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回顾我国近代历史,从屈辱到站起,这一路艰辛,有目共睹。
诚然,处于如今和平时代人民,无法真切的去感受到那一份在挣扎中,去寻找出路的力量,但是却都能为这股子劲而感到震撼。
我国在历史上征程千年,直至今日依旧犹存。这一份功劳虽然不全是近代的那份赤城的力量,但那份力量确实是最为关键的存在。
有趣的是,在西路军失散,并且迷路了的时刻,遇到的道士却说:要活命快把手榴弹扔了。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西路军是什么军从1937年打响了第一炮开始,这一路走来太不容易。多少热血青年、多少炙热人士,冲锋陷阵、前仆后继。为后世之人,谱写下了一篇篇壮烈的诗篇。
其中便有一支军队,名叫西路军。可能绝大部分的人都只听说过八路军,那么,西路军到底是什么军?
其实西路军是我国当时的工农红军,红四方面的主力军组织起来的,一共两万八千多人。那么,这么大的一支队伍,其主要任务是什么呢?
当时的我国军队急需得到苏联方面的支持,于是,当时的领导人便下令,希望我军能够尽快顺利的占领宁夏,以此来建立与苏联间的联系。
就这样,我方派遣了大量军士渡过黄河。但是,敌方又怎会让我军如意呢?由于敌方的作战干扰,我方领导人不得不再次更改作战方案,选择从新疆下手,来获得与苏联方面的联系。
那么,这些已经渡过黄河的军队,就要求向西前进,进而成为了西路军。这一次更改后的,他们的任务是尽快争取在一年之内,打通新疆与苏联的联系。
可是这份任务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要想进入新疆,必然要过马步芳这一关。而马步芳在名义上是冯玉祥的部队,但实际上,马步芳其实早已成为独霸一方的马家军。
为什么要说西路军要过马步芳这一关呢?因为西路军进入新疆,必然要走过河西走廊。而这一地界,是马步芳的地盘。
此时马步芳的手底下大概一共有近十二万的人马,很显然,我军从兵力上来看,并不是马步芳的对手。
可是,我军虽人数不及敌方,但实力不容小觑,经过几番交战,马步芳也意识到了我军的实力,并且也因此加大了军力。
可惜,尽管我方战士拥有不怕牺牲的信仰与决心,但也无法与马步芳匹敌。因为马步芳可以在作战中,随时提供军事力量的支持与补给,但是我方却只能孤勇向前。
就这样,当西路军成功抵达如今新疆的乌鲁木齐时,我方的兵力也已经所剩无几。而那些没有在战场上牺牲,但却被俘的战士,也不幸集体惨死在敌军手上。而西路军的这一战,也成为了当时最为惨烈的一战。
走散的西路军相比起那些牺牲了,或者被地方俘虏了的战士而言,在战争中,失散了的战士似乎显得更为幸运很多,至少还活着。
而西路军在这大大小小的战争之中,也同样失散了诸多战士。其中,就有几位失散了的西路军,不幸在深山中迷了路,偶然遇到一位老道,他却对战士们说出若是想要活命,就快把手榴弹扔了。
要知道,武器对于战士来说是何等重要,特别是在那个缺乏武器的时代。拥有手榴弹,若是遇到敌人,没准还能救自己一命,但是老道却要求将它扔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还得从西路军与马步芳军队在梨园口的一战说起。我方战士在面对马步芳的铁蹄面前,并没有选择退缩。其中,便有一个年仅十七岁的排长叫王怀文。
他在这场战役之中,身负重伤,导致身体无法动弹,只能蜷缩在战壕之中,手里留下了几颗手榴弹。他原本想着,如今自己打枪是不可能的了,但是有手榴弹至少大不了可以和敌人同归于尽。
在梨园口失守之后,王怀文不仅在等待着同胞的救援,也在时刻警惕着敌人的袭击。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另外三位走散了的西路军,不幸的是,这三位西路军都各自身负重伤。
王怀文不愿拖累了这三人,毕竟他下半身已经不能走了。但是,这三人却丝毫没有要放弃王怀文的意思,直言要死就一起死。
就这样,四个人白天躲在冰洞里躲避马步芳的军队,到了夜晚便开始赶路。直到他们四人已经达到了极限,并且还迷了路。于是,四人便决定暂时躲进一座龙王庙。
就这样,四个人带着满身的血迹来到了庙里,庙中的老道士看到鲜血淋淋的四人,顿时吓了一跳。
但好在王怀文苦心哀求,老道士再根据四人的穿着,很快便确定了四人的身份,于是便同意四人在庙里歇脚,并且还答应让王怀文留在庙中养伤。
在其他三人补充完体力后,老道士为这三人指明了走出去的道路,并且准备好了干粮。
而王怀文则是被老道士背着行径到了一座观音庙。可是,就在老道士放下王怀文的时候,无意中摸到了他身上留存着的手榴弹。
老道士让王怀文将身上的手榴弹扔掉,这样就算马步芳的人来到,也搜不出任何关于他身份的证据。
可是王怀文却拒绝了。他直言道这几枚手榴弹是留给敌人的,哪怕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也心甘情愿,他的这番言语让老道士不禁潸然泪下。
缅怀英雄或许,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如同王怀文一样的战士,才有了坚毅不屈的西路军。而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如同西路军的军队,才能铸就出如今的天地。
乱世出英雄,当列强的铁蹄在撞破我国大门的时刻,当我国内部产生分歧的时刻,那时的先辈决然的拿起武器,不论是外忧还是内患,总能找到能够让光照亮我国的方向。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