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为何东吴没有一统天下的可能?

盼丹聊历史 2023-10-17 11:23:02

曹魏,毋庸置疑,满是机会。最后灭掉东吴、统一天下的,虽不是曹魏,却是继承曹魏衣钵的司马晋。

蜀汉,虽然被灭,但不是没有机会。机会就是保住荆州。以跨荆连益为筹码,以兴复汉室为旗帜,未必不能成就一统。

但东吴,压根就不会有可能。

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英雄,孙权活得最久。曹刘相继去世之后,孙权又活了将近20年。

曹刘活着的时候,孙权是“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三国英雄;曹刘死了之后,孙权则成了老迈昏庸、糊涂无助的老人。

所以,孙权才会有半生明主的评价,前半生英明、后半生糊涂。正是他的糊涂,间接断送了江东基业。

那孙权到底糊涂在哪?

一是二宫之争。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立四子孙霸为鲁王。这两个孩子一母所生,所以孙权都很爱。就是这份爱出了问题。太子孙和有啥待遇、鲁王孙霸就有啥待遇,甚至两个人还都有属官。你孙权这么操作,让朝中大臣怎么想、怎么做?于是,一派跟了太子,形成太子党;一派跟了鲁王,形成鲁王党。然后,两股势力越掐越激烈,最后把孙权烦到崩溃。一怒之下,他废了太子、杀了鲁王,改立孙亮为太子。这么一折腾,东吴元气大伤。因为卷进来、被干掉的大臣太多。

二是骂死陆逊。陆逊支持太子孙和,所以多次上疏,建议孙权能够维护太子地位,并希望能跟孙权好好谈一次。当时,陆逊是丞相,但不在建业,而在荆州。因为荆州这地方太重要。孙权不同意,他根本不想跟陆逊谈。于是,陆逊就与太子的老师暗通消息。孙权知道后勃然大怒,将太子老师处死、派使臣问责陆逊。而且,一派就是好几拨,前一拨使者刚骂完,后一拨使者又来骂,最后把一代名将陆逊活活骂死。

其他还有远征辽东、屡败合肥,等等外交和军事上的糊涂或失败,都是孙权后半生的污点。

孙权这个人非常性情。但性情恰是政治家的软肋。

一个农家老人,对两个儿子都爱、对两个儿子都好,分家也要一根烧火棍掰成两截。这没问题。但作为一国之君,就不能这么干。

对陆逊则不止是性情,而是耍蛮、任性。

陆逊的确掺和孙权的家事,也就是卷进二宫之争。但你孙家家事也是东吴国事。作为丞相,陆逊有责任掺和一下。你不满意陆逊就给他降级、撤职,甚至关进监狱,这都行。但一趟又一趟的派人羞辱,就太失风度。

后来,东吴政治各种乱,这些乱当然有后继者不争气的缘故,但跟孙权的关系更大。晋灭东吴,准备时间特别长,战斗时间特别短。原因就是东吴的政治已经彻底烂掉,轻轻一推就能倒下。

那东吴不能统一天下,就是因为孙权以及后期败坏的政治吗?

当然不是。

一切都是局。

作为局中人的孙权,他没法英明、只能糊涂。作为局中人的后继者,无论是被废的孙亮(孙权第七子)、贤明的孙休(孙权第六子),还是暴虐的孙皓(废太子孙和之子),等等,他们也只能一直糊涂到死、无奈等死。

这个局就是东吴的先天不足和后天无奈。

先天不足,一是创业带血、二是称帝牵强。

孙权的父亲是孙坚。孙坚被《三国演义》开了太多美颜。实际孙坚这个人非常坏。媳妇是强取的、地盘是诈夺的。但恶人自有恶人磨。先被袁术当枪使唤,后被刘表当升级包打,然后一命呜呼。

但孙坚的儿子,足够争气,也可以说继承了孙坚的坏。长子孙策带着老爹留下的一众淮泗土匪跑到家乡屠戮英豪,打出了江东小霸王的威名。

自此,孙家有了江东基业。但这份基业,是带血的。老孙家杀了太多家乡人。

庐江之战,江东陆氏被孙策杀了一半。陆氏的后继掌门人,就是陆逊。等到孙策死了,陆逊才投到孙权幕府。为啥他不能早点儿来?没法早来。有孙策这个家族仇人在,陆逊还怎么来?

这份仇恨,当然可以慢慢被时间消化。但消化得并不彻底。江东人,特别是江东豪族,始终与孙家土匪隔着心。

这是创业带血。

曹丕称帝,可以说自己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现在看来,这是篡位。但当时看来,这就是禅让。而且,大家特别认可。所以,曹魏的合法性是最强的。

反倒是刘备称帝,有点儿勉强。汉献帝已经禅让,你还搞啥兴复汉室?在当时人看来,刘备就是躲在兴复汉室的大旗下面搞分裂。

但两汉国祚绵延四百余年,合法性的根基不仅有而且厚。所以,只要刘备和蜀汉一直打着这面旗、一直打好这面旗,那也不是全无机会。

因此,曹魏和蜀汉不仅一直打,而且一直吵,一定要争谁是正统。而所谓正统,就是登基当皇帝、立国平天下的合法性。

这时候,最尴尬的,是孙权。

我也想当皇帝,但我咋当?合法性在哪?

