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买了,赚了——入市二十周年纪念(上)

价投谷子 2025-03-10 16:54:38

上个周末正在一边和群友聊天,一边盘算着下周的开题专栏用哪篇,写什么内容当作后面的储备。突然,群里有人感叹:一入股市深如海,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一想,哎呀不知不觉已经入市二十周年了。看过我写的专栏《改革同龄人》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是在结婚后没多久去开的股票账户。

记得当时我已经在场外默默关注股市有2年了。自己和老婆都是刚工作没多久的小年轻,手里其实没几个钱。但是,我很早就开始琢磨理财的事情。当时市场上已经有货币基金了,不过是T+1赎回,利率大概2%左右比活期强,比定期差。当时,我就跟老婆说存定期缺乏流动性,买货币基金虽然有流动性但是收益率太差。所以,我当时跟老婆商量的说法是少拿点钱配置在收益较高的股票上。这样可以拉高整体家庭资产的收益率。当时,我老婆刚工作不到一年还没过实习期,又是只懂读书考试的女学霸,除了学校学的东西,很多都没啥认知,就同意我去开证券账户了。

现在想起来,当初自己入股市的时候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股票会成为我们家庭资产配置的第二大支柱。现在有时候和老婆因为股市发生小摩擦,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当初你可是说只会把小部分资产配置到股票上,怎么现在不仅满仓还融了那么多钱?!每次说到这里我就不吭声了,确实理亏啊!

我现在依稀只记得大概是在2005年初去开的户,具体日子真不记得了。为了写这篇专栏,专门翻出了我的纸质证券账户卡,如下图1:

图1

估计多数年轻股民都没见过这种纸质证券账户卡。而且,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我们那时候证券开户可以不去证券公司而是在银行柜台。最开始的时候,我国的银行和证券业务是混业经营的,招商证券最初是招商银行的证券事业部。1994年招商证券从招行独立出去成为招商银行控股的证券子公司。1998年根据我国金融监管的要求,金融业分业经营,招商证券增资扩股脱离母公司招商银行的控制,成为独立法人的证券公司——国通证券。2001年招商证券再次扩股,并正式更名为招商证券。

虽然在我2005年入市的时候招行和招券已经是完全独立的两家公司。但是,在具体办业务的时候还是可以选择在招行柜台直接开立证券账户。当时,开股东卡还要交钱,沪深两市每个股东卡要100元,共计200元。也不知道现在各位新股民开户还要不要收费?当时月薪税前7000元,花200元买两个资格还真是有点小肉疼。

证券账户卡记载我的开户日期是2005年3月3日。开户后,挤出2万块进入了股市。现在回首看看20年前,那个懵懵懂懂揣着2万块进入股市的青年,估计我自己当时都没想到自己可以在股市赚到比工作一辈子工资还多的钱。入市买入的第一只股票就是招商银行。招行一直陪我走过了998历史大底,股权分置改革。但是,很遗憾我刚入市的认知也是韭菜一个,招行的财报就会看个净利润增速,唯一知道的就是不要买市盈率过高的股票。所以,我买入招行的成本在4元左右,在招行港股上市后涨到8元的时候卖了。结果,招行2006-2007年的大牛市基本跟我没关系。

2008年,监管新规要求所有银证合作要重新签订第三方存管,证券账户要去证券公司补开相关合作协议。所以,我和招券的合作是从2008年1月开始的。我现在还保留着所有相关的开户文件,如下图2所示:

图2

从2005年入市到2008年十月股市见1664大底,我总计投入本金40万,1664时共亏损10万,市值只有30万。应该说我入市的时间点没啥问题,正是熊市末期,而且在6000点附近我是清仓了,只不过后面4000点又进去了。即便是如此由于经验缺乏,而且在入市初期本金不足,后续持续现金流加仓造成在第一牛熊轮回中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25%的资本金。

虽然第一次交了学费,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反而告诉周围的同学朋友在2008年底大力购买股票和房子等资产。事后证明我是对的。2009年我在股市迎来第一个大丰收,靠着08年底加大力度抄底,2009年当年收益率120%,股票市值达到120万。这是我得股票市值第一次突破百万。

之后的4年也是我投资生涯最痛苦的4年,招行阴跌4年,我就不停将家里的现金流拿来补仓。同时,也开始登录雪球,慢慢学习银行的基本面和报表分析。2012年,由于连续几年股市亏钱,老婆将她自己的工资卡从我这里收走了,并且要我承担家里开支的大头。这样我可用于补仓的现金流大幅减少。正好当时股市开启了融资融券业务,我就赶紧去先开了个融资融券账号,时间大概是2012年7月。当时开户后并没有马上使用融资,而是在默默观察,一直到2014年。

2014年是我入市的第十年,也是我投资之路转势的年份。知道2014年10月银行板块启动前我在股市基本是没挣钱,累计投入本金120万左右。2014年开始陆续使用融资并在10月份打到满融状态。也许是该到转运的时候了,2014年最后两个月银行板块整体爆发,虽然招行不是最靓的仔,但是由于我是满融加了一倍的筹码,所以这一年是我投资历史上的大奇迹之年,第一次单年盈利超过100万。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十年,虽然收益率不高,但是总体上没亏钱,最后几个月还捞到一票。当然,比挣钱更重要的是我的股市经验丰富了,自己的投资体系开始逐步建立,已经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这些物质条件和知识条件为我在股市的第二个十年奠定了基础。

0 阅读:5
价投谷子

价投谷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