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坐飞机的时候,会看到这种情况,整个飞机上座率不足30%,肯定是赔钱的状态,但依然正常起飞,而且这架航班几乎天天都有。
航空公司为什么明知道亏损,还依然坚持要飞?
第一,不安排飞行也得发工资
民航客机上通常配备的工作人员有:
飞行员至少2个(机长+副驾),如果是远程航线,还要再多配一名副驾,跨国航线可能配备更多。
飞行辅助人员还有领航、机械、通讯等。
乘务组有乘务长、乘务员、安全员和乘警等
即使是很小的航司,部分人员可以身兼多职,没有个四五个工作人员也是搞不定的。
不管安不安排飞行,只要是航司的正式员工,这些人的基本工资总要发,尤其是机长的工资还很高。安排飞行还能亏损的少点,所以坚持要飞。
第二,飞机太贵,所以得飞
这个理由看似很荒谬,但确实是航司坚持飞亏损航班的重要理由之一。
以波音737系列为例,737-700单机7600万美元,737-800单机9050万美元,737-900ER单机9610万美元,737MAX8单机1.037亿美元,737MAX9单机过亿,高达1.099亿美元。
国产大飞机C919,目录单价为1.08亿美元。
航司一订就是几十甚至上百架,很难有如此财力全额支付,一般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操作。
即融资租赁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或银行资金,从飞机生产厂商那里把飞机买下来,然后租给航司。
航司向融资租赁公司按期支付租金,使用到飞机折旧年限,再按残值买下来,或者归还融资租赁公司。
这样一来,航司可以用少部分资金购买多架飞机。有点类似于我们个人消费分期。
既然飞机是租来的,停飞也得支付租金,为啥要停飞,自然飞得越多,利用率才越高。
即使是自己的飞机,民航局也有明确的折旧年限,到一定时候,飞机必须要报废,多飞才能分摊成本。
第三,争夺航班时刻使用权
短时间内,每条航线的客流量基本是固定的,但航司有很多,各家都在争夺有限的客流量。
具体谁分得多,谁分得少,由国家民航局负责。
那么问题来了,淡季的时候,航司认为不赚钱不飞,那么旺季的时候航司想飞,民航局可不答应。
所以淡季亏钱也飞,就是为了争夺航班时刻使用权,这样旺季的时候把钱就赚回来了。
第四,后续航班可能赚钱
举个例子,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飞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可能客座率不足50%,也就100个人。但是到上海之后,可能有50个要飞往纽约、旧金山、墨尔本,这就赚回来了。
更多的情况是去程的客座量,和回程的客座量相差较大。比如从青岛到上海人很少,但从上海回到青岛人很多,这样综合一算,还是赚钱。
第五,航司不仅仅赚旅客的钱
民航飞机大多为双层,上层运送旅客,下层可以运送的是货物。大部分情况运送旅客的行李。
但在淡季时,部分航空公司会与快递公司合作,在客座率较低的航班运送快递,实现双赢。
以上,欢迎补充指正。
我坐过最便宜的是双流飞萧山,178元,机建燃油都比票价贵,最贵的坐过1600同航线,最空的一次深圳飞成都,全飞机只有20多个人[得瑟]
一句话的事儿,没那么复杂原因!就是计划制定后必须执行。尤其空域这类管制特殊性。怎么可能今天飞明天不飞?[得瑟]
飞机
坐过不下10次飞机都是满员的。
不会到现在还有人以为航空公司是靠卖机票赚钱的吧?
你觉得航空领域相关工作赚钱吗?
现在很多航空公司都在亏钱
典型的占着茅坑拉不出屎
一,不对,飞得付给机组小时费,不飞就省了。二,也不对,飞挣的钱不够付租金,干嘛要飞?三,不是争时刻是保时刻,飞不到规定的执行率,下一季时刻就被收回了。四,回程收益高是可能的。五,货能挣到的钱,太少了,聊胜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