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兵变:隋炀帝之死非因游山玩水,只是关陇统治集团的集体叛变

小瑀说史吧 2025-03-19 15:56:46
江都兵变,隋炀帝杨广临死前的困惑

618年三月十一日,江都(扬州),天蒙蒙亮时,大隋帝国皇帝杨广被虎贲郎将司马德戡、直阁裴虔通以及骁果军(中央禁军)数名将士押送至大殿。

左屯卫大将军宇文化及历数其罪过,隋末以来天下的疾苦、百姓的苦难通通都是杨广造成的。

杨广回答:

“我确实对不起老百姓,可你们这些人,荣华富贵都到了头,为什么还这样?”

杨广确实很实在,国家走到今天这一步确实是我的错,可是要杀我的应该是那些失去土地和亲人的农民起义军,是李密、窦建德那些人。

而你们这些禁军都是跟我十几年的亲信,荣华富贵、官爵名利样样不落!实在搞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杀我?

对于杨广的困惑,宇文化及等人没有给出正面回答,只能拿起天下都怨恨杨广作为借口。

同时他们还始终强调骁果军将士都是关中人,自巡游江都已有两年,思乡心切、思家心切。

宇文化及这些话实在是经不住推敲,首先,骁果军和随行江都的官员都是杨广的心腹重臣,是既得利益者,巡游江都时,各地农民起义已经炸开了锅,那个时候怎么不为天下百姓请命?

其次,虽说思乡心切,但也不能成为谋反弑君的理由,而且在君主专制和君权神授的封建社会,谋逆不光是诛九族的大罪,还要被社会舆论唾弃。

如此看来,骁果军叛乱就并非宇文化及说的那么简单了,具体还要从隋炀帝继位到巡游江都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说起。

隋炀帝巡游江都表面是游山玩水,其实想保留大隋火种

604年杨广继位。杨广是一个幸运的皇帝,他的父亲隋文帝杨坚给他留下了一个丰厚的家底。

隋朝经过二十年开皇之治,户籍人口从近400万户增加至890万户,国库仓储非常殷实,百姓生活安宁,社会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景象。

杨广历来对秦皇汉武的千秋伟业心驰神往,帝国的强盛激起了他无限的野心。史载:

“隋炀帝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

杨广继位后十几年里,做了很多开天辟地的大事,先后兴建东都洛阳、浚修京杭大运河,军事上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

这些举措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受益良多,但却严重透支了国力。

兴建洛阳征发民力二百余万,开凿大运河征发民夫三百多万,三征高句丽阵亡将士三十余万,消耗民力数百万。

除此之外,杨广开疆拓土、东征西讨、修建宫殿,每月征发民力二百万。

无休止的兵役徭役负担以及各种横征暴敛不仅挥霍了开皇之治的所有家底,而且几乎把百姓逼上绝境,上千万民力死亡的有十分之四五。

由于百姓被征发徭役以及大量死亡,全国大量耕地荒芜,谷价踊贵,史称:

“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广大人民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

总而言之,大隋帝国在杨广的折腾下几乎彻底崩盘,极限的压迫引发激烈的社会阶级斗争。

611年,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首揭义旗,随后农民起义呈燎原之势,很快燃遍大江南北。

但杨广对农民起义丝毫不在意,秉持“刑乱国用重典”的理念,予以疯狂扑杀。

612年,杨广动用一百三十万大军征讨高句丽,负责押运督办粮草的杨玄感发动叛乱并攻打东都洛阳。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曾是杨坚父子两朝宰相,杨素还曾帮助杨广参与夺嫡之争。而杨玄感看出隋朝气数已尽,遂产生取代之心。

杨玄感起义标志隋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并引发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各地官僚地主乘机起兵,隋朝再次陷入动荡。

虽然杨玄感起义被镇压,但李密和他的瓦岗军强势崛起,成为中原最强大的武装割据势力。

与杨玄感背景类似,李密同样出身高门世家,他的曾祖父李弼曾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官至北周太师、魏国公。

如果说杨玄感起兵只是杨氏宗室内部矛盾,那么李密造反则代表杨广赖以统治的基石——关陇集团开始松动。

关陇集团,最早发源于北魏北部(今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六个军镇,由鲜卑军事贵族和汉人豪强组成。

西魏末年,六镇首领、权臣宇文泰以六镇军政首领为核心,设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的府兵制。

这些府兵首领整合关陇地区的汉人豪族力量,彼此之间胡汉杂糅,军政合一,互相通婚。

从西魏到北周,再到隋、唐,四代帝国都出自这个集团,是继魏晋门阀士族之后,中国社会最顶级的社会阶层。

隋朝的始祖,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十二大将军之一,杨坚消灭鲜卑旧贵叛乱,诛杀北周宗室,建立隋朝,关陇集团可谓功不可没。

