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熊的远东争霸(6):英国插手朝鲜半岛,同俄缓和,浑水摸鱼

星辰与大海 2024-04-25 06:45:12

本期为日俄战争系列的第6期,也日俄战争第一部分——双方战前背景《菊与熊的远东争霸》的第6期。上期主要讲述了乙未事变后日俄双方在朝鲜半岛的角力与冲突。本期将讲述作为域外列强的英国也掺和进半岛事务,意欲浑水摸鱼……

(本期全文约3000字,内容较长,感谢您的观看)

就在俄国为其长久以来的宿愿一得所偿的时候,不列颠的大陆制衡政策玩到远东来了.

英俄两国在华结梁子的缘由可以追溯到甲午战争结束之初,在清政府为了支付高额战争赔款的借贷问题上,俄国曾挟“三国干涉还辽"的政治优势将对华贷款的政治好处尽收囊中,并严重威胁到了英国对清帝国海关的控制权。作为报复手段,在俄国强租旅大期间,英国曾极力反对并从中作梗,并在获悉俄国占领旅大后即派了其远东舰队的7艘军舰至朝鲜仁川、2艘到旅顺,向俄国示威。

俄国在此时表现出了一副真小人嘴脸,非常直截了当地向英国坦白表示“俄国诚然想维持俄、英之间的朋友关系,但也希望英国在俄国的势力范围之内避免摩擦。”在全面冲突的危险下,英国态度软化了——因为犯不着为此事情和俄国翻脸,尽管遏制俄国乃是英国当时的国策之一——由首相兼外相索尔兹伯里勋爵写信向俄国当局答复:“英国兵船之开往旅顺,是驻华舰队司令在其职权以内的一种举动,耽搁几天就会离开旅顺的,但英国原有充分权利在旅顺及中国其他港口停泊船只。”

直接的冲突不便挑起,但是对英国来说,间接的敲打一下俄国以显示自己势力存在的做法还是颇有必要的。1898年7月,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订租威海卫专条》,将威海卫及附近海面(根据条约规定,包括刘公岛、威海湾内岛屿及海湾沿岸10英里地方)租予英国,租期与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由于当时威海卫还在日军的占领之下,英国首先向日本试探。而正为俄国在自己视为卧榻之处强插一手而恼怒的日本对于能拉来一个利益不在东北亚的欧洲列强制衡一下俄国表示以欣然,双方在互换了秘密照会之后,日本公开表态支持英国占有威海卫。

在摆平日本的同时,英国也开始尝试说服在中国山东占有“特殊利益”的德国。威廉二世在命令德国舰队驶入胶州湾的时候,曾对对此提出质问的俄国政府表态过,此举乃是为了更靠近俄国的势力范围,“任何挑衅者妄图用武力阻挠你们意图的时候,就会遭到俄国舰队以及与其并肩作战的德国舰队的迎头痛击”。不消说,这个“挑衅者”除了远东的这个“日本黄猴子”以外,还顺便带上了那个屡屡在俄国对外扩张道路上作梗的英国。然则小皇帝历来都是嘴上动听,况且在当时,德国人也没有胆子更没有兴趣去和英国人玩真的。所以在最初的惊疑不定之后,当英国做出了“无意侵犯或争夺德国在山东省的权益”的保证以后,德国便立即认可了英国对威海卫的要求——反正威利向来把尼基当做凯子涮,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面最后结果就是在1914年将俄国逼人了协约国阵营。

整个中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城乃是英国在华利益的核心区域,而长江也因其巨大的通航里程和众多辐射向中国内陆地区的支流,成为了在清帝国这种缺乏铁路和公路的落后国家内最有效的物资流通通道。尽管俄国并没有取得胶州湾,而是在旅大安下了窝,与英国在华的核心利益区相隔千里,但俄罗斯的贪婪世人皆知,英国一直担心俄国在稳据旅大掌控满洲之后,将手继续向南伸。在山东占有“特殊利益”的德国固然是遮蔽这一威胁的屏障,但德皇的行为处事只怕并不能使英国人放心,尤其是威廉二世在继位后与俄国频频接触并意图不利于英国的行为更引起不列颠的敌意。

