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也搞起了拒绝中间商赚差价的行为,允许个人拿地建房卖房。
4月26日,浙江丽水拟出让微小宅地,个人可以独立或联合建房,建成后个人可办理产权证并且可以出售,
就和咱们从开发商手中买的商品房一样。说白了就是地方把之前整块出让的国有土地,拆分成多个小地块,让个人买地建房,个人即开发商,
比如,浙江丽水出让的这宗地块,原本占地16亩,愣是给拆分成六宗小地块,进行出让,每亩的起拍价大概在200万~300万元,
很明显这种操作无疑增加了卖地的繁杂流程,因为原本可以一次性出让的宅地,愣是操作成六次,
但也很无奈,因为房地产下行,新房卖不出去,开发商不愿意下场拿地了,然而地方又非常依赖土地财政,所以把大地块拆分成小地块,这样个人也有能力买得起,说白了就是化整为零,降低土地买卖门槛。
这真的是为了土地财政,什么办法都能想出来,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147亿元,同比下降6.7%,
这个降幅看似不大,但要知道他的基数比较低,去年的卖地收入只有5.8万亿左右,而2021年的卖地收入可是8.7万亿左右,
所以土地收入已是连年下降,地方财政压力是相当的大
并且2024年的卖地模式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调整,很多城市已经把压箱底的地块都拿出来拍卖了,但是整体卖地收入还是在下降。
特别是一些三四线城市更难,因为现在开发商拿地意愿本身就低,并且拿地方向也从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转移,
三四线城市宅地成交已经连续三年下降,并且2023年成交建面同比下降的三四线城市占比已经达到七成,
而2023年三四线城市总体的宅地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同比降幅也分别达到25%和19%,
所以三四线城市的财政压力是毋庸置疑的。浙江丽水搞出这样类似拼多多模式的拿地方式也就不奇怪了。
直接使购房者从买房变成了买地,地方剔除开发商中间赚差价,这种模式虽然没有直接对标开发商卖地,来的金额大,速度快,但是面对财政压力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能卖出去总比不卖强,蚊子腿再小它也是肉。
并且浙江丽水出让的这宗地块,还是低容积率地块,容积率都在1.0以下,这肯定是奔着洋房别墅走的,
特别是去年自然资源部已经取消远郊住宅容积率1.0的限制,
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看,三四线城市搞这样的拼多多模式卖地,还是有一定市场空间的。
因为我们的卖地历程其实就是先买主城区,然后是辐射开发新区域,最后才是郊区,
所以现在郊区库存压力非常大,这个时候还按部就班的指望开发商大面积拿地肯定不现实,
与其这样不如把土地拆分开,鼓励民间资本入场,并且这些小资本相对来说也没有债务杠杆压力,项目也可以持续推进下去,所以还是有一定市场空间的,
但是这个空间主要还是针对于郊区和三四线城市,因为现在一二线城市主城区的好地块开发商还是在争抢的,地方也没有必要拆分来卖。民间小资本他也争夺不过开发商。
当然话又说过来,如果这种模式推广量较大的话,其实对于三四线城市洋房别墅冲击非常大,相当于市场引入了一批低成本的搅局者,
但这都是长期的事情了,因为现在地方城市已经处在一个困难的关卡,能解燃眉之急就已经不错了。
做梦还没醒呢
狂不了多久了
广东中山市20年前就这样干了,不是新鲜事,但建出来的房子不好卖,2020年后停止该政策了
为什么不让农民分享房产红利呢?应该盘活农村宅基地,让农民房子值钱,容易交易。这样想去城里的农民才有钱去,想回农村的有钱人也可以回。让市场自动调节农村和城镇人口
这么搞法那些买了高层的你让他们的房子卖给谁,还是自持一直到房屋倒塌无力重建然后地又收归政府
早这样干,房价不会炒成现在这样高,也不会出这么多烂尾楼。
200至300万一亩地,牛B有几个老百姓买的起?
这样很好,我都想买
为建成出售点赞[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这样很好
房地产的雷将越炸越响
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