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2100字。
在豪强和俗人眼中,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在圣人和穷人眼中,他是救苦救难的佛。
他管尽人间不平事,抱打人间不平冤,生就杀人放火眼,长就菩萨罗汉心。
不管对方是谁,他总是迎难而上,从不退缩。
只要认定朋友,一定是帮人到底,从不中途而弃。
他被很多人认为是《水浒传》中第一人物。他就是位列梁山座次第十三位,天孤星,花和尚鲁达鲁智深。
李卓吾点评他道:“(鲁智深)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
金圣叹点评他道:“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不及武松处。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若武松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处。”
注:本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百回本《水浒传》为准。

图1 天孤星鲁智深
一、鲁智深的出场、落幕和人生偈语《水浒传》前一小部分是英雄单独立传,后边大部分是英雄聚义梁山之后的集体行动。
书中单独立传的只有史进、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武松六人。其他都是群体行为。
这六人中,最闪亮的就是鲁智深、林冲和武松三人。
鲁达第一次出场:
“只见一个大汉,大踏步竟入走进茶坊里来。史进看他时,是个军官模样,怎生结束,但见:
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这个时候的鲁达完全是一副军官打扮,高大威猛的西北大汉形象跃然纸上。
在五台山当和尚之后,鲁达变成鲁智深:
“过往人看了,果然是个莽和尚。但见:
皂直裰背穿双袖,青圆绦斜绾双头。鞘内戒刀,藏春冰三尺;肩头禅杖,横铁蟒一条。鹭鹚腿紧系脚絣,蜘蛛肚牢拴衣钵。嘴缝边攒千条断头铁线,胸脯上露一带盖胆寒毛。生成食肉餐鱼脸,不是看经念佛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鲁智深出家之后的形象描述,反而比当军官的时候凶恶的多。
也许是这个时候,鲁智深完全褪掉了世俗的伪装。
而鲁智深去世,也是书中最特别的:
“(鲁智深)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了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
也许鲁智深是《水浒传》中所有英雄结局最好的,得了佛教所说的“正果”。
比起郁郁而终的武松、林冲等人要好得多,更不用提那些惨死在战场,再后来惨死在大宋阴毒诡计的那些人。
鲁智深的一生,有过四次偈语,其中一次是自己圆寂之时(也是顿悟之时)写下的:
第一次,鲁智深被迫离开五台山,五台山智真长老给鲁智深的偈语: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第二次,是后来鲁智深陪着宋江再上五台山,智真长老给鲁智深的偈语。
“长老说罢,唤过智深近前道:‘吾弟子此去,与汝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与汝四句偈,去收取终身受用。’偈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第三次,是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塔圆寂之时,自己写下的偈语。
“比及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颂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第四次,也是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塔圆寂之时,径山大惠禅师为他写下的偈语。
“那径山大惠禅师手执火把,直来龛子前,指着鲁智深,道几句法语,是:
‘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看了四次偈语,我们也确切的知道,鲁智深得了佛门的“正果”,变成了神通广大的佛。

图2 鲁智深坐化六和塔
二、至情至性,有勇有谋林冲在很多大事上选择了隐忍,甚至天生豪迈不受羁绊的武松,有时候也会选择暂忍一时。
只有鲁智深,从来没有“忍让”这么一说,从来都是迎难而上,当然有时候也会审时度势,采取策略。
在《水浒传》中,不难发现,很多英雄都是粗鲁的。
但是,同样是粗鲁,鲁智深是鲁莽,李逵是发蛮,史进是年少急躁,刘唐是性子急,阮小二是有苦说不出,只有武松是英雄不受羁绊。
鲁智深虽然鲁莽,他的鲁莽是因为他至情至性,同时,他也是有勇有谋。
鲁智深只是见了金氏父女一面,就抱打不平,拳打镇关西,为金氏父女出气,谁知道却一不留心,三拳打死了郑屠户。他现场指着郑屠的尸体说他诈死,为自己的逃脱争取了时间。
到了大相国寺,鲁智深恩威并用,用巧计制服了那些大相国寺菜园中多年没柰何的无赖泼皮,并且那些无赖泼皮还走了正道,和鲁智深成了好友。
野猪林中,鲁智深早看透了高衙内等人的诡计,知道他们一定要在野猪林害死林冲,就埋伏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并且一直送到沧州城外七十里,方才辞别林冲,返回东京。
二龙山,鲁智深是一寨之主,能够让武松和杨志等人心甘情愿辅助。
征战方腊,鲁智深参悟了智真长老的偈语,识破方腊之计,生擒方腊。
张恨水点评道:“鲁师兄者,喝酒吃狗肉且拿刀动杖者也,然彼只是要做便做,并不曾留一点渣滓。世之高僧不喝酒、不吃狗肉、不拿刀动杖矣,问彼心中果无一点渣滓乎?恐不能指天日以明之也。则吾毋宁舍高僧而取鲁师兄矣 。”
曲家源点评道:“鲁智深不仅是《水浒传》中的绝顶人物,而且在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形象画廊中也属绝顶人物之列。”

图3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是魔,那是因为除魔就是行善,在那些恶人眼中,鲁智深是比他们更凶恶的“魔”。
鲁智深是佛,那是因为他凶恶的外表下是一颗善良的心,在世人眼中,鲁智深就是拯救他们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