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银行越来越少,市场化VS道德风险?

匀枫商业 2024-06-24 19:43:47

我国最顶峰时有着近8000家银行,到底应不应该?有专家说,这是银行业市场化过程的必然结果,发挥各自优势,鼓励银行业良性竞争和发展。但是也有银行说,现在经营管理层的道德风险比较高,小银行很快沦为某些不良用心者的工具,那么谁对呢?

事实给出了答案,陕西秦农农商行将与蓝田农商银行和周至农商银行合并,新疆8家农商行合并,民生银行恒丰银行并购旗下多家村镇银行,东莞农商行并购多家小农商行,当然最近最受关注的就是辽宁农商行并购30余家小农商行、村镇银行。其中被并购的多数都是农商行、城商行和村镇银行。银行牌照如此稀缺,金融又是如此容易赚钱,为何最终被并购了呢?

其实这些小银行早都该被合并了!我国的银行业,大中小型规模都有,理想状态是可以充分市场错位竞争,但最终的展现结果是,管理水平越来越低下,亏损面越来越大,爆发出来的大案要案越来越多。与其这样,还不如早早的合并,加强管控,最少还可以防范一些金融风险的出现。

其实我国的银行业管理,业经历过3个阶段,那就是由放到收(1949年之后合并最终只有一家人民银行)、由收到放(1978年之后出现了4大行),最终百花齐放(股份制银行等等,尤其是进入到新世界,各类银行都出现了),然后再进行缩小管控的过程。

百花齐放的过程特别有意思,在在2010年之后,随着金融市场化,银行业大发展。我国的银行数量急剧扩大,从国有6大行、13家股份银行,省级城商行和农商行,互联网银行和民营银行,市级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以及规模最小的村镇银行。这么多种类的银行,如果真的依靠各自的竞争优势好好经营,那也能实现监管的目标,但是结果呢?

但是我们大部分银行的管理层的诞生,并不是现代企业制度选出来的,而是委任制下诞生的,是非市场化的产物。最终造就了这些管理层水平高低不一,而且他们也只是向上负责,而不是对银行业务负责,更谈不上对于储户负责。

最终的极端结果是,造就了我们听到的那些瞠目结舌的银行大案,例如中原某省村镇银行管理层勾结大股东,绕过银行正规的存款系统吸收存款。又例如葫芦岛银行的行长董事长,刚上任一个月就勾结大股东,伪造资管计划套出26亿分赃进行挥霍。要知道这些小银行可是净资产不多的,这样的违法大案一旦发生就有可能不让银行资不抵债。

本来国家设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是鼓励错位竞争。但是现在看来效果不大,基本上还是同质化的竞争。这是也可以被理解的,在强监管底下创新非常难,而且创新之后很快就被抄袭。最终也就是在存款方面比谁的利率高,在贷款方面比谁的利率少,比谁的风控更宽松。产生的结果那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市场化的良性竞争局面没有形成,反而引发了更加恶劣的经营局面。

现在利率下行化的当下,小银行的经营更加的难,利润得到更加的少,而且不良资产率还容易上升。那么将那些没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小银行合并,就是一个最明智的监管选择。最起码的效果就是各家银行不用建设系统,不用重复投入基础建设,可以节省运营成本。

吸收合并之后可以优化网点, 有效挖掘人工潜能,提高人力产出。当然最最关键的是提升管理水平,防范大案要案的发生,防范金融风险出现,防范经管理人员道德风险的出现。现在能理解小银行为何越来越少吗?他们自身经营也很难,出风险的概率越来越大,这时候吸收合并,防范在经济不稳定的时候出现更大的风险,是一个最正确的选择。



0 阅读:2

匀枫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