而李密身为八柱国后裔,亦是关陇集团重要成员,其公开反隋带来极大社会影响。

随着各地起义风起云涌,隋王朝所控制的地区只有东都洛阳等北方零星孤城,以及江都等东南一隅之地,杨氏天下出现不可逆转的土崩瓦解之势。

杨广虽然好大喜功,但对局势把握的很清楚,眼下隋朝政府在北方已经彻底坍塌,想及时止损只能效仿晋朝南渡偏安,方可保大隋基业。

616年,杨广不顾大臣反对,大驾幸江都,一来是基于隋朝失去对北方的控制,二来是江都一带是其传统势力范围。

杨广早年曾指挥隋朝平定南朝陈的统一战争,后长期镇守东南,故杨广迁江都即是保住江南半壁江山。

当时杨广带去江都的核心武装力量就是以籍贯为关中构成的骁果军。可以说,骁果军就是以血缘和地域为纽带的关陇集团代表,也是杨广最信任的亲军。

当然故土难离的心情谁都理解,杨广想维持对骁果军的控制,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

一方面赏赐大量财宝美女,以安其心,让他们在江都成家扎根,另一方面对一些逃跑的将士坚决处死。

这样一来,杨广算是浑浑噩噩的安全度过一年。但在617年,杨广和他的骁果军坐不住了。

这一年,太原留守李渊正式起兵反隋。相比于李密,李渊的来头更大。

其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其母亲是杨坚妻子独孤伽罗的亲姐姐,李渊比杨广大三岁,也就是说,李渊是杨广的表哥。

更要命的是李渊直接在关中造反,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李渊造反给天下的信号就是关陇集团与杨广彻底切割,甚至抛弃了杨广。

虽然关中与江都相隔千里之遥,但李渊的手段比李密更致命。

躺在温柔乡的骁果军将士如梦初醒,原来被天下抛弃的只有坐在龙椅上,看似高高在上的皇帝。自己抛弃妻子纯粹是白白的牺牲。

况且从形势上看,杨广已是孤家寡人,彻底凉凉了,跟着众矢之的的杨皇帝,倒不如回到李留守身边,届时跟着李渊推翻隋朝,自己就是再造中华的从龙之臣。

于是骁果军将士开始商量西逃,与其说是想念家乡,倒不如说是政治站队。

李渊起义发出的政治信号,杨广也很明白,除了继续撒钱以减缓颓势,还在宫中设百余间房舍,间间铺陈华丽,天天酒杯不离口,日夜常醉。

对于当下的一切,杨广彻底绝望了,他为了帝国的兴旺明明做到极致,但却遭到所有人的背叛。

关陇集团的倒戈让他意识到自己败局已定,干脆今朝有酒今朝醉。但是酒醉也有醒的时刻。

江都兵变:杨广梦碎江南烟雨

杨广可以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但是江都的骁果军将士却是惶惶不可终日。眼下他们的家属都在关中,而且大部分都跟随李渊造反。

对于家族成员反叛这件事上,杨广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一个字:杀!

先前已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骁果军的关中子弟们非常担心。

统领骁果军的是虎贲郎将司马德戡,他害怕坐以待毙,遂与平时要好的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商量对策,决定共同西逃。

不过人少势薄,一旦被抓住就会被处斩,风险太大,于是秘密召集更多的人联络。

最终笼络内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牛方裕、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勋侍杨士览等人都参与进来。

这些人主要来自关中,涵盖了从秘书、侍卫统领、城门统领、印玺近侍甚至御医,他们都是杨广身边的近臣心腹,此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回关中。

由于所有人的想法不谋而合,西逃也就成了公开的秘密,以至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商议,毫无顾忌。

不过这件事需要有一个领头的,最终司马德戡等人推举右屯卫将军许公宇文化及为首领。

宇文化及出自北魏六镇之一的代郡武川,与李氏、杨氏同镇,是隋朝大将宇文述之子,亦是北周宇文宗室后裔。

论个人背景,与李渊、李密等人并列,不过宇文化及性格怯懦,能力低下,是出了名的纨绔公子。

司马等人选择宇文化及除了看重其资历,也是因为其人便于控制。此后司马德戡又利用职务之便,向骁果军内部散布杨广欲毒杀骁果军将士,与南方人合作的谣言。

因形势逼人,骁果军无不惊恐,互相转告,江都局势岌岌可危。

618年三月十日,司马德戡召集全体骁果军将士,宣布反叛计划,由于整个骁果军已达成返回关中共识,整个反叛的过程非常顺利。

裴虔通将所有城门、宫门全部打开,司马德戡领兵冲入,杨广知事情有变,却不知何人所为,也不知是整个骁果军叛变,只能逃出宫殿,藏在永巷。

三月十一日清晨,裴虔通和元礼在宫女的指引下找到杨广。

杨广怎么也不相信这些从他还是太子时便跟随左右的亲信会一个个背叛他。但现在无论如何,杨广是必死无疑了。

最后的关头,杨广依然抬举着天子的威仪,他希望以毒酒的方式体面的死去,但却被无情否决。

杨广无奈,只能解下身上的白色丝带,套在脖子上,任由叛军将自己勒死。

至此杨广连同他的大隋帝国,在关陇集团背叛和农民起义的夹击中彻底被埋葬在历史的尘埃。

3 阅读:1325

评论列表

Sam

Sam

11
2025-03-21 00:22

换个uc网友去接杨坚的班都比杨广强,哪怕整天吃喝玩乐纯挂机都不至于这么快搞亡了

傻子呆子混子 回复 03-29 07:51
所以古代明君难当,最后都是昏君当道

用户65xxx88 回复 04-01 08:29
有点智商着,别把无脑电视剧当成真实历史

峰峻

峰峻

3
2025-03-24 17:40

你拿别人一家老小的命游山玩水,保存实力,杨广不死谁死

用户93xxx89

用户93xxx89

3
2025-03-29 22:50

首先,杨不是一个杨,其次秦隋都亡于强,再次看可以看《黜龙》这本小说或者高月有本小说应该叫天下吧。改革,不改会死,改不好死更快,治国如烹小鲜

碎叶

碎叶

1
2025-04-01 00:37

杨广想怎么搞都没事 最不该的就是根基不稳了还上科举

小瑀说史吧

小瑀说史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