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如何习得偏见的?

鹰哥爱写文 2024-05-31 11:05:20

《偏见的本质》作者:戈登·奥尔波特

​上一节,我们介绍了社会文化对偏见的影响。这一节,我们来看看,孩子是如何习得偏见的。

家庭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家庭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表达出明显的偏见态度,孩子会非常快地继承这种偏见态度,同时,如果父母是遭受偏见的一方,那么孩子也往往会成为偏见的连带受害者。如此看来,偏见似乎有着一种遗传的特质,但是实际上,父母的教育过程才是态度传播的关键。

绝大多数父母会把本民族的一些观念和习俗灌输给孩子,有时,这种做法甚至是无意识的。

比如,在我们中国人的餐桌上,筷子是不能竖着插在碗里的,因为把筷子竖着插到碗里,被等同看作烧香,显得不吉利。我们很多人小的时候都曾经无意间把筷子插到碗里,结果遭到大人的训斥和制止。

当时我们也并不清楚烧香寓意着什么,但我们还是会听从父母的意思,把筷子放下来。而在长大以后,如果我们在餐桌上看到一个人把筷子插到碗里,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不懂规矩、没有礼貌。如果对方是一个外国人,我们还可能会把这个习俗讲给他听。

除了人人遵从的习俗之外,如果家庭拥有一些特殊观念,也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如果父母信佛,那么即便他们的孩子不信佛,也会讨厌杀生;而如果父母经常吵架,甚至偶尔会动起手来,那么孩子也会变得喜欢打架。因为孩子会无条件地模仿父母的行为,哪怕父母告诉孩子打架是不对的,严厉批评孩子,甚至答应孩子只要不打架就可以得到奖励,但孩子依然会模仿父母。因为即使没有奖励,孩子也会通过模仿父母获得自信。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的是,当孩子进入到青春期以后,他们可能会完全拒绝父母给定的偏见模式。有时,这种拒绝会是公开的反叛行为。最常见的案例就是早恋,父母越是反对,孩子越是不听,最终矛盾越积越大,难以调和。

而到了大学阶段,孩子的逆反可能会变成怀疑。比如把筷子插到碗里的行为,可能会在长大后重新出现,当父母教育孩子时,孩子可能会进行反驳,把这种习俗定义为封建迷信,甚至还会反过来用一套新的观念来约束父母。

不过,父母也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通常孩子只会对父母的传授做出一些细微的调整,以此来满足了自身的反叛需求。可以肯定的是,尽管青春期的孩子一定会有反叛行为,但他们的价值观主体还是会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助长偏见发展的教育方式

多年以来,围绕什么样的养育方式会助长孩子的偏见发展这个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相比于没有偏见的孩子家长,那些有偏见的家长往往持有很多错误的观点。

比如,要求孩子必须学会服从;从不允许孩子的意愿与父母相悖;从不允许孩子向父母隐瞒任何秘密;当孩子吵闹时,家长也会发火吼回去,告诉孩子“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可以这么做。”

以上这些做法都会助长孩子的偏见发展。那简而言之,越是受到严厉对待和惩罚的孩子,性格中就越容易发展出偏见。相反,在氛围更轻松自由的家庭里,孩子更有可能发展出宽容的态度。

那么,为什么越是批评孩子,教育孩子,越是会引起孩子的偏见呢?

首先,这种教养方式会让孩子时刻保持在警惕状态,他会始终小心翼翼,避免让自己的行为违背父母的规则而受罚,这会让他感到无比孤独,没有隐私可言。他会把父母的爱视作一种给予,当自己犯错时,爱就会被父母剥夺走。结果,当孩子进入学校以后,他的人际交往会建立在权力和权威上,而不是信任和宽容上。他会用一种带有等级的眼光去审视身边的人。对于“等级”比自己高的人,比如老师,或者身体更强壮的同学,他会像和面对父母时一样小心翼翼。而当面对其他孩子时,他便无需再压抑自己,他会用排斥他人的方式,来表现出自己的权威。

错误的教育方式不仅会引发孩子的偏见,还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问题。研究人员曾对125名患有妄想症的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多数患者在成长过程中都曾经遭受过压抑和冷酷的对待。其中,有接近四分之三的冷酷对待来自于患者的父母。相反,只有百分之七的妄想症患者来自于氛围宽松的家庭。

由此可见,在压抑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仅更容易产生偏见,还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偏执,进而引发心理疾病。

