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波动剧烈,联想集团为何持续跑赢大盘?

夸克点评 2022-02-26 08:28:04

文/王如晨

本月18日以来,香港恒指可谓惨淡。24日更因全球战争因素而剧烈波动,跌逾3%。

BAT、美团、京东、小米、B站等科技股均遭重挫。今日略有修复,整体仍忐忑不安。若以2020年年末为基点计,上述公司早已创下惨烈纪录。

联想集团(0992.HK)前日高开,最终仅跌1.48%。今日涨近2%,表现稳健。若以上述基点计,它反而是截至此刻少数几家真正跑赢大盘的科技蓝筹。

联想并非市值炸子鸡,这种反差背后反映了什么呢?仅仅因为此前多年市值长期处于低位吗?

就以近期视角来看吧。两个因素值得参考:

其一,2021/22财年Q3财报再创纪录。

其二,重新纳入恒指,巨大的背书效应。

先看财报基本表现。

Q3,联想营收历史性突破200亿美元,同比增16%至1287亿人民币;净利41亿,同比提升62%,亦创历史新高。同事,全线业务增长,3S战略驱动下的结构性转变与增长动能转换,已到一个节点:ISG获利,SSG创收显着。

你可能觉得,财报有被动一面。整体营收同比、三大业务环比增幅有所回落。

夸克当然注意到这点。半月前的2月7日,Canalys年度报告显示,2021Q4全球个人电脑(含平板)出货同比降7%。同期,联想出货量、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不过同比增速降6%。Canalys给出的原因是,全球消费市场、教育市场有一定饱和。

但和缓回落并未改变联想全线业务稳定增长基本面,更未改变全球市占与行业地位。看戴尔、惠普,PC业务更被动;三星笔记本近乎拉胯;苹果相对强劲。两年来炒作的华为、小米,疫期笔记本与平板有一定声量,但放在整个市场尤其全球,可忽略不计。

联想当然不可能一直狂飙。事实上,最近几季,每次跟联想朋友沟通时,他们都坦陈,更崇尚一个增长稳健、收益合理、结构转换持续有效的局面。这更符合价值投资取向。

但股价实在反映更多。面向未来,此刻,可能更多落在PC主业之外。尤其ISG、SSG两大单元。

前者上季已实现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后首度盈利。营收123亿,同比增19%。运营利润过亿,看似尚小,盈利信号更关键。要知道,过去多年,这块一直是较重的失血点。盈利标志着,联想服务器、数据中心、智能基础设施已到规模化与边际效益递增周期。作为3S战略核心支撑(智能基础架构),它将为智能物联网、行业智能形成支撑,而后两者也会进一步摊薄ISG成本。

联想这块已迎来机遇期:数字经济已经确立,最大的催化与第一波受益处,率先指向智慧基础设施。中国不仅在疫情初期发出“新基建”指引,在“十四五”规划乃至最新的区域协同发展的“东数西算”战略中,更是释放了巨大空间。

但未来真正的生态服务,更多落在SSG。它是3S战略中匹配行业智能的单元。在杨元庆的描述中,智能基础架构、智能物联更像“建筑材料”,大厦真正落成,在于行业智能。

2021年上半年,当联想强化组织升级、设立SSG时,投资人表达较多乐观。它不仅标志着为3S战略落地奠定组织、人才、技术、机制基础,更是清晰地向资本市场传递了投资价值。

过往几季,SSG同样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快速提升。上季,营收同比增25%达95.8亿,运营利润21亿,大增44%。百亿规模于联想整个营收大盘占比虽不到8%,放在行业,已成规模化体量,且将持续优化联想毛利结构。

SSG、ISG的增长里,还有不易觉察的视角:有利于联想全球重心平衡。多年来,联想海外营收占比较高,利润又有倒挂。随着SSG、ISG尤其SSG演进,必会重新激活本地增长动能。两大单元当然更有利于淡化所谓PC概念。未来,需要更多站在数字经济维度,参照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化、数字基础设施、新IT服务等指标,重估联想。上季ISG、SSG的表现已是关键信号。

