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新政协,有人说梅兰芳当委员不够格,毛主席反驳:谁说不够格

博学的白云朵 2024-11-09 19:16:55

49年新政协,有人说梅兰芳当委员不够格,毛主席反驳:谁说不够格

1949年7月的一个炎热午后,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内,新政协筹备会议正在进行。毛主席正翻阅着一份文学艺术界政协委员候选人名单,突然眉头微皱,将名单放在桌上。"这份名单中,为什么没有梅兰芳同志?"他环视四周问道。会场一时寂静。一位负责人小心翼翼地解释说,有些人认为梅兰芳只是一名京剧演员,不够资格当选政协委员。毛主席闻言,目光如炬。这位伟大的领袖对京剧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对梅兰芳的艺术造诣和人品也早有耳闻。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毛主席为什么会如此坚定地支持梅兰芳?他与这位京剧大师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渊源?这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一、毛主席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1927年,在湘赣边界的农村,一场简陋的湘戏正在上演。毛主席和战士们围坐在一起,专注地观看着。这是他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中难得的文艺享受。从那时起,戏曲艺术就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到了延安时期,毛主席的警卫员李银桥经常看到,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主席最爱做的事就是听一段京剧。在窑洞里,一台老式的手摇留声机,播放着程砚秋、荀慧生等名家的唱片,成了他工作之余的精神慰藉。

1947年,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期间,毛主席仍保持着这个习惯。一位美国记者访问延安后惊讶地发现,这位领导人对京剧的理解之深,足以称得上一位"京剧鉴赏家"。但毛主席总是谦虚地说:"我对戏曲只是个外行,只会听,不会唱。"

然而,在与文艺工作者的交谈中,毛主席对京剧的渊博知识总是让人惊叹。他不仅熟知各个剧目的来龙去脉,更能说出不同流派的特点。他曾与梅兰芳的弟子言谈,详细讨论"四功五法"的表演要领;在观看《贵妃醉酒》时,还能指出唱腔中"垫字"的运用特点。

1948年冬天,在西柏坡的一个雪夜,毛主席听完一段《四郎探母》的唱片后,与身边的工作人员探讨起了京剧的民族特色。他说:"京剧是我国独特的艺术瑰宝,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比如这个《四郎探母》,唱的是忠孝两难全的故事,但更深层次反映的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

在解放战争最紧张的时期,毛主席仍然关心着京剧艺术的发展。当他得知一些京剧艺术家因战乱而生活困难时,立即指示相关部门予以关照。他说:"艺术家们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善待他们。"

1949年初,在准备进京的前夕,毛主席特意让人收集了北平各大剧院的演出信息。当得知梅兰芳即将在长安大戏院演出时,他显得格外高兴,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是咱们的国粹,新中国更要把它传承下去。"

二、初识梅兰芳:从仰慕到相知

1949年3月25日,北平长安大戏院张灯结彩。这天,为欢迎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剧院特别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演出。演出的压轴戏是梅兰芳与刘连荣合演的《霸王别姬》。

当天下午三点,剧院后台已是一派忙碌。梅兰芳早早来到,亲自检查场景布置、乐器调试。这是他第一次在新中国的领导人面前演出,一切都要力求完美。舞台两侧,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传统的京剧布景也都精心布置妥当。

傍晚时分,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相继抵达剧院。他们被安排在正厅的前排就座。据在场的工作人员回忆,当天毛主席特意提前半小时到达,为的是能更好地体会整场演出的氛围。

演出开始前,乐队更换了全新的乐器。京胡师傅试音时那独特的韵律,让整个剧场笼罩在一种庄重的气氛中。随着锣鼓声响起,《霸王别姬》拉开帷幕。

虞姬一出场,全场肃静。梅兰芳的扮相精致,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当他唱到"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时,整个剧场仿佛被带回到了楚汉相争的历史场景。毛主席全神贯注地观看,时而微微点头。

演到项羽和虞姬诀别的情节,梅兰芳的表演达到高潮。"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这段唱词,让毛主席若有所思。他转头对身边的警卫员说:"不要学西楚霸王,我们都不要学。"

