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他带“重礼”投奔红军,征战16年仅升半级,大授衔愁坏罗荣桓

小淇阅览过去 2025-03-28 12:12:52
前言:

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时候,一个曾经从国民党投诚过来的年轻将领被授予了开国少将的军衔。

对于此结果,罗荣桓元帅却替此人打抱不平,觉得只授予少将军衔有些低了。

那么,这个开国少将到底是谁?罗帅又为什么要替他说话呢?

不爱财的国军排长

1929年底,负责留守井冈山,牵制国民党军队的彭老总喊来了部队的后勤负责人,让他赶紧筹集2000块大洋。

那时红军的处境非常困难,不但枪支弹药很缺,钱财也是捉襟见肘,短时间内想要凑齐2000块大洋,并不是件容易得事情。

但面对说一不二的彭老总,后勤负责人也没有办法,只能咬牙含泪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凑够钱的彭老总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然后他命令警卫员把大洋送到了一个投诚的国民党机枪排长那里。

之所以要给这个叫叶长庚的投诚排长送钱,是因为红军队伍有明确规定:投诚的人携带一挺重机枪奖励250大洋,携带步枪奖励80大洋。

甚至每一个投诚的士兵也有50大洋的奖赏。

作为国军重机枪排的排长,叶长庚这次不但把自己手中的2挺重机枪,8支步枪带了过来,22个兄弟也一个不落全都跟着他加入了红军。

按照这么算下来,红军方面还真的要给他奖励足足2000大洋。

在彭总的眼中,这些宝贵的武强装备和训练有素的人员,别说是2000大洋了,就算是10000大洋也物超所值。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叶长庚很干脆的就拒绝了这一大笔奖赏,义正言辞的说自己是来干革命的,不是来享受的。

这让彭老总非常感动,当即就任命叶长庚为机枪连一排代理排长,两挺重机枪也分了一挺给他们。

其实,这并不是叶长庚第一次给红军送武器装备了。

早在一年前他随国民党驻守景德镇时,就和共产党人的关系很不错,没有少给方志敏部偷偷的送长枪和子弹。

正是因为非常认同红军的革命理念,所以,穷苦人家出生,26岁就当上国军排长的他才会弃暗投明。

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罗荣桓得知此事后,高兴的说叶长庚送的这一份“重礼”非常关键,会给接下来的战斗带来很大的帮助。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时红军队伍枪支非常紧缺,重武器基本上没有,能够突然多两挺重机枪,打仗的时候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非常明显的。

快速成长的模范党员

叶长庚到了红军这边表现的非常亮眼,第二年七月份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到了长征时期,他已经是红八军二十二师师长,还监管着六军团后勤工作。

两万五千多里的艰苦行程中,叶长庚不但把自己麾下的战士们都顺利的带到了陕北,一路上还尽最大的可能帮助其他掉队的战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晋察冀地区成为了八路军和日寇争夺的主要战场。

为了更好的打击敌人,1937年11月7日,八路军115师一部和冀中、冀东地区民间抗日武装组成了晋察冀军区。

军区成立后,聂帅担任司令员兼政委,唐延杰为参谋长。

一开始,晋察冀军区只有四个军分区,其中第四军分区的司令员是周建屏。

周建屏也是个老红军,打仗非常的厉害,只可惜早年受过很严重的枪伤,1938年就因为旧伤复发不幸病逝。

他的牺牲让第四军分区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最后聂帅拍板,让叶长庚以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身份顶了上去。

面对困难重重的局面,叶长庚没有任何退缩,亲自带着17名干部,在第四军分区负责的9个县里面展开了工作。

在他的努力下,第四军分区发展了好几个可靠的根据地,这不但让部队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加,还有效的打击了小鬼子的气焰。

叶长庚所做的一切努力聂帅都看在眼中,所以,这一年年底的时候,叶长庚被军分区党委授予“模范党员”的称号。

因为是机枪班出身,所以,叶长庚在布置防守伏击阵地的时候非常有一手,经常配合兄弟部队伏击日寇。

1939年9月,陈庄战役爆发,叶长庚带着第四军分区的战士们积极的参战,配合独立第1旅第2团在马沟里地区消灭了日伪军数百人。

之后的百团大战,叶长庚所部表现的也很不俗,还受到了副总指挥彭帅的电令嘉奖。

解放战争爆发后,叶长庚被派往东北,担任黑龙江军区司令员。

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土匪横行,那段时间大大小小的土匪势力更是多不胜数。

这些土匪的存在大大影响了东北的稳定,让生活在黑土地上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叶长庚早就了解到了这一问题,因此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组织部队开始剿匪。

不到的一年的时间里,叶长庚就指挥部队消灭了三万多的土匪武装。

这给黑龙江地区之后的全面解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叶长庚被调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五兵团第50军,担任第一副军长,继续在西南地区和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军战斗。

辗转了大半个中国,1949年6月,叶长庚终于稳定了下来,在刚刚成立的武汉军区担任后勤部运输部副部长一职。

革命眼看胜利在望,站在长江边上,回想起20年前投诚红军的一幕,叶长庚恍如隔世。

为难的开国元帅

在战争年代的时候,叶长庚由于打仗总是冲在最前面,多次受伤,错过了很多立功的机会。

因此,相较于别的带兵将领,他升迁的速度非常慢。

要知道,在1932年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江西军区独立十二师师长,但一直到1948年东北解放,他才被晋升为50军的副军长。

也就是说这十六年里面,叶长庚仅仅只升了半级。

这让熟悉叶长庚过往的战友们都很为他抱不平,就连罗帅也觉得有些为难。

反倒是叶长庚自己看的很淡,用他的话说,他本来就是个农家的穷小子,参加革命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

对他来说,能够活着看到新中国的成立,他就已经非常满足了,叶长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52年,49岁的他被调到了江西军区,担任副司令员的职务。

当时已经有消息传出,说中央军委要对将领们酬功授衔,很多人都开始走老首长的路子,希望自己的军衔可以更高一些。

叶长庚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但他没有丝毫的动作,依然全心全意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贡献着。

叶长庚不知道的是,授予他何种军衔还真把罗帅给难住了。

按照叶长庚的资历和早年对革命的帮助来说,他至少应该被授予开国中将的军衔。

但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多次负伤休养,叶长庚错过了不少大战,所立下的功劳并不多。

基于此,甚至有人表示,给叶长庚授予大校的军衔也没有问题,罗帅知道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最终他权衡利弊,还是决定把叶长庚的军衔安排成少将。

这样既没有违背中央军委授衔的规定,也没有太薄待叶长庚。

叶长庚在知道了罗帅的纠结和为难后,大气的表示只要能继续为人民服务,授予任何军衔他都会很满意。

他的这话让罗帅高兴的同时又非常感慨,说这才是“模范党员”应该有的胸襟和气度。

结语:

在老一辈革命先驱的眼中,功名利禄和个人的荣辱都是不值一提的。

只要能够让革命成功,只有能够让新中国成立,他们甚至愿意背负曲解和骂名,不惜奉献自己年轻的生命。

叶长庚和他们一样,也是非常纯粹的共产党员,所以,他不在乎自己被授予什么样的军衔。

从他拒绝彭帅的2000块大洋开始,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一定要把革命干成功。

这是超脱世俗的高风亮节,更是一个无产阶级战士最质朴的品德和坚持。

参考资料:

开国少将.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9-05-19]

叶长庚:从脚夫到将军.今日桐庐 [引用日期2019-07-21]

0 阅读:0
小淇阅览过去

小淇阅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