联想接连跑赢大盘与诸多同业,也有恒指的认同与背书,联想的投资价值确实在释放。

前不久,恒指已重新将其重新纳入。随后股价大涨。

这一动向值得放在整个产业仔细审视。因为,它预示着一种产业价值的回归。

补几段恒指与联想的姻缘就明白。

2000年,联想就与恒指结缘了。彼时背景是,PC业务增长迅猛,1999Q4联想本土市占已达27%。随后一年,联想股价大涨,一度摸高79元,遂被恒指纳入。

但6年后它被剔除了。与新概念、规模化、多元化、全球化扩张有关。

2000年,中国市占第一后,为强化增长,同时迎合互联网概念,联想落实多元化战略。当年4月力推FM365。不过,行业泡沫甚重,2002年黯然离场。同期,戴尔、惠普们利用联想被动冲刺中国。联想一度失去第一。为防主业继续被蚕食,联想2004年一面变革营销,整合供应链,一面借资本扩张规模与全球化,操作收购IBM PC,2004年底完成。

至2005年底,本土重回第一,并成为全球第三大PC企业。但随后遭遇重组整合挑战,波折较多。2005~2006财年,联想巨亏,港股变仙股。同期,代工巨头富士康挂牌香港成炸子鸡,股价疯狂,不久替代联想被纳入恒指。

2013年,联想二进恒指。主要得益于金融危机后联想PC与手机全球双线奋进。2012Q3,Gartner数据显示,联想PC市占15.7%,全球第一。智能机亦成当年增长最快品牌,2012年6月国内市占14%,仅次于三星。2013年联想并摩托。2012~2013,股价狂飙,遂取代中国铝业再入恒指。

5年后,联想二次被剔除。这背景相对复杂。这是一段移动互联网浪潮。联想PC与手机双线作战,当年两者模式、运营缺乏融合、协同。收购摩托后,全球手机销量虽有地位,但在第一大市场中国缺乏声量。2016年,联想智能机出货同比降22%,亏损。随后短暂调整成效较弱。自2013至2018年,联想股价蒸发近60%,跌回2012年价位。2018年5月,二被剔出恒指。

恒指更多以股价与市值为指标。2000~2018年,联想两进两出,背后对应着两大产业浪潮:一是PC业互联网浪潮,二是移动互联网浪潮。

那个周期,两大领域的基础设施、产业链、供应链、商业模式缺乏融合与协同。莫说联想,即便双线都有声量的苹果,亦从未获过双料冠军。那周期没有一家真正将两大品类完全打通、均获规模效应并统一商业模式的平台。联想与苹果分别代表了两大领域的高点。同期惠普、戴尔、宏碁移动业务更是一个“惨”。小米、华为开始布局笔记本,但只在本地有一定声量,放眼整体,可以忽略。

联想重心未曾脱离PC业,这既为它创下全球冠军口碑,也累积了许多包袱。PC业重规模、重运营、重资产,而毛率较薄,PC规模决定了转型周期联想的负重与压力。这也是创新者的窘境。

两进又两出恒指,当然也有行业认知偏差与资本市场价值背离。

同期,联想核心主业全球地位、全球供应链能力持续强化。但移动浪潮狂飙突进,裹挟资本市场更重。它几乎左右了无数投资人的意志,估值指标几乎都是用户与流水。联想偏重实体经济尤其制造业,尽管主业富有全球冠军口碑,仍遭到漠视。一些人口中,PC业甚至成了所谓“夕阳产业”。

认知迷雾与资本裹挟低估了联想之于全球科技业的价值。这充满了深深的遗憾,也为行业发展埋下后续不堪。

但行业终归在演进。没有谁能阻止趋势的强力意志。

2018年9月,被剔出恒指后4个月,联想在雁栖湖举办了年度techworld,杨元庆首度阐释了智能化变革,也即第四次工业革命。后者承继30多年积累,尤其2016以来基于移动、物联网、基础设施及行业服务的密集探索、创新,对外发出了重新定位与战略重塑的信号。

2019年初,杨元庆将其定义为3S战略,即智能物联网、智能基础架构、行业智能。随后系列组织与业务升级,匹配战略落地。到2019年Tech World ,围绕能力要素与业务架构,杨进一步将3S解构为“端、边、云、网、智”,为智能化变革打开了更为可行的路径,步入加速期。

但那一刻,联想的战略、增长、结构转换动向还无法获得价值重估。

不过,行业变迁的时刻已经来临。

此前狂飙突进的移动浪潮,早已面临人口红利、流量红利弱化考验。整个行业开始全面聚焦供给侧变革。

这一幕价值释放,原本可能还没这么快。但人类社会的变革,通常以一场危机或悲剧场景加速来临。

疫情就是一个复杂的隐喻。联想最初承受了巨大的供应链压力。但很快,它的行业价值凸显。

因为,当重心从消费互联网转向行业互联网时,首要的变革载体在于生产力工具的升级。PC业突然重新置身于镁光灯下。围绕供应链与产能的争夺如火如荼。杨元庆当时强调PC业也是战略资源时,一帮人还以为他在王婆卖瓜。