家长需要给出正确的引导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宽松的家庭氛围。在此基础上,家长也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适当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通常来说,孩子会在8岁左右时,会开始以一种带有高度偏见的方式讲话。比如,他们会给身边的小朋友起绰号,会形成小集体,排斥集体之外的其他孩子。当孩子刚刚出现这样的行为时,家长也不必太过惊慌,因为这是出于天性的一种表现。

8岁大的孩子刚刚习得分类,学到了排斥行为,但他们并不会对被排斥的群体表现出仇恨,或者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并不懂得这些语言和行为背后的真正含义。有些孩子甚至可能会问自己的母亲,“妈妈,我应该讨厌的同学是谁?”

当孩子出现类似的表达时,他其实是想从家长这里获得赞扬和认可,而且这种渴望非常强烈。这意味着孩子感受到的家庭氛围并不是很宽容,而是有一点严厉和挑剔,所以,孩子想要主动表现得顺服,从而赢得父母的爱和肯定。

所以,家长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去斥责孩子,这只会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让他变得更加偏执。这时候,家长应该用轻松地语气告诉孩子,“每一个同学都和你一样是个可爱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他的妈妈和爸爸,所以,我们不应该讨厌任何一个同学,而是要友好的和他们相处。”

这样的回应既表达了家长对孩子的爱与肯定,又向孩子传递了正确的分类观念。

实际上,有些成年人看来很自然的分类,在孩子的眼中却很模糊。一个孩子可能会觉得,去公司上班时的妈妈就不是他的妈妈了,只有当妈妈下班回家照顾他的时候,她才是自己的妈妈,而下班后的妈妈又不是一名公司职员了。孩子有时也分不清来敲门的人是快递员、亲朋好友,还是坏人,所以孩子一个人在家时,会惧怕任何来敲门的人,哪怕是熟人也如此。

同样的,孩子在面对同学、老师的时候,可能也会感到身份的模糊。这时的孩子,还在分类摸索阶段,所以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起适当的分类,而不是一味地批评他们。

青春期阶段出现的偏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到了青春期以后,孩子就会开始独立面对社会文化带来的种种偏见。在此之前,孩子的偏见通常是二手的,比如父母讨厌谁,他就跟着讨厌谁,同学们不跟谁玩,他也跟着不和谁玩。但从青春期开始,孩子会基于自身的个性发展出一些独创的偏见。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哪些偏见。

首先是创伤调节导致的偏见。这种案例有很多,比如,由于家长被公司裁员,导致家庭收入锐减,生活品质大幅下降,孩子很可能会记恨那家公司,甚至于记恨一整个行业。再比如,孩子和家人一起去某地旅游,遭受了当地人的歧视,被蛮横地对待,孩子出于恐惧就会讨厌那个地方,甚至在长大以后也不愿意再去那个地方。这是人在受到创伤后本能做出的调节反应。但这些场景中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孩子会把创伤扩大、泛化,进而形成一种偏见。

而想要打破这种偏见,就需要我们制造出一些正面调节的环境。比如,在旅游时给孩子创造更多愉快的体验,遇到热情的当地人,可以多和他们产生一些互动,以此来冲淡孩子受到的创伤。其实,创伤调节导致的偏见都是基于回忆所产生的,当愉快的经历远远多过不愉快的经历时,创伤自然能够得到弥合。

此外,随着对地位需求的提高,孩子也会伴随出现一些偏见。比如孩子们会根据学习成绩、家庭贫富或其他因素形成某种“等级”概念。成绩好的孩子会产生优越感,甚至会去歧视成绩差的孩子。而成绩差的孩子也会产生嫉妒、怨恨等自我防卫性的情感。这种等级带来的偏见也具有泛化性,一个成绩差的孩子,他身上的其他优点往往也会被忽视,而成绩好的孩子,会给人留下干什么都好的刻板印象。

其实,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也同样存在着种种鄙视链。当我们身处被鄙视的那一端时,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去向现实妥协。面对歧视,我们不能一蹴而就地去解决它,但我们依然可以对自己说,“事情总会越来越好,只要我们坚持努力,耐心等待。”

这并不单纯是一种心理安慰,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反对偏见和歧视的行列中,我们的社会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包容,允许更多不同的声音出现。也只有如此,那些心怀偏见的人才能没有立足之地,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有爱。

0 阅读:0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