。他的立场,不是给党争添把火,就是直接浇了桶油,让党争的界限更加分明,斗得也越来越激烈。
这场党争,一斗就是将近50年,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党争之一。
庆历新政失败的时候,范仲淹、富弼这些大佬都被踢出京城了;王安石变法时,韩琦、文彦博、富弼、司马光他们也是要么出外,要么被边缘化。等到司马光上台后,反攻倒算,把反对的人都整到岭南去了。
这样一来,原本因为理念不同的党争,就变成了单纯的利益倾轧。
为了上台,两党都开始无原则地逢迎皇帝,这让宋朝士大夫阶级可以制衡皇帝权力的功能消失了。皇帝开始任意妄为,像徽宗朝那样无原则媚上的佞臣蔡京之流也开始横行。
武将搞事,就像身上的疥癣,虽然烦人,但还能治;可文人乱政,那就是从内到外,烂透了的扎心。
说到底,北宋被玩坏了,都是杠精惹的祸。
党争不断,政治上哪还有什么绝对的对错,有的只是满满的人整人的套路。
六、结语苏辙的雄文虽饱含深意,却在无意间成为了党争的催化剂,让北宋的政治局势更加复杂多变。可要说是他的文章影响了北宋的政治走向,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这帽子又扣的太大了。
毕竟,历史的车轮,不是一个人就能挡住的。
虽然说,历史这事儿,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可看历史,还得客观全面。这样,咱们才能真正地读懂历史,读懂苏辙,读懂那个波澜壮阔的北宋时代。
小编,你的标题与你的结论自相矛盾,这样自打嘴巴不会疼吗?!
王安石和司马光说不上谁对谁错啊,王安石是理想主义者,理论上变法确实能富国强民,问题是在封建制度下是没法完美执行的,司马光从实际角度上反对变法也有他的理由,就像当初建三峡大坝的时候多少老专家反对,你能说那些反对的人是错的吗?
清流误国,自古皆然
王安石变法,是读书人的想当然,青苗法的钱基本上流入地主阶级手中,而让农民以钱抵役,更是逼得农民低价卖粮,加重了农民负担。
其实宋朝经济好,科技强,文臣武将也是能人辈出,在封建社会都是名列前茅,但是全浪费在内耗上了
砖家叫兽!
宋朝文人背信弃义的义指的是文人,你不为文人想就是背信弃义。百姓是牛马而已。
明朝和宋朝比较,宋朝是皇帝不行当官的有劲使不出,明朝是皇帝和当官的都不行烂到底
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苏轼不过一愤青,苏辙有治世之才。
苏辙注释过《道德经》,苏轼为此大肆吹捧他的弟弟,肉麻得令人发笑,大谈《道德经》与佛教的共通之处,问题是《道德经》本身主要还是阐述如何冶世的方法,从苏轼的关注点就知他们不是冶理国家的人材,但文学上两人确是牛B。
司马光确实不太对头
文人相轧,误民误国!
本文注水严重!
你想要他人有更高的道德行为,请构建一个较高道德共识的环境。
司马光还是个垃圾
变法要从政治军事经济同步鸡胸肉,否则狗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