2020年年初,疫情加深之际,联想率先在行业提出“智慧基建”。一个月后,当局公布“新基建”。两者高度契合。而2019年杨元庆提出的“端、边、云、网、智”架构,则成了疫情以来多家平台讲述的核心路径。2021年初,当联想提出“新IT服务”、4月设立SSG、Techworld2021上进一步确立TruScale为新服务品牌后,联想已成为中国智能化架构与落地路径最清晰的公司之一。

人世有时就是个黑色幽默。联想两次被剔出恒指之际,恰恰都是其核心主业增长最快、战略重塑的临界一刻。2006如此,2018也是如此。

恰自2018雁栖湖大会始,联想进入30多年发展史罕见的高速增长周期。当然有疫情原因,但必须得说,若自身没有积累与战略准备,以及快速落地的能力。想成就这一幕,并不容易。

联想不仅IDG大增,ISG、SSG两大单元的增长与规模化,更备受资本市场强烈关注。它们不仅意味着联想未来更大的规模与毛利,更有可持续、稳健的数字经济生态。

随着疫情演进、需求满足,联想三大单元增速也在和缓回落。但已有较大体量基数、结构转换合理、研发投资强化的联想,正迎来更大更稳健、更可持续的增长驱动,并为资本市场关注。

注意联想市值变化。2018年被剔除恒指前,联想盘中创下287亿港元低点。至2021年3月,联想市值攀升至1360亿。3年增逾370%。过去一年,虽有所波动,但截至今日,仍涨逾260%以上。

3年多来的业绩、行业地位、增长动能转换,应是恒指重新纳入联想的基本面。

你或许觉得,除了营收额庞大,联想市值实在一般。甚至连本土二线互联网企业都不及。

只看着点,确实如此。但恒指纳入联想的另一重动力,恐怕不止于业绩本身与眼前绝对市值数据,而有更多面向未来的考量。

一种反差实在太大了。

2018年,随着小米、美团挂牌香港,尤其阿里、京东、百度、携程等中概股二次上市,加上早期登陆的腾讯,港股科技概念版图影响力,得以大幅提升,一度引发全球瞩目。

2021年以前,上述玩家轮番光鲜。同期,联想增长强劲,市值亦明显提升,但与它们相比市值差距甚大。

不过,到2021年,这一局面早已被打破。先前轮番光鲜的玩家几乎创下最为悲情的纪录。

一些原因显而易见。其中,2020年以来,随着内地行业监管、反垄断力度加大,它们接连经历惨烈下跌。

BAT、美团、京东、小米、B站等无不如此。其中,遭受重罚的阿里,自2020年10月创下6.7万亿市值后,昨日盘中缩至2.25万亿,蒸发近67%。美团起初坚挺,阿里遭罪时,它还一度创下460元港元,市值近3万亿。截至今日,也已蒸发60%以上。小米最高点近9000亿,今日3600多亿;B站更惨,高点曾达4040亿,此刻仅900多亿,蒸发掉77%。腾讯算稳的,一年来,同样缩水逾40%。

面对这一幕,港交所、恒指心理一定非常复杂。当初着力开放、修改规则以吸引内地科技企业群,强化科技与新经济影响力,应该说,后者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截至今日,一种仍在蔓延的隐晦气氛,恐怕使得它必须考虑升级了。

作为老牌指数体系,恒指早期成份股较少,一度侧重金融、地产、公用和工商等类别,虽吻合香港禀赋与产业结构,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周期,确实缺乏更多影响力。尤其2014年失意阿里,好像成了它的伤痕。2018年以来,它强烈吸引了更多。

但今日反成心结。这里绝非对内地监管与反垄断表达什么意见,它确实有规范效应。只想说,上述群体惨烈与此深有关联。且已成条件反射。只要监管机构一有什么言论,相关企业就惶惶不可终日,股价剧烈波动。前几天,一则消息直接导致美团市值蒸发千亿以上。当官媒温和解读后,则又大涨。

