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电脑上搜索“万达”,搜索结果排在首位的是它。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万达,大连的万达,王健林的万达,在全国拥有200多座万达广场的万达。
大连万达曾经的业务除了房地产,还有文旅、投资、体育、影视等,多元化业务,集团化运作,所以公司全名叫大连万达集团。
但要是在电脑上搜索“万达集团”,得到的第一个搜索结果却又是另外一个它。
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听过的万达,山东的万达,没有万达广场的万达。
这家山东的万达虽然鲜为人知,但口气一点都不小,官网上使用的宣传语是:中国的万达,世界的万达,而网络百科里,使用的简称也是“中国万达集团”。
不过,山东万达也并非徒有虚名,也是有实力的,业务不仅有地产,还涵盖了石化、橡胶、热电、电缆、贸易、金融等,比大连万达更集团。
而在营收规模上,也要多得多,2023年突破了1300亿,比大连万达多了800亿,排在中国民企500强第68位。
其实,山东万达相比大连万达最大的优势是年龄,老板尚吉永今年才56岁,比王健林整整年轻了14岁,正是当打之年。
两家万达从创立开始就有几个巧合,前身都诞生于1988年,也都同在1992年把公司更名为万达,只不过,山东万达在商标注册上抢先了一步。
1978年,我国原油产量突破了1亿吨,已经算是世界石油生产大国之一了,不过,这之后原油的产量就跟不上,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了。
主要原因也很直接,改革开放了,大家对大锅饭那套有怀疑了,勘探以及开采石油的动力也就不足了,于是,石油工业部参照土地包干到户的模式,想出了原油产量包干的政策。
先由石油工业部向国家承接包干产量,然后超出的产量部分,石油工业部可以自行按照国际市场价出售,赚得的差价归自己。
石油工业部又和下面的油田签订产量包干合同,油田超出的产量部分出售的价差进行二八分成,油田拿八,石油工业部拿二。
油田超产赚到的资金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勘探、开采投入,也可以用于提高员工收入,这就极大地提升了油田的主观能动性。
要提升开采量,就得增加原油井的数量,但建设原油井是需要人的,而油田是国企,不可能因为临时建井就招人,于是,原油井施工建设外包就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
山东万达的前身,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1988年,山东东营垦利县胜坨镇的一群农民组建了一家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安装公司,主要就对胜利油田做劳务输出。
农民兄弟特别吃苦耐劳,啥脏活累活都肯干,还干得又快又好,很快就成为了胜利油田最信赖的合作公司。
也就是在这一年,20的岁尚吉永进入了这家安装公司当会计。
做劳务输出只是敲门砖,转到第一桶金之后,这家安装公司开始介入实体工业,从1990年就开始办起了电磁线厂、机械加工厂、钢窗厂等。
然后1992年,万达这个名字正式出现在公司的名称里,东营市万达实业公司成立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开始的公司名字里有“东营”这个地名前缀,可见当时的野心是非常小的,但后续的发展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公司名字也就一改再改。
1994年,更名东营市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更名山东万达机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更名为“中国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注册了“中国万达”的字号。
从实业公司到集团公司,从东营万达到山东万达,再到中国万达,短短几年时间里,战略目标就从立足本县变成了着眼全球。
1997年,我国互联网才刚起步,尚吉永已经注册了“中国万达”和“中国万达集团”的域名,可见很多经营理念是比较领先的。
这一步领先可值不少钱,据媒体报道,王健林曾愿意出资10亿买下“中国万达”这个字号,但是被拒绝了,才只能叫大连万达。
不过,“中国万达”这个称谓也没能使用多久,这种国字头往往被误认为是央企,2000年,就把“中国”二字去掉了,注册了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这一年,尚吉永升任万达控股总经理,并已经是第二大股东,然后2005年,原第一大股东巴洪斌把自己的股权转让给了尚吉永及一众管理层,尚吉永就成为了实控人。
而尚吉永接手万达控股后,发展进一步提速。
2008年投资了年产1500万条的半钢胎,2013年投资了年产500万吨的石化项目,2015年又拿到了440万吨进口原油使用资质。
就这样,一步一步成为了如今多元的万达集团。
别看什么都有,其实,都是同一条产业链上的一体化业务,按照万达控股自己的官网的说法:
“从印尼原油开采、港口码头,到石油炼化、高端浆态床加氢、化工及后续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新材料、橡胶生产,再到轮胎制造的产业格局”。
尚吉永曾经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永远创业,永不守业,近日,万达控股豪掷5亿买下了一家上市“壳”公司,看起来,一轮围绕资本的新创业又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