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失业君小编 图丨诺奖委员会
在2024年10月14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名单正式公布。此次殊荣由三位学者共享: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教授与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教授,以及芝加哥大学的詹姆斯·罗宾逊(James A. Robinson)教授。他们因“对制度形成过程及其对繁荣影响的深入研究”而荣获此奖。阿西莫格鲁近年来一直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候选人,因此他此次获奖并未让人感到惊讶。值得一提的是,与他一同获奖的约翰逊和罗宾逊两位学者,都曾与他有过合作出书的经历。阿西莫格鲁与约翰逊联手撰写了《权力与进步:技术与繁荣的千年角逐》(Power and Progress: Our 1000-Year Struggle Over Technology and Prosperity)。
此外,阿西莫格鲁还与罗宾逊合作出版了三部作品,分别是《国家兴衰探源:权力、繁荣与贫穷之本》(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狭窄走廊:国家、社会与自由命运的交织》(The Narrow Corridor: State, Society, and the Fate of Liberty),以及《专制与民主的经济根源》(Economic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在人工智能时代,阿西莫格鲁与约翰逊两位知名教授提出了对AI的冷静而深刻见解,小编认为这体现了知识分子所应具备的真正良知。小编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认真阅读了这两位教授合著的书籍,其内容对人工智能领域提出了深刻的质疑与反思。这两位教授的笔触犀利,见解独到,让人深感敬佩。在此,小编要强调的是,尽管并不认识他们,但小编坚信他们是极具良知的经济学家。他们的研究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经济增长与繁荣并非主要依赖于科技进步,而是建立在健康的社会制度之上。
这本探讨法治公共政策的书籍揭示了一个令人忧虑的事实:技术的诞生实际上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书中不仅指出了这一问题,还提出了应对挑战的政策建议。我热切推荐出版社的同仁考虑获取这本书的版权,因为它可能尚未被出售。该书的英文原名为《Power and Progress: Our 1000-Year Struggle Over Technology and Prosperity》,主标题为“权力与进步”,副标题则是“技术与繁荣的千年角逐”。书中观点极具颠覆性,它提醒我们,科技发展虽然推动了世界进步,但历史上,科技进步往往被用来集中力量增进少数人的利益,从而加剧了马太效应,而社会大多数人的福祉则被忽视。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本书中为AI领域带来了冷静的思考,深入探讨了人类数千年发展历程中,技术如何成为权力争夺的利器。他们指出,在不同历史时期,技术不仅革新了经济生产模式,更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权力结构和运行逻辑。在社会权力结构方面,以工业革命为例,理论上讲,工业革命应使普通民众的生活愈发舒适。然而,资本家凭借对技术生产资源的掌控,导致工人阶级沦为被剥削的一方。这种权力的不平衡在数字时代依然延续,且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两位作者经过详尽的资料搜集,在书中讲述了几则令人深受触动的故事。以欧洲中世纪农业技术的进步为例,当时铁犁等先进农具的使用显著提升了粮食产量。按常理,这些工具应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教会和封建领主利用这些技术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农民若想购买这些工具,必须依赖教会或封建领主,导致财富和权力进一步向这些统治者集中。因此,尽管农业技术有所进步,农民的处境并未因此改善,反而更多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这些工具的出现,只是重新分配了权力,使教会得以利用农业创造的财富建造宏伟的大教堂,并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教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18至19世纪的工业革命期间,机械化生产的引入本应使工人受益匪浅,资本家也能因此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并获得更多商品。然而,在工业革命初期,众多工人的收入并未随之增长,反而有许多工人的工资还出现了下滑。这一时期,资本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而工人则面临着低工资、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无法得到有效救治的生活困境。作者指出,尽管技术进步推动了经济增长,但工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能享受到应有的福祉。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机器的分配权,这些机器归属于资本家企业主。因此,尽管经济水平有所提升,但真正获益的只是极少数人,工人阶级并未能享受到与经济进步相匹配的生活增长。在现代社会,尽管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取得了显著发展,但两位充满良知的教授却对此表达了深刻担忧。他们指出,大数据和AI技术确实为科技巨头带来了巨额财富,然而,普通劳动者却面临着被取代和失业的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旦这些劳动者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他们将很难再找回原有的工作,这一过程往往是不可逆的。这不仅加剧了收入不平等,还进一步扩大了失业问题,使得这些劳动者在未来面临更加迷茫和不确定的前景。这本书也聚焦了中国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预见了中国的贫富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不过,小编无需多言,因为书中已经提供了诸多应对策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位教授不仅指出了问题所在,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尽管书中对硅谷的大厂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但在提出批评之后,他们也给出了五个具体的解决方案。首先,他们建议各国政府加大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资:确保更多人有机会学习新技术。这不仅为普通人提供了希望和动力,也是让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消除人们对该技术恐惧的第一步。第二,他们提议对高科技巨头征收更高的税收:特别是指出了如Airbnb、英伟达、OpenAI等多家利用技术获取巨额利润的公司。通过增加这些公司的税负,政府可以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如提供免费的教育、医疗以及社会福利等。这种方式旨在将富人通过技术赚取的部分财富重新分配给社会上更需要帮助的人群,实现财富的再分配,而这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第三项建议是,政府应对所有高科技公司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以防止少数大公司形成市场垄断,特别是像OpenAI这样的企业。通过政府政策推动反垄断法的执行,限制科技巨头过度控制市场和用户数据,从而确保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避免被迫依赖某一家公司的服务。第四,他们强调要确保公众在技术发展的决策过程中拥有发言权:这一点让我深感共鸣。他们认为,技术决策不应仅由少数精英阶层掌控,而应让公众劳动者和普通民众也有机会参与技术政策的制定。只有这样,技术才能真正服务于更多人的利益,而不是仅仅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最后,他们提出了推动公平的财富分配:他们指出,历史上每当技术革新发生时,虽然整个世界会向前发展,但往往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因此,他们强调,后续的政策必须跟上,让富人缴纳更多的税,以保障底层人民的基本生活。他们主张通过合理的社会政策,如提高最低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来确保技术进步带来的财富能够更多地分配给普通劳动者,而不是仅仅集中在少数精英阶层或资本家手中。阅读完这本书后,小编深受触动。我们常常赞美AI的卓越与美好,但这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却授予了两位对AI、对人工智能时代持冷静批判态度的教授。这在小编看来,正是知识分子良知的真正体现。衷心希望国内能尽快引进这本书,并尽可能保留其原始风貌,让更多人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