(上图)从日本手中接管威海卫后首批开赴接收的英国海军人员,照片中这些人正在调查刘公岛上一个已被废弃破败不堪的炮台,一门大炮的炮身正歪在残垣断壁之间。

为了抵消俄国的在北面的威胁,英国在向德国做出了保证后,顺利开进了威海卫,以便不久之后在此驻留一支对抗以旅顺为基地的俄国战舰的远东舰队。但这还不够,英国还希望能从旅大连接俄国本土的东清铁路上着手,进一步恶心一-下北极熊。但这需要联合另一股力量。美利坚合众国在19世纪末的最后十余年内,国力日趋强盛,渐渐跻身于世界列强的行列中,并于1898年对西班牙的战争中击败了这个最古老的欧洲殖民国家,占据了古巴和菲律宾群岛。

在威廉·麦金莱、西奥多·罗斯福等一干美国政府内的帝国主义分子的推动下,这个年轻的国家力图在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作为后来者,其缺乏天时与地利之便,镇压了菲律宾独立运动以后R,美国虽站稳并确立了其地处亚洲东面外海的桥头堡,但此时的中华大地早已是列强横行,各种势力相互利益盘根错节。为了能在中国巨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美国商人和美国政府高举出了“贸易自由”的大旗,宣称“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应当“普遍适用”。而这一政策在俄国力量深入满洲以后遭到了挑战。

一艘泊在刘公岛外锚地上的英国巡洋舰,照片拍摄于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赖在此处一直到1931年为止。

英、法等国挤占了中国南方贸易的主要份额,迫使美国商品在中国北方,特别是在东北地区设法打开了渠道。故美国在此地区有着相当的经济利益,其中尤以纺织品的出口所占比重为大,达到了美国对外输出纺织品的七成以上。在这一时期,美国的企业也在积极地与清政府商讨在南满修筑铁路的问题,希望能够获得修筑-条由四平通往营口的铁路线并专营的权利。美国企业的这番打算势必和俄国人的如意算盘发生严重对立——如果俄国人得逞,那么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将在华遭致重创,反之如果美国人的图谋成功,那么俄国独占满洲的算盘将会全盘落空,甚至用一条专属铁路线连接“关东州”与本土的如意算盘也会彻底泡汤。

英美之间的友谊,除了同种同源之外,还曾在40年前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捍卫,乔赛亚·塔特纳尔(Josiah Tattnall)准将那句“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至今仍是著名的西谚和历史佳话。面这一次不论是从国家利益角度还是基于传统情谊,英国都又将会在这一问题上加以插手,以牵制俄国在中国北部扩张的咄咄势头进而保护他们在南方的利益。除了暗中支持美国商人在南满铁路问题上和俄国展开“竞争”之外,英资的汇丰银行利用英国掌握中国海关的特权,屡屡打压自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四厘借款合同》签订以后,屡次在华扩张并试图控制清帝国金融体系的华俄道胜银行。

对于处置对华关系的问题,在俄国国内此时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以维特为首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派权贵们认为,俄国的主旨乃是控制整个中国,特别是其最富庶的南方长江流域。既然美国主张“门户开放”。英国对此也表示“不反对”,那么俄国在必须开放满洲市场的同时,也意味着英法等国必须开放他们在中国南方占据的广阔市场。

(上图)由波罗的海调往远东,在1898年前后加入当时还驻留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的“露西亚”号(Rossia,或译作“俄罗斯”号)装甲巡洋舰。

既然如此,俄国便犯不着将自己局限于满洲和中国北方,在更富庶的南方,执行经济征服的力量将是华俄道胜银行的资本,而非俄罗斯的舰队或者哥萨克骑兵的马刀。但以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和外交大臣穆拉维约夫( 1897- 1900年在任)为首的旧派权贵则认为应该“见好就收”,这些花岗岩脑袋的老臣们信土地征服和夺取“温水不冻港”那老一套为至理,不能理解“在扬子江流城为了道胜银行的利益去和英国人勾心斗角”究竟有何意义。最后,老派大臣们的意见占据了上风。

1899年4月28日,英国和俄国达成妥协,签订《第次英俄协定》,俄国势力将立足满洲和蒙古,退出中国其他地区。作为交换,英国也将不再插足满蒙地区,并保证不在筑路权的问题上再做纠缠。在2年时间里,俄国在不停向东扩张的同时,先后与其在东亚最大的对手日本,以及其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对手英国达成了妥协。随着西伯利亚铁路的两端渐渐接近中亚、俄罗斯帝国在亚洲一展宏图的时代似乎即将来临。但是,此时的中华大地上已经开始燃起熊熊烈焰,被西方人称为“拳师之乱”的义和团运动,即将席卷半个中国。

【未完待续……】

下期将继续讲述日俄战争前的时局背景,点关注不迷路,点击主页,看更多精彩硬核历史内容

0 阅读:7

星辰与大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