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日本崛起

鹰哥爱写文 2024-07-04 02:40:41

​《简读日本史》作者:张宏杰

​在上一节,我们谈到了日本通过向中华文明学习,实现了从旧贵族时代向幕府时代的飞跃。接下来,我们就从最后一个幕府——江户幕府讲起,看看日本是怎样在历史的关键路口快速转向,通过明治维新全面而深刻地拥抱西方文明。

固化的江户时代

在上一节,我们提到了室町幕府时代的两位乱世枭雄,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他们和之后建立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一起,被称为日本的“战国三杰”。如果说两位前辈像秦始皇一样气势磅礴,那么德川家康则更像是朱元璋,低调而谨慎。

和朱元璋一样,德川家康也建立了一整套制度,束缚住社会各阶层的手脚,不让他们乱说乱动,从而把可能危及统治的所有风险都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江户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固化,而固化导致了稳定,在长达265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战争。

那么,具体来说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江户幕府设计的第一道制度绳索,是用来捆束天下大名的。幕府把日本土地的四分之一留给自己作直辖地,其它的则封给了270个大名。这些大名分为三类,一类是将军的亲戚,第二类是之前一起打天下的老哥们,他们都被安置在战略要地上。

第三类大名的关系则疏远得多,都是些在内战后期才与德川家站在一起的盟友,或者战败投降的敌人。他们通常被安置在偏远地带,并且和前两类大名的封地像插花一样交错在一起,目的就是加强自己人对“外人”的监视,以防其犯上作乱。

此外,江户幕府还制定了《武家诸法度》,不仅规定大名及手下的武士该如何治藩理政,也约束他们如何穿衣,如何坐轿,甚至要和什么样的人结婚。这些规定非常繁琐,只要大名和武士们稍有不谨就会触犯,进而被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另外,江户幕府还制定了“参觐交代”制度,要求各地大名每隔一年就要到江户谒见。这样不仅有利于幕府的控制,还能消耗各藩的财力,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如果某个大名比较富裕,将军还会让他承担大型土木工程,以此消耗掉他的钱财。

最后,江户幕府颁布“一国一城制”,要求一个大名只能保留一座城堡,并且经将军审批后才能翻新加固。1618年广岛城遭遇台风破损严重,藩主没等将军的批准文书到达就开始修缮,结果被予以重罚,没收了大部分的领地。

这是第一道制度绳索,江户幕府用它捆住了大名们的“造反”野心。幕府的第二道制度绳索是针对民众的,目的就是把天下万民的等级固化,打掉民众的造反野心。他们把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等,各等级不能改变固有的职业,也不能跨等级通婚。

其中士就是武士,可以担任官职,并有佩带刀剑的特权;但他们没有一寸土地,必须生活在主君所在的城市,靠微薄的俸禄养家糊口。更痛苦的是,武士的俸禄只能由长子继承,次子只能自谋出路,甚至成为四处漂泊、衣食无着的浪人。

武士之下的农民同样艰难。他们世世代代被束缚在同一块土地上,不能买卖土地,也不能迁徙,要缴纳的地租高达50%,还要承担各种繁重的杂税、劳役。农民之下是地位更低的工匠和商人,他们被统称为“贱民”,并且子子孙孙都不能改行从事他事业。

这是管束内政的两道制度绳索,紧接着江户幕府用最后一道制度绳索把日本和外部世界分隔开来。他们实施消极的闭关锁国政策,用死刑来威胁日本人不许随意跨越国门。此外他们还严厉禁止天主教的传播,毁掉教堂,逮捕甚至杀死教民。

通过这三条绳索,江户幕府成功地给日本套上了一层稳定、安全的外衣。但稳定、安全的代名词就是无趣,这样的日子自然也让人看不到希望和机会。整个社会如同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波澜。

黑船来航,睁眼看世界

尽管江户幕府通过这些绳索,把所有的内部危机都扼杀在了萌芽状态,但它没法束缚住外部力量的冲击。到了19世纪中叶,来自西方世界的力量风起云涌,不断冲击着这潭死水,最终激起了万丈波澜。而最早的那波冲击,就是黑船来航。

故事发生在1853年7月8日下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带着4艘黑色的铁甲军舰,缓缓驶入江户湾,并调转炮口对准了日本海岸,开启了随时战斗模式。

这些军舰的吨位都在千吨以上,而当时的日本人最多只见过百吨的运输船,吓得目瞪口呆。但出人意料的是,佩里并没有下令开炮,而是面带微笑地拿出了美国总统写给天皇的信件,连同各种新奇的礼物,托日方官员转交。

但在临别时佩里软中带硬地宣布,希望明年春季再来时,能听到天皇对信件的积极答复,否则他“将不对发生的结果负责”。在这封信里,美国人提出了三项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开放通商港口。

如果是在以前,幕府官员对这些要求肯定会不屑一顾;但这一次他们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十几年前爆发的鸦片战争,让他们知道了与西方国家开战的后果;而佩里带来的四艘黑船,也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了自己与西方的武力值差距。