隐晦的气氛短期不可能消除。事实上,部分公司头上的靴子仍未落下。

絮叨这么多,是让你看到,恒指重新纳入联想的用意。

同期,联想也有波动。2021年3月至今,市值亦缩水逾20%。但与上述互联网巨头比,小巫见大巫。当上述巨头股价跌回2019甚至2018年时,联想市值自2018年底至今仍维持着近100%的涨幅。

2022开年,诸多科技股经历了新惨剧。很多人过往一年收益灰飞烟灭。联想未见波动:2021年12月31日,收报于8.98元,今日8.75元。

若选一家3年多来行业增长最稳健、结构转换最力、市值波动幅度最小且提升明显的细分龙头蓝筹,我反而首选联想。

这种反差背后,反映了什么呢?

恰恰也是我想说的另一重原因。

那就是,随着人口、流量红利大幅弱化而海外拓展又存在不确定性,上述互联网企业群增长面临结构性转换。最近两年,它们不断标榜云计算、数字化等维度。但截至目前,除阿里、腾讯等极少数平台有成效,大部分还没有真正清晰的路径。甚至可用“青黄不接”来形容。

联想长期以来都不是当红的市值炸子鸡,未曾制造过神话。但无论营收、利润还是业务的结构性转换,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联想的增长高速、稳健、稳定,可持续,且动力越来越强。

这种风格的联想,恰恰就是恒指成份股扩容的指向。

2021年,为提升香港蓝筹股指标代表,恒指将定义7个行业组别,选出新的成份股,每个组别目标巿值覆盖50%以上。2022年中前,成份股数将增至80只,终极目标100只。同时,为确保涵盖新兴行业龙头、及时纳入新股,巿值、上巿历史都有新规定。

此外,为避免指数扩大后过度集中于单一成份股,各类成份股权重上限将由10%下调至8%。

这种扩容动向有自然的升级,也有反思。

联想被重新纳入恒指,放在整个产业层面看,更像一种价值的回归。在一个数字经济转换的节点,它验证了多年坚守的道路自信。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业龙头公司,面向数智化时代,联想展示出来的融科技、数字属性与实体企业于一体的新经济特质,比其他单一维度的数字企业更稳定、更稳健、更可预期、更可持续。

一个波动剧烈的不确定时代,这种特质的上市公司,更容易成为投资机构避险、避坑、避雷、长期价值投资的目标。

联想对于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远不止如此。

你可能会提去年联想失意科创板。表面确实显得被动。但在我看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因为,联想集团的市值早就难以真正涵括它的整体版图。早期的整体上市,发展至今,已很难反映旗下各象限、业务单元价值加总。比如,仅仅一个IDG,若对标戴尔、惠普们,都不应是今日港股市值。而ISG、SSG的规模,以及此刻利润表现,若参考其他数字化企业估值,甚至都可能超过联想PC主业。

联想整体失意科创板,反而应该庆幸。因为,那必定会继续抑制整体的价值,甚至抑制后续创新。

此刻我们注意到,它已出现新的信号:旗下诸多单元正在释放活力,不排除未来走向分拆变现的可能。

比如,今年1月中旬,杨元庆卸任联想懂的通信董事长职位,老贺(贺志强)接替。熟悉它的人知道,这是联想投资孵化的智能物联网服务公司。3年前,行业口碑就已持续露出。

联想集团旗下孵化不少这类创新企业。最近也诞生了新的芯片设计公司。这与它纵向一体化能力、横向日益多元的智能生态深有关联。

过去这类创新子公司更多依附于集团具体业务。但3年多来,3S战略下,它们具有更多独立开放的空间。

这话题若展开,还有另一重韵味。你知道老联想有“主人翁”、“发动机”文化。它既是一种文化,也是内在的组织与激励,更是一种内部创新的机制。因为,这种诉求会持续诞生面向未来的生态单元。若结合联想控股视角,联想集团本身就是诸多案例之一。

2019年,3S战略确立时,杨元庆曾对夸克等强调:“我们现在才知道,联想浑身都是宝。”

当时他更多侧重公司完整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要素。此刻,夸克认为,联想未来的价值更多在于3S战略下开放的生态魅力。

最近两天,诸多券商与投行调高了联想股价预期。

面向未来,38年的联想集团,依旧有它不竭的生命力。这家公司今日的形态,远非终局。它仍藏着丰富而多元的增长空间。

0 阅读:14

夸克点评

简介:TMT、财经精锐评论、上市公司内幕、各种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