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面舰队(CSF)
1937年8月13日,日本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寻衅滋事,随即引发淞沪会战。伴随战局的发展,日军持续增派兵力,至10月组建中国方面舰队,此乃日本海军首个方面舰队。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部于11月进驻上海,初辖第3、第4舰队,1939年相继整编为第1、2、3遣华舰队与海南警备府。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该方面舰队下属多为岸上部队,其舰艇有1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2艘海防舰、13艘炮舰等。日本战败投降时,该方面舰队官兵6万余人,仅有1000吨以下舰艇20余艘。
历任司令:长谷川清、及川古志郎(1938.4)、岛田繁太郎(1940.5)、古贺峰一(1941.9)、吉田善吾(1942.11)、近藤信竹(1943.12)、福田良三(1945.5)。
西南方面舰队(GKF)
1942年4月,联合舰队编组西南方面舰队(以第2南遣舰队兼任达一年之久),该方面舰队驻守荷属东印度,统辖印度洋、马来、荷属东印度以及菲律宾地区的舰艇与岸上部队。1944年7 月,为筹备菲律宾决战,西南方面舰队司令部自爪哇泗水迁移至马尼拉。在吕宋岛作战期间,海军与陆军意见相悖,执意防守马尼拉市区,失败后撤退至内陆的土坎山区。
历任舰队司令为高桥伊望、高须四郎(1942.9)、三川军一(1944.6)、大川内传七(1944.11)。1944年3月31日,联合舰队司令古贺峰一离世,高须四郎受命指挥联合舰队,直至5月3日丰田副武上任。
东南方面舰队(NTF)
在所罗门方向作战接连遭受挫败之后,日军大本营最终决定舍弃瓜达卡纳尔岛,鏖战将近一年的主力舰队逐步撤离。大本营于1942年12月组建东南方面舰队,用以统辖当地的海军部队,实则以第11航空舰队司令部充任,其司令部驻于拉包尔,司令为草鹿任一。
东北方面舰队(HTF)
1943年8月,在美军反攻阿图岛前夕,于北海道千岁组建东北方面舰队,直属大本营,负责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库页岛海域的作战事宜,以第12航空舰队司令部兼任,司令为户冢道太郎、后藤英次(1944.9)。阿留申群岛作战中日军失利后,北方海域暂且趋于平静。1944年4月改隶联合舰队,10月其所辖的第5舰队南下至菲律宾海域作战,而后即编入西南方面舰队,东北方面舰队遂于1944年12月撤销。
中太平洋方面舰队(TYF)
为组织“绝对国防圈”中部作战,该方面舰队于1944年3月组建而成,驻于塞班岛,南云忠一担任司令。其指挥着马里亚纳群岛、小原群岛、帕劳群岛、特鲁克群岛的所有海军部队以及陆军第 31军。4月2日,西南方面舰队司令高须四郎临时指挥联合舰队,同日,联合舰队下令除主队(第 1战队)、东南、西南方面舰队外,各部队由中太平洋方面舰队指挥,南云忠一拥有大半个联合舰队的指挥权达一个月之久,10日即发布关于马里亚纳作战第1机动部队(机动部队、游击部队)的编成命令。美军攻势凶猛,6月发起塞班岛登陆战,中太平洋方面舰队仅能够顾及本岛的防御。7 月 9 日,塞班岛守军被全部歼灭,中太平洋方面舰队司令部覆灭,进而撤销番号。
第10方面舰队(10HF)
1945年1月,美军即将攻占马尼拉,西南方面舰队已退入山区,难以履行职能。2月,于新加坡另行设立第10方面舰队,以第13航空舰队司令部与第1南遣舰队司令部兼任,司令为福留繁,指挥着除菲律宾群岛以外原属西南方面舰队的海军部队。
没有兵力明细,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