演出临近结束时,警卫员考虑到散场时人多拥挤,建议毛主席提前离场。但毛主席摇头说:"提前走不合适,对演员和观众都是不尊重的。"于是一直坐到谢幕结束。

这次演出给毛主席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月后,他专门打电话给还在上海的陈毅,托他邀请梅兰芳北上参加即将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陈毅很快找到梅兰芳,转达了邀请。梅兰芳欣然应允。

1949年7月,在文代会期间,毛主席终于有机会与梅兰芳面对面交谈。会见时,两人相谈甚欢。毛主席特别提到了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爱国表现。当得知日军曾以高薪利诱梅兰芳演出被拒绝后,毛主席对梅兰芳的敬意更深。

这次见面,奠定了两人日后长期交往的基础。毛主席不仅欣赏梅兰芳的艺术造诣,更看重他的民族气节。而梅兰芳也被毛主席对京剧艺术的深刻理解所折服。从此,两人之间建立起了超越单纯艺术欣赏的深厚情谊。

三、知遇之恩:超越时代的伯乐与知音

1949年9月,中国戏曲研究院正式成立。在开院仪式上,毛主席亲笔题写了"发扬民族艺术,繁荣戏曲事业"。这天,他特意让人请来了梅兰芳,与他详细讨论了戏曲研究院的未来发展方向。

1950年春节前夕,北京城飘起了鹅毛大雪。毛主席派人送来一件羊绒大衣,让梅兰芳在寒冬演出时保暖。这件事在京剧界传为佳话。送衣服的工作人员回忆,毛主席特意叮嘱:"梅先生年纪大了,演戏又耗费体力,一定要注意保暖。"

1951年夏天,梅兰芳排演新戏《红灯记》时遇到困难。有人对改编传统剧目提出质疑,一度影响了排练进度。毛主席得知后,立即指示文化部门:"要支持艺术家的创新尝试,只要不违背艺术规律,都应该给予鼓励。"在他的支持下,《红灯记》得以顺利上演。

1952年初,梅兰芳的住所年久失修,屋顶漏雨。毛主席听说后,立即安排相关部门为梅兰芳修缮房屋。他对工作人员说:"艺术家的生活条件要保障好,让他们能安心创作。"修缮工程很快完成,梅兰芳感动地说:"主席对我们艺术工作者真是无微不至。"

1953年,梅兰芳收到一份特殊的邀请。毛主席请他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贵妃醉酒》。演出结束后,毛主席与他深入交流了京剧艺术的传承问题。他说:"京剧是国粹,要让年轻一代都能欣赏到真正的艺术。"

1954年春,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首次登台演出。毛主席特意派人送去贺信,鼓励这位年轻的京剧继承人要"继承传统,勇于创新"。这让梅兰芳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培养接班人的决心。

1955年,一些人对梅兰芳的"花旦"表演提出质疑,认为不符合"新时代精神"。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艺术有其自身规律,传统戏曲的程式美是几百年积淀的结晶,不能轻易否定。"

每逢重大节日,毛主席都会邀请梅兰芳到中南海演出。有一次演出前,梅兰芳略感不适。毛主席得知后立即表示:"身体要紧,演出可以改期。"并派医生为他检查。这种关怀,让梅兰芳深受感动。

1956年,梅兰芳为培养青年演员开办了培训班。毛主席得知后非常支持,批示有关部门要在经费和场地上给予保障。他说:"培养人才是大事,要为戏曲艺术的传承打好基础。"多年后,这个培训班培养出了多位优秀的京剧演员。

这些点点滴滴的关怀与支持,远远超出了单纯的领导与艺术家的关系。毛主席对梅兰芳的赏识和爱护,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艺术家的尊重。而梅兰芳也用自己的艺术成就和对事业的执着,回报了这份知遇之恩。

四、政协委员:艺术家的新身份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场内,梅兰芳端坐在文艺界代表的席位上。这一天,他正式成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委员。

在政协会议期间,梅兰芳积极参与各项议程。9月23日的分组讨论会上,他提出了关于保护传统戏曲艺术的建议。当天下午,周恩来总理专门就这个问题与他交换了意见。周总理说:"传统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一定要重视保护和传承。"

1950年2月,第一次政协常委会议召开。会上讨论文化建设问题时,梅兰芳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提案。他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成立戏曲学校,系统培养年轻演员。这个提案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很快就付诸实施。

