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简直是一段“心肝脾肺痛”的经历!
在坐月子期间,许多妈妈都被婆婆说教过:不能洗头梳头、不能洗澡、不能头吹风、必须长期卧床、捂月子.......
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坐月子「坑妈」的误区,让我们把谣言逐个击破!
谣言一:“坐月子”不能洗澡洗头
前两天,有一位正处在产褥期(俗称坐月子)的新手妈妈问【我刚生完小孩半个月,可以洗澡吗?】
深聊得知,这姑娘生完小孩之后,就长期处在【失去自由】的状态。因为,有丰富“生产经验”的母亲,禁止她洗澡、洗头!
整个人散发着难以言说的味道!
传统观念认为,妈妈分娩后全身毛孔和骨缝都会张开,加之气血两虚,如果洗澡,风寒侵袭身体导致周身气血凝滞,流通不畅,日后出现月经不调、身体肌肉疼痛等症状。洗头则易使湿寒侵入头皮,日后会落下病根,即头痛、脱发等。
实际上,妈妈生完宝宝会出大量的汗,是可以洗澡、洗头的(需听从医生建议)。
我们要知道,产后清洁身体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可以帮助妈妈解除分娩疲劳,保持心情舒畅;还可以保持会阴伤口的清洁,有助于切口愈合等。
假如是剖腹产,用保鲜膜保护住伤口就好。
而坐月子时洗头梳头,不仅可以去掉妈妈头发中的灰尘污物,保持卫生清洁,刺激头皮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最重要的是,妈妈再也不用忍受一头“油腻腻”的头发,连孩子、老公都嫌弃的走远了......(洗完头需立即擦干)
所以,妈妈请大胆的去洗刷刷吧!
谣言二:“坐月子”一定得盖被子
小心出现产褥热!
传统观念认为,坐月子的妈妈比较虚弱,容易落下病,所以有了「避风寒」的月子风俗要求。
「避风寒」:产妇在月子里要紧闭门窗,而且不得使用空调风扇这样的降温设备;甚至还要求产妇头戴帽、身盖棉被、穿长衣长裤、扎袖口裤腿,这就会造成产妇出汗途径受阻,不能有效散热。相当于人为造成了一种中暑的环境。
实际上,坐月子时,妈妈通常会感觉比较怕热,出大量的汗,是因为怀孕的时候,孕妇体内血液容量会增高,生完宝宝后,多出来的水分会通过汗液排出去。所以,妈妈在生完宝宝以后出汗是正常的。
但排汗不等于捂汗,月子里「避风寒」式地捂汗,极易导致新妈妈出现脱水、中暑、长痱子等情况。之前甚至有产妇夏天穿棉衣盖棉被捂月子中暑导致身亡的新闻,令人痛心。
谣言三:“坐月子”不能刷牙
我想可能你都不用说话了。
传统观念认为,月子里刷牙漱口会动摇牙根,伤及牙肉,造成牙齿过早松动、脱落。
而事实上,孕妈妈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会出现牙龈充血、水肿、易出血的现象,这都是正常的。
加之很多女性在孕期没注意摄取钙,使得身体缺钙,生完孩子后牙齿确实坏了。
「月子期间正确的刷牙方式」:
准妈妈用的牙刷一定要够软,否则会伤到牙龈。
可在产后3天采用指漱,这种方法可活血通络,坚固牙齿,避免牙齿松动。
新妈妈要养成天天刷牙的好习惯,每天临睡前和早上各刷1次。
新妈妈身体较虚弱,切记要用温水刷牙,并在刷牙前最好先将牙刷用温水泡软。
其实坐月子时妈妈刷牙,牙齿不会松动的,而且在月子期间,每天都要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容易形成牙菌斑。
如果不刷牙,会使食物的残渣留在牙缝中,在细菌作用下发酵、产酸、导致牙齿脱钙,形成龋齿或牙周病,并引起口臭、口腔溃疡等。
被不能刷牙困扰的新妈妈,可以先尝试坐下来和你的丈夫、婆婆进行一些沟通,从科学的角度讲明道理,也可以从为了娃儿好的角度出发——毕竟没有宝宝会喜欢嘴里臭气熏天的妈妈。
谣言四:“坐月子”必须长期卧床
看来被忽悠的不轻!
传统观念认为,妈妈生孩子消耗大量体力,月子里产妇必须躺在床上,这样才能让身体快速恢复。
实际上,产后较长时间不活动,会很容易使妈妈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及肠粘连,特别是剖宫产的妈妈。
只有在产后适时适度地进行一些活动,才可增加虚弱有腹肌收缩力,促进子宫复原,同时有助于恶露排出。
早期下床活动还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和锻炼膀胱功能,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动,预防产后血栓的形成。
谣言五:“坐月子”天天喝汤,奶水会更有营养
我不是一头奶牛!
奶水是由乳腺分泌的,所以,奶水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乳腺以及乳腺的分泌量。也就是说,决定奶水多少的其实是乳腺的分泌水平。
那么,怎么刺激乳腺分泌呢?
这个世界上,最好、最高级、最方便有效而且还不要钱的下奶神器,就是你家宝宝的嘴!所以,一定要多吸、多吸、多吸!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用吸奶器帮忙!
那么,多喝汤到底能不能下奶呢?似乎很多人喝了之后确实奶水会变多啊!
其实啊,真正导致奶水增多的,不是汤,而是肉里面含有的蛋白、以及汤里面的水分!想要奶水好,妈妈喝汤的同时,应该保证蛋白质丰富的鱼虾、肉类等的摄入。
为了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应该早日把这些陋习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莫让悲剧再重演!
其实也不是说洗澡,而是擦拭全身,尽量用温开水,然后泡那个艾草,如果可以,就让你老公帮你擦,反正我坐月子就是我老公帮我的,我没有婆婆,所以我老公只能帮我弄,洗手和擦身体就泡点艾草,作用特别好也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