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问周世钊:你说我若不让岸英去朝鲜,他还会牺牲吗?

纵横话史 2024-12-28 03:04:41

文|梦里不知身是客

编辑|梦里不知身是客

1955年,中央派人前往朝鲜将毛岸英坟墓迁回国,可当大家刚开始挖,就突然跑过来一名妇女挡住了他们吼道:“这是我的儿子,你们要干什么!”

1951年3月,毛主席问周世钊“你说我若不让岸英去朝鲜,他还会牺牲吗?”可接下来的一段话,却近乎让周世钊泪流满面。

“你说我不派他去,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但你想一想,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他曾坚定的选择让苏联留学回来的毛岸英去上“劳动大学”,让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在儿子牺牲后,沉痛的哭湿整片枕巾,写下“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话。

在毛主席逝世后,中央警卫局在整理他留下来的遗物时 工作人员在仓库的柜子里发现了一批衣物,这些衣物叠的整整齐齐,但是因经常被人摸已经稍显破旧了。

两件衬衫,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

原来这些都是毛岸英的遗物,毛主席瞒着所有人,珍藏了26年,其实按照韶山的习俗,逝者的衣物是要烧掉的,未免生者睹物思人,然而毛主席就这样偷偷的珍藏下来,一藏便是二十多年,直到1990年,才大白于天下。

或许正如孔冬梅所言,他既是伟人毛主席,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是伟大的外公。他曾因为警卫员给女儿李讷一块饼干,便发出指责(毛主席说:你觉得她过的差,可其实比起全国人民来已经不错了。)也曾因为儿子毛岸英未到婚龄,要跟刘思齐结婚时,提出反对。

他不仅是自己睡衣上有着近乎70多处补丁,自行勤俭节约毛主席,也是始终对子女们严格要求,让他们平民化,大众化,始终不搞特殊的伟大父亲。

女儿李讷在因病入院时,毛主席怕别人给她搞特殊,特意叮嘱女儿登记另一个名字。

从始至终伟大。

而毛岸英是毛主席最爱的儿子,在1922年10月24日这一年毛主席才29岁,他迎来了第一个儿子毛岸英,既是长子,也是爱子。

毛岸青,毛岸龙也相继出生,然幸福并没有持续多久。

在毛岸英8岁时,毛岸英的母亲杨开慧便被捕入狱。敌人让她与毛主席脱离关系。杨开慧却说“我宁死也不会背叛润之。”杨开慧牺牲,当时年仅8岁的毛岸英也被关入牢房,后辗转去往上海。

为了抗战,也因为白色恐怖笼罩的局势,毛岸英依然不能留在毛主席身边,他跟两个弟弟来到当时的幼稚园,然而在幼稚园中没过多久,他的弟弟便因得痢疾死去了。

后来毛岸英跟毛岸青兄弟二人还曾一度流落街头,当学徒,捡破烂儿,卖报纸,推人力车。

流浪近5年。

后来毛岸英总是带着刘思齐去看《三毛流浪记》的电影,每每总是据此说“妈妈被枪杀那一年我才8岁,在妈妈被赶赶赴刑场时,我死死的抱住母亲的腿不放,因为我知道她一走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他说,自己在上海流浪的经历,跟三毛非常相似,除了没给资本家当儿子,没偷过东西,三毛吃的苦他都吃过。

毛岸英跟毛岸青兄弟二人前往苏联,在那里他们也遇到了李敏和贺子珍,李敏回忆那段时光时,称毛岸英哥哥一开始便跟我们不一样,在我们幼稚园上学时,他已经主动请缨要赶赴战场,要对德参战了。

致毛岸英、毛岸青(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后毛岸英回国,这是时隔14年,他跟父亲毛主席的再次重逢,可父子才在一起仅吃了两天饭,毛主席便对毛岸英讲“你的妹妹李讷自小便知道,自觉的去大灶上吃饭,这一点也不用我教你吧。”