1951年春,政协文教组召开专题座谈会。梅兰芳作为戏曲界代表,介绍了京剧艺术的现状和发展困境。他特别提到了一些老艺人生活困难的问题。会后,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改善了戏曲工作者的待遇。

1952年,政协组织委员们到天津视察。梅兰芳在参观平剧院时发现,不少剧团缺乏必要的演出设备。回京后,他立即向政协常委会提出建议,要求加强对地方剧团的扶持。这个建议很快得到采纳,文化部专门拨款改善了各地剧团的设备条件。

1953年底,梅兰芳参加了一次特殊的政协调研活动。他带队走访了北京城多个街道,了解群众对戏曲演出的需求。调研报告完成后,他向政协提出了"送戏下乡"的建议,这成为后来文化下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4年,在一次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有人提议取消传统戏曲中的部分程式。梅兰芳当场表态反对,他说:"艺术传承要有选择地改革,不能全盘否定。"他的观点得到毛主席的支持,传统程式得以保留。

1955年夏天,政协举办了一次文艺界交流会。梅兰芳在会上分享了自己多年的舞台经验,并现场示范了几个经典唱段的表演技巧。这次交流会对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6年初,梅兰芳向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强戏曲艺术保护的建议》。这份建议书详细阐述了戏曲艺术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政协采纳了他的建议,促成了全国性的戏曲保护工作会议的召开。

作为政协委员,梅兰芳不仅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力量。他通过政协这个平台,为戏曲艺术的发展争取了更多的支持和关注。这个新的身份,让这位艺术家在新中国的舞台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五、艺术传承:一代宗师的坚守与奉献

1957年春,北京戏曲学校正式成立。开学典礼上,梅兰芳受邀担任学校的艺术顾问。他在致辞中说:"培养新人是戏曲艺术永续发展的根本。"随后,他拿出珍藏多年的戏曲手稿,无偿捐赠给学校作为教材。

同年夏天,梅兰芳开始在戏曲学校亲自授课。每周两次,风雨无阻。他采用"传帮带"的方式,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表演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课堂上,他常常反复示范同一个动作几十遍,直到学生完全掌握要领。

1958年,梅兰芳创办了"梅剧团青年演员训练班"。他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从基本功到唱腔,从身段到表情,都有详细的教学大纲。每天清晨,他都会带领学员们练习基本功。寒冬腊月,他依然坚持在露天场地指导学员站桩练功。

1959年初,梅兰芳开始整理自己的艺术经验。他每天工作到深夜,将几十年来的舞台心得一一记录下来。这些笔记后来被整理成《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成为戏曲艺术的重要教材。同时,他还组织人员录制了大量的音像资料,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学习素材。

1960年,梅兰芳特别关注戏曲音乐的传承问题。他邀请多位老艺人到戏曲学校,录制传统曲牌。为了保证录音效果,他常常一遍遍地反复核对。这些珍贵的音频资料,后来成为戏曲教学的重要参考。

1961年,梅兰芳发现一些年轻演员过分追求花哨的表演,忽视了戏曲的传统精髓。他专门召开座谈会,强调"戏曲艺术要扎根传统,但不能食古不化"。这次座谈会对纠正当时戏曲界的一些偏差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2年春节期间,梅兰芳组织了一次特殊的展演活动。他让自己的学生们登台演出,自己则坐在台下认真观看,详细记录每个人的表演优缺点。演出结束后,他逐一与学生交流,指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1963年,梅兰芳开始系统整理京剧传统剧目。他召集多位老艺人,记录下许多濒临失传的折子戏。他说:"这些剧目是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我们有责任把它们保存下来。"这项工作持续了几个月,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戏曲文献。

1964年,梅兰芳的身体已经明显不如从前,但他仍坚持每周到戏曲学校讲课。有时候声音嘶哑,他就用手势和身体动作来示范。即使在生病期间,他也坚持批改学生的作业,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

1965年初,梅兰芳完成了最后一批学生的培养工作。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了京剧界的骨干力量,他们不仅传承了梅派艺术,更将这份艺术精神传递给了更多的后来人。

0 阅读:7

博学的白云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