不得已,只能硬编一个:我老爹孙坚打洛阳的时候,可是捡到过玉玺的。这还不够,那就接着编。于是,江东境内,祥瑞不断。又是玉玺、又是祥瑞,这时候,孙权再不登基,就真心辜负时代、辜负老天。于是,在刘备登基、蜀汉建国八年之后,孙权才终于躲躲闪闪、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地称帝了。

后世,有帝魏寇蜀的,有尊刘贬曹的,但跟孙权和东吴有关系吗?没关系。后世如此,当时也如此。

这就是称帝牵强。

后天无奈,一是地利无奈、二是人心无奈。

江东这地方,只有割据政权的命。但是,东吴不是手里还捏着荆州吗?

蜀汉没能实现跨荆连益的隆中攻略,东吴却实现了跨有荆扬的江东攻略。有荆、扬两个大州在手,怎么能说没有统一天下的筹码?

问题是襄阳这个“腰膂(lǚ)”不再孙权的荆州。

如果孙权配合关羽、拿下襄阳,那么,蜀汉+东吴,或许会有一搏天下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大概率属于蜀汉,跟东吴关系不大。

因为就合法性资源来说,蜀汉能跟曹魏争锋,对东吴则是碾压级的存在。大汉皇叔,自卖自夸;汉室宗亲,啥也不是;但配合上“兴复汉室”和跨荆连益,就是王炸级存在。

所以,孙权一定不会好好配合关羽,而且一定要捣乱。

然后,大家也就都没了机会。

同时,扬州也不全。因为合肥不在扬州。这个“扬”非常尴尬。

曹操在时,孙权在战淮南、打合肥;曹丕在时,孙权在战淮南、打合肥;曹叡在时,孙权还在战淮南、打合肥。老曹家都已经父死子继三代人了,但孙权仍在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战淮南、打合肥。

原因就是拿不下淮南、打不下合肥,江东靓妹早晚都要“隔江犹唱后庭花”。孙权都不是何时能统一天下的问题,而是何时能被曹魏打死的问题。

这就是地利无奈。

西不得襄阳、东不得合肥,江东孙权只能当个江东霸王。那为什么打不下来?蜀汉大将关羽能办到的事情,“大魏吴王”咋就办不到?

因为人心。

创业带血啊,而且是血海深仇。在孙权登基、东吴建国的时候,血虽流干、仇虽淡漠,但关系仍旧苍白。

江东豪族对孙权、对孙家,只有嫌弃和恐惧,而没有忠诚,不会为孙权的霸业去卖命。

淮泗武装集团,也就是跟着孙策回到江东搞屠杀的那帮人,他们还在的时候,对于逐鹿中原,孙权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周瑜鼓动他打曹操、鲁肃鼓动他当皇帝,这些人的这些话虽然非常不自量力,但孙权听在耳里、乐在心里。看到文臣猛将如此忠心、如此野心,孙权做梦都能笑醒。只不过力量太小,咱们要忍耐。

但是,周瑜死了、鲁肃死了,一众淮泗武装集团的核心将领也都凋零了,这之后,咋办?

周瑜和鲁肃对他说的那些话,再没人继续对他说。

还有一个吕蒙。为啥孙权对吕蒙那么好?吕蒙这个人虽然野心不如周瑜、见识不如鲁肃,但对孙权绝对忠诚。他就是被孙权一手提拔、一手培养的大吴军队掌门人。

但吕蒙短命。

吕蒙之后,陆逊成了东吴军政的领衔担当。对于这个局面,孙权不满意。因为这等同把自家军队和东吴命运交到江东豪族手中。

但不满意又能如何,孙权早已躬身入局。

豪族政治的东吴,既无力一统天下又无心北伐中原。曹魏侵略、蜀汉侵略,那就抄家伙拼,保家卫国就是在保卫自家土地、保卫自家部曲、保卫自家财富。但进攻蜀汉、图谋远大,进攻曹魏、逐鹿中原,江东豪族连想都不会想。

一个野心勃勃的主公,身边全是精神懈怠的谋臣,身处只能必死无疑的国土,那种焦虑、那种无助、那种无可奈何,足以把一个好人逼疯。

孙权改不了他所处的这个局。

当我们说他糊涂、当我们说他只能做半生明主的时候,孙权或许会唱到:我有我的痛、我有我的梦、装疯卖傻的时候,你不要笑我,也许有一天,你我再相逢,睁开眼睛看,我才是英雄。

但是,历史的局,太漫长。那一天毕孙权一生都没有到来。

等到孙皓时代,这个历史之局不仅没有松动,反而越来越逼仄、越来越压抑,直至压的人喘不过来气。

老年的孙权糊涂、少年的孙皓暴虐。

国家危机四伏、朝政消极腐败、人民离心离德,而自己却有心无力,那种无助的焦虑、那种等死的恐惧比孙权的感受更为强烈。东吴灭亡,亡的只是孙皓、只是孙家,江东豪族没有为他和他的家族陪葬。

这就是人心无奈。

自长兄孙策创业江东开始,孙权以及孙氏家族已然“躬身入局”。这个局,注定了割据政权的命,不会有统一天下的机会和可能。而但凡天下一统,他们就是被统一的对象。

0 阅读:64
评论列表
  • jdf 2
    2023-10-17 17:50

    就那个背后捅刀盟友的东吴能统一天下吗?

盼丹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