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两季,作为自然界中季节交替的重要时刻,总是伴随着气候的显著变化。这样的变化不仅影响着自然环境,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为何春秋两季容易成为疾病与慢性病的多发时期?从中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此进行深入的解析。
一、春秋两季的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春季,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然而,春季的气候特点却使得人体面临着诸多挑战。春季天气开始变暖,但早晚气温变化较大,一些慢性病患者由于平素体质较差,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自身调节功能不足,体内某些变化也相对剧烈,旧病容易复发。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温、热、凉、寒的变化,改变着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功能。春季多风,风邪主动、善变,是百病之长。一般患者的应变能力,即中医讲的“卫外”机能比正常人要差,一方面很容易外感,另一方面又容易“转里”,勾起旧病。特别是精神病、肺心病、气管炎、胆石症、肝病、中风等患者在春季都有发作和加重的可能。此外,春天空气中花粉、灰尘、螨虫等漂浮物增多,更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春天哮喘、鼻炎、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较高。
秋季,则是一个收获与收藏的季节。《黄帝内经》上说:“秋三月,此谓容平。”意思是说自然界的万物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已趋成熟,处于一种丰硕、从容、平静待收的景象。然而,秋季的气温变化同样较大,血管收缩和舒张频繁,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来说,血压容易波动,增加了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
从中医角度来看,秋季主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此时,人体的肺气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同时,秋季空气干燥,湿度降低,人体易感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甚至出现便秘等症状。这些干燥的表现不仅影响着人体的舒适度,更可能引发或加重一些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二、中医理论对春秋两季疾病多发的解析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多发病的发生往往与人体内部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以及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等因素有关。春秋两季疾病多发,正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阴阳失衡
阴阳平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春秋两季,随着气候的变化,人体的阴阳状态也在不断地调整。然而,这种调整往往伴随着一些不平衡的现象。春季,阳气上升,但人体内部的阴气尚未完全消退,导致阴阳失衡;秋季,阴气渐增,但阳气仍未完全收敛,同样容易引发阴阳失衡。这种失衡状态不仅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还可能引发或加重一些慢性病。
脏腑功能失调
脏腑功能失调是多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春秋两季,随着气候的变化,人体的脏腑功能也在不断地调整。然而,这种调整往往伴随着一些功能失调的现象。例如,春季肝气随万物升发,人的精神焕发,但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秋季肺气相对较弱,如果调养不当,容易引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外感六淫
外感六淫是中医理论中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春秋两季,随着气候的变化,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容易侵袭人体。例如,春季多风,风邪主动、善变,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秋季干燥,燥邪易伤肺津,容易引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三、中医角度下的慢性病复发解析及举例
慢性病复发是春秋两季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慢性病复发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都与人体内部环境的失衡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复发原因及举例: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是春秋两季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春季气温变化大,空气中花粉、灰尘等漂浮物增多,容易引发或加重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秋季空气干燥,湿度降低,容易引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举例:王某,男,50岁,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多年。每年春季和秋季,他都会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加重的情况。经过中医调理,王某的慢性支气管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中医认为,王某的慢性支气管炎复发与春季风邪侵袭、秋季燥邪伤肺有关。通过祛风解表、润肺止咳等中药方剂的治疗,王某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春秋两季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春季气温变化大,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和舒张频繁,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为了维持体温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举例:李某,女,60岁,患有高血压多年。每年春季和秋季,她都会出现血压升高、头晕、心悸等症状加重的情况。经过中医调理,李某的高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中医认为,李某的高血压复发与春季阳气上升、秋季阴气渐增导致的阴阳失衡有关。通过平肝潜阳、滋阴降火的中药方剂的治疗,李某的血压得到了明显的降低。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是春秋两季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春季气温变化大,容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秋季空气干燥,容易导致肠道水分减少,引发便秘等问题。
举例:张某,男,40岁,患有胃溃疡多年。每年春季和秋季,他都会出现胃痛、胃胀、反酸等症状加重的情况。经过中医调理,张某的胃溃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中医认为,张某的胃溃疡复发与春季肝气郁结、秋季燥邪伤胃有关。通过疏肝理气、润燥和胃的中药方剂的治疗,张某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风湿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是春秋两季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春季气温变化大,容易导致关节受寒;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关节容易受到寒冷刺激而引发疼痛。
举例:赵某,女,55岁,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多年。每年春季和秋季,她都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加重的情况。经过中医调理,赵某的风湿性关节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中医认为,赵某的风湿性关节炎复发与春季风邪侵袭、秋季寒气凝滞有关。通过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中药方剂的治疗,赵某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四、中医调理慢性病复发的策略
针对春秋两季慢性病复发的问题,中医提出了一系列调理策略。这些策略旨在调整人体内部环境,提高人体正气,以抵御外邪的侵袭。
调整阴阳平衡
调整阴阳平衡是中医调理慢性病复发的核心策略之一。通过温阳散寒、滋阴降火等中药方剂的治疗,可以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状态,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调理脏腑功能
调理脏腑功能是中医调理慢性病复发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润肺止咳等中药方剂的治疗,可以调理人体脏腑的功能,使其恢复正常状态。
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中医调理慢性病复发的关键策略之一。通过调整饮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作息等方法扶正;采用中药、针灸等手段祛邪。通过扶正祛邪,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慢性病复发的风险。
情志调理
情志调理是中医调理慢性病复发不可忽视的策略之一。通过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方法缓解压力、舒缓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促进疾病的康复。
五、总结与展望
春秋两季作为自然界中季节交替的重要时刻,总是伴随着气候的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着自然环境,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春秋两季疾病多发与慢性病复发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都与人体内部环境的失衡密切相关。
通过调整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扶正祛邪以及情志调理等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春秋两季的疾病与慢性病复发。然而,中医的智慧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掌握,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与实践。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传承中医智慧,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为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顺应季节的交替,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目的。
在春秋两季这个疾病与慢性病多发的时期,让我们以中医的智慧为指引,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健康问题,用温暖的心去关爱自己和家人。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人生!
作者简介:梁世杰 中医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4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师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著名老中医陈勇,侍诊多载,深得器重,尽得真传!擅用“汤液经方分类疗法”、专病专方结合“焦树德学术思想”“关幼波十纲辨证”学术思想治疗疑难杂症为特色。现任北京厚德为怀医生集团渐冻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树德堂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焦树德门人(陈勇)传承工作站研究员,国际易联易学与养生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焦树德学术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中医药慢病防治分会首批癌症领域入库专家。荣获2020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举办的第八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经方名医”荣誉称号。2023年首届京津冀“扁鹊杯”燕赵医学研究主题征文优秀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