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数十个品牌,导致像我这种汽车从业者都已经开始不认识车标啦!最早从耳熟能详的“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到后来跨界入局的小米、鸿蒙智行,再到名字充满个性的哪吒、极氪、仰望、方程豹、启源,这场“造车大战”既热闹又残酷。一个问题浮出水面:这么多品牌,究竟谁能活下来?

三大阵营割据 ,从图中列出的品牌来看,市场已形成三大势力:传统车企转型派,如红旗、吉利(极氪、银河)、比亚迪(腾势、方程豹),凭借技术积累和供应链优势稳扎稳打;互联网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等已站稳脚跟,而小米、华为等科技巨头则试图用智能化“弯道超车”; 边缘玩家,如拜腾、恒驰、哪吒等,或因资金断裂、量产困难逐渐“消失”。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赛道看似门槛低,实则暗藏杀机。电池续航、智能驾驶成为核心战场,缺乏研发能力的品牌将迅速掉队,二是资本跟不上也将面临掉队; 。
行业预测显示,5年内中国新能源市场将完成洗牌,最终存活的品牌可能不足10家。这场“大乱斗”中,唯有技术、资金、用户口碑兼备的玩家,才能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