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药子公司违规十倍以上价格调价麻醉药

风险雷达 2025-03-25 22:40:47

据界面新闻报道,上海医药的下属公司上海信谊收到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因上海信谊伙同河南润弘、成都汇信合谋抬升药物价格,三家公司合计被罚超2亿元人民币。

被调查的产品名为新斯的明(全称为“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它是麻醉手术的常用药之一。

据米内网数据,2023年,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超过了10亿元,这意味着三家售出此药的公司在过去5、6年里获益不小。

行政处罚透露出来的十倍调价

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是医保甲类药品,上海信谊、河南润弘、成都汇信三家公司同时也是在损害医保基金的资金。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开的若干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可以看到涉案的具体细节。

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上海信谊与具有竞争关系的河南润弘、成都汇信在销售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过程中达成并实施了“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分割销售市场”的垄断协议,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患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在2020年1月,上海信谊的销售部门负责人指示下属电话联系河南润弘销售经理,告知其拟在山东市场以79.33元/支(规格2ml:1mg)的价格挂网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希望河南润弘、成都汇信共同涨价。

随后,河南润弘与成都汇信均表示同意共同涨价,并约定成都汇信报价35.8元/支(规格1ml:0.5mg),河南润弘报价36元/支(规格1ml:0.5mg)。

由于考虑到上海信谊79.33元/支(规格2ml:1mg)的价格超过河南润弘、成都汇信拟挂网价格(规格1ml:0.5mg)的两倍,上海信谊还在2020年1月17日召开了经营班子会议,讨论将产品的挂网价下调至71.5元/支(规格2ml:1mg)。

确切的来说在2020年以前,上海信谊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全国各省挂网价格为3.56-6.8元/支,河南润弘全国各省挂网价格为1.78-5.6 元/支,成都汇信全国各省挂网价格为1.68-3.68元/支。也就是,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的涨价程度在十倍以上。

三家药企利益分摊

成都汇信将自家的产品交给上海信谊独家代理,上海信谊负责将其销往民营医院。海信谊与河南润弘则在全国各省共用一家省级代理商,向公立医院销售注射液。

上海信谊、河南润弘、成都汇信三家公司仅在一年内对国内多个省份进行提价,这些因素导致在2020年4月以后,几块钱一支的甲硫酸新斯注射液变成几十块钱一支的药物,全民为此承担代价。

在2020年5月,上海信谊、河南润弘分别将海南挂网价格提高至71.5元/支、36元/支。2020年6月,上海信谊将上海医院议价调整至71.5元/支。2020年7月,上海信谊、河南润弘分别将陕西挂网价格提高至71.5元/支、36元/支。此后,2020年内,三家公司在江苏、福建对产品进行了比较离谱的提价。

根据《反垄断法》,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责令信谊联合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1.15亿元;对信谊联合处2023年销售额10%的罚款并减轻80%的罚款,减轻后,实际处罚款5033.58万元,以上罚没款合计1.66亿元。

关于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的最新动态是,2024年11月,该产品已经成为第十批集采品种。中标企业包括仙琚制药、亿帆生物制药等,上海信谊、河南润弘、成都汇信均没有出现。另在所有城市的中标价格中,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的单价均为几毛钱。

AI风险控制系统“RiskRaider风险雷达”,观察“上海信谊”的风控信息,体验AI如何进行风控,截图如下:

为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上海医药集团需要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例如进行定期的内控,并梳理出风险报告。

根据董事会公告,上海医药审议并通过了《2023年度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2023年度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显示公司建立了系统的内控和风险管理框架,定期评估潜在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

上海医药集团针对财务风险控制,制定了严格的对外担保计划(2024年总额约1930.5亿元)和银行授信额度管理(不超过100亿元),并通过金融衍生品业务对冲汇率风险(上限35.08亿元)。这些措施旨在分散财务风险并确保资金链稳定。

对子公司进行业务隔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述提到的风险危机上海医药集团,上海医药强调上海信谊为“独立运营”的子公司,其营收占集团比重不足1%,且处罚金额对集团整体影响有限(占营收0.06%、净利润4.4%)。

此前,上海医药通过收购上海和黄药业股权(持股比例从50%增至60%),进一步整合资源并加强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可能意在优化风险管控能力。

创新药的多元化规划有助于集团的长期战略布局,上海医药通过研发新药(如奥美拉唑碳酸氢钠干混悬剂)和参与创新药械多元支付机制,减少对传统仿制药的依赖,分散政策风险。同时,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和黄药业的产品线调整也体现了战略转型。

通过参与“全球宣介会”和推动外商独资医院落地上海,公司拓展国际合作,可能通过全球市场布局降低国内政策波动的影响。

0 阅读:2
风险雷达

风险雷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