后因考虑到毛岸英出国留学,对中国的国情和农村并不够熟悉,就让儿子去农田中跟农民学种地,美其名曰“劳动大学”。

后来在毛岸英跟刘思齐产生感情,要步入婚姻殿堂时,当时毛岸英已经快25岁了,想早点解决婚姻大事。毛主席却说“刘思齐的年龄还不到法定婚龄,所以你们不能结婚。”

毛岸英很是疑惑,因为当时未到年龄结婚的人数不胜数,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毛主席却对此严厉的说“谁让你是我毛泽东的儿子,我再说一遍,刘思齐的结婚年龄不到,就不许你们结婚。”

直到1949年11月15日,毛岸英才与刘思齐步入婚姻殿堂。

毛岸英与刘思齐

虽是领袖的儿子,可是这一次婚礼却极其简单,毛主席只是在菊香书屋的西屋里准备了一桌饭,只宴请了邓颖超,周总理,李富春,蔡畅等人,非常的简单。

婚礼上,毛主席送了一件呢子大衣给儿子做礼物,这件大衣还是抗战胜利后,毛主席要去重庆谈判时定做的一件衣服,是毛主席最好的一件衣服。(其他衣服大多都已经穿了数十年,都已经满是补丁了。)

爱子之心,全都寄托在这一件大衣上。

抗美援朝时,毛岸英也是主动请缨,以刘秘书的身份赶赴朝鲜,始终未透露过自己的身份,始终牢记父亲曾教导自己不搞特殊化的话。

就连彭老总想给他照顾,毛岸英也是几次拒绝。所以当时谁都没有想到,这一位普通的俄语翻译,普通的机要秘书,竟然是毛主席的儿子。

直到11月25日,解放志愿军总部遭遇美机空袭,正担任值班任务的毛岸英牺牲,这一年年仅28岁。

牺牲后,彭老总也是怀着沉痛的心情,斟酌数次,才给毛主席发去了这一封电报。“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个参谋在房子内。

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毛岸英牺牲后,他的遗体原本是要运送回国,但是却有一位妇女挡住了他们的道路,她急忙宣称“这是我儿子,你们要干什么?”原来在这位妇女以及其他众多朝鲜人民心中,“刘秘书”便是他们的儿子。

毛岸英

所以,彭老总才会再次致电毛主席,称朝鲜方面表示毛岸英是朝鲜人民,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是在朝鲜土地上牺牲的,想要将其安葬在朝鲜。请示毛主席是否还要将毛岸英的遗骨运回国。

毛主席近乎沉思一夜,苦湿了整片毛巾,然后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字眼。

虽然毛岸英的遗体并没有运回国内,但是毛主席对儿子的深沉思念却没有丝毫减少。

那日,刘思齐去看望毛主席,一进门便看到毛主席盘腿坐在床上静思,刘思齐便开玩笑的说“爸爸您还会打坐啊。”

毛主席看到是刘思齐,便笑了笑说“你说岸英要是还活着,今天他会干什么呢?”说完眼泪就落下来了。

毛主席一生很少流泪,却也极其念旧,贺子珍受伤生死未卜时,他流泪,得知老百姓生活困苦时,他流泪,甚至多年跟着他的马,老了死了,他也流泪。曾经最挚爱的儿子牺牲,他又怎会不流泪?

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的思念从未停止。然而他从未后悔让对方上战场。在1951年3月,毛主席跟周世钊谈话中说到“打仗总是要死人的,我若不派他去,又派谁去呢?我有儿子,不让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那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人都不愿派自己的儿子去打仗,那还有谁愿意去打仗呢?”

在1959年,一直心念着韶山,却又极少回乡的毛主席到了阔别多年的韶山,上一次他来到故乡,还是32年前,曾经毛岸英还在。(后来毛主席因为国事操劳不能返乡时,还是毛岸英代父回韶山,)如今32年后,毛主席再次返回故乡,山河依旧,人已天涯。

参考资料:

《毛泽东传》

0 阅读:4
纵横话史

纵横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