走投无路之下,幕府只好打破规矩,向天皇及各地大名通报这一事件,听取他们的意见。这种“不耻下问”的态度让天皇小朝廷非常意外,因为数百年来,幕府将军一直凌驾于天皇之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参与天下大政的讨论。

这一事件对幕府将军的权威造成了沉重打击,而天皇的地位则陡然上升,隐隐成为另一个能够团结大家的核心。当时在位的是明治天皇的父亲孝明天皇,但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愤怒,愤怒于美国军舰来犯,伤害了日本国的尊严。

孝明天皇要求幕府立刻拒绝美国的要求,但幕府却犹豫再三,毕竟如果与美国开战,日本会大概率战败,这会让自己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所以尽管遭到了天皇的激烈反对,幕府还是屈服于美国的武力,签订通商条约,被动地打开了国门。

于是质优价廉的洋货涌入,对日本的传统产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也让大量的民众陷入了急剧的贫困,而那些下层武士的日子同样也变得更加艰难。于是两股政治潮流联合起来,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要奉天皇为共主,赶走西方侵略者。

但“攘夷”的狂热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当这些武士们和西方军队一交手,就意识到了对方远强于自己,所以他们马上180度大转弯,从“攘夷”变成了“师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从鼓吹“闭关锁国”变成了“打开国门”,向西方看齐。

尽管对西方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但这些武士们仍然坚定地反对幕府,理由变成了幕府开国门开得还不够。他们意识到,只有踢开老朽的幕府,另建一个更开明的新政府,主动向西方学习,才能让日本摆脱困境,一跃成为亚洲强国。

明治维新,快速转向

当年年底,浩浩荡荡的倒幕大军集结,在京都南郊与幕府势力展开决战。第二年幕府战败投降,这为“明治维新”运动开启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

公元1868年,日本改元明治,新天皇公布了《五条誓文》,宣布进行维新。新政府的核心是来自最早发起倒幕运动的改革派武士,他们大多出身中下级武士,年富力壮、雄心勃勃,与旧制度没什么利益瓜葛,能快速、全面地引进西方制度。

在政治改革方面,维新集团走出的第一步是“版籍奉还”,其中“版”指的是土地,“籍”指的是户籍,版籍奉还就是各地诸侯大名上表朝廷,把自己掌握的土地和人口还给国家,变为国家公有,这就把原来的封建制变成了大一统的集权制。

接下来的第二步是“废藩置县”,即由天皇宣布废除各藩,用“县”取而代之。此后各地区不再由大名进行统治,而是由中央任命县知事进行管理,同时各地的财政收入也直接收归中央,此时全国财政这才真正做到了一盘棋。

最后一步的政治改革就是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实行“四民平等”。自此之后平民可以骑马佩剑,也拥有了自己的姓氏,并且可以选择职业和自由迁徙。而武士则不必再佩带刀剑,也可以自由迁徙,或者变更自己的职业。

这是政治方面的改革,而在经济方面,日本通过两大举措实现了腾飞。第一个举措是以国家力量铺设电报线路,兴修铁路,开发煤矿和铜矿,成功建立了一大批以军事工业为主的国有企业,这为后来的产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维新政府的第二个经济举措就是国企民营化。从1880年开始,明治政府开始直接扶植私人资本,还将大部分国有企业以低廉的价格卖给给资本家,此外还大力投放贷款给民间企业和个人,目的就是推动竞争力更强的民营企业崛起。

因为政策对路,日本的工业发展速度惊人。从1866年到1873年,它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2.2%,尽管从1874年到1890年下降为12.1%,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仍然是遥遥领先。至此日本顺利地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成功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明治维新的成功,也给满清政府带来了极大的思想冲击。1898年,在年轻的光绪皇帝支持下,改良派也发起了类似的变法运动,但却在推进103天后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同文同种”的东亚国家,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能走向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张宏杰老师认为,这或许跟日本人崇尚实用主义、不被教条所束缚的国民性格有关。

我们前面讲大化改新时,曾讲到日本并没有全盘引进科举制,当时看这是改革的遗憾,但长远看并非坏事。尽管科举制能促进阶层流动,但统一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规则也会导致社会精英的头脑被格式化,价值观高度板结,牢不可破。

相比之下,日本的武士阶层虽然也读书,但大多是从实用主义出发,不会受到价值层面教条主义的束缚。以武家子弟使用的启蒙教科书《庭训往来》为例,其所收录的内容,绝大部分是衣食住行、职业、佛教信仰、武器、养生等方面的内容。

因为这种教育上的实用主义,日本人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并接纳强者的长处,且愿意学习。就像“黑船来航”,尽管一开始日本人也感觉到是一种民族屈辱,但很快他们就普遍持感激态度。他们为佩里树碑立传,感谢他让自己见识到了外边的新世界,也感谢他给了日本一个成功转向的机会。

那么,随着日本的快速崛起,他们的野心也急剧地膨胀了起来。

0 阅读:13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