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常见病因概括为滞、虚、瘀3种,气滞是胃痛发病的早期和常见病因。胃痛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久病入络,即可形成瘀血,是胃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关键所在,常用《时方歌括》丹参饮加减治疗效果很好。
【处方组成】丹参、檀香、砂仁。
【主症】胃痛长期反复发作,病人年龄较大,胃痛与胸相连,疼痛夜间发作明显,痛如针刺,固定不移,舌质暗。
【处方分析】方中主药丹参,味苦,性微寒,能活瘀血、生新血,为血中之气药。现代药理研究:丹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使局部瘀血减轻,改善微循环状况。檀香,苦、温,调中宣滞,行气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理气药能调节胃肠运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砂仁,辛温,化湿行气,温中健脾,为醒脾胃之良药。据方测证,丹参饮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气滞血瘀型胃痛。临床该方用于病程较长或年龄较长的气滞血瘀型胃痛可以取得可靠、稳定的疗效。临证用木香代替檀香,既能行肠胃滞气,又能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加减法】胃痛以胀痛为主,伴两胁及后背疼痛不适、反酸口苦、喜太息、脉弦数等,证属肝郁气滞血瘀,常合用四逆散;胃脘胀闷而痛,伴不思饮食、素喜饮酒等,舌苔厚腻,脉滑,证属湿滞血瘀,合用平胃散或二陈汤;胃痛得温则减,遇寒或饥饿时痛甚,证属气虚血瘀,合用归芪建中汤;胃脘伴灼热感,易饥不食,舌红少苔或无苔,证属阴虚气滞血瘀,改用自创治胃三合汤(丹参、檀香、砂仁、百合、乌药、川楝子、延胡索)。瘀血明显、疼痛较甚者,加五灵脂、蒲黄;胃痛伴嘈杂、胃脘灼热者,加蒲公英、栀子或黄连;胃痛伴胸背痛、大便干者,加瓜蒌、薤白;大便稀者,加续断、延胡索。
【验案】 张某,56岁。2004年10月9日初诊。主诉:胃脘疼痛3个月余,加重3日。病人诉3个月前因家事不顺,引发胃脘疼痛,服中药凋治。3日前因饮食不慎致胃脘疼痛加重,每于临晨四五点钟疼痛较明显,伴胃脘堵闷不舒、灼热感,起床活动后可减轻。口干,鼻热,大便偏稀,每日2~3次,舌质淡暗、苔薄黄。
诊断为胃痛气滞血瘀型。
治宜理气活血止痛。药用:丹参,木香(后下),砂仁(后下),柴胡,枳壳,白芍,延胡索,陈皮,黄连,黄芩,炙甘草。服药期间胃痛偶作,现仍有胃脘灼热感,大便次数同前。药用:丹参,木香(后下)6g,砂仁(后下),百合,乌药,蒲公英,延胡索,茯苓,党参,炙甘草。服5剂后胃痛未作,清晨起又腹泻1次。继服上方5剂后,胃痛已愈,偶有腹泻。予成药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善后。随访半年胃痛未作。
【按语】此案为气滞、血瘀、郁热相兼为病,故用丹参饮加延胡索活血化瘀,四逆散疏肝理气,加黄连、黄芩清解郁热。服药后郁热稍清而脾虚暂现,故先加用健脾益气之品,最后纯用健脾药物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