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能像李渊与刘邦一统天下,就是运气太差的原因?枭雄

寻墨阁啊 2025-02-13 16:45:34

曹操和刘邦和李渊面对的局势也相差很大,刘邦和李渊都是天下大乱,诸侯各自为战,所以他们迅速做大,到后期诸侯基本就很轻松了,而曹操则因统一河北花了大量时间,南下时孙权已经巩固了势力,在加上外在因素所以失败了。

刘邦的对手相对于他而言除了项羽都是庸才,而项羽虽说个人能力极强但刚愎自用,不能用人,所以最后众叛亲离。李渊则是几个儿子能力极强,而且将领素质也远超对手,所以取天下也很容易。而曹操得对手就不一样了,刘备和孙权都善于用人,而且手下将领的素质不比曹老板的差,就注定很难统一了。

同时曹老板出征几乎都是事事亲为,几天导致每次出征都是以大决战的形式想毕其功于一役,而不是多路分兵,就导致其他将领难有发挥,这段时期曹老板手下的大将可以说都是工具人。

曹操输就输在没有缓称王的路上了!后来代汉自立的思想昭然若揭!那些有名望的汉朝老臣都以和他分崩离席!尚书令荀彧大军师荀攸!这两个人的力量在曹营里面也算数一数二了!曹操晚年犯了和袁绍一样的错误!随遇老蒋说的攘外必先安内也有一定道理

李渊是关陇集团的重要人物,所以他的成功,只是关陇集团放弃了杨广而选择了李渊。 而曹操所在的时代是由世家所控制,虽然干祖父曹腾位列三公,但曹腾却是个太监,为世家所不耻。 所以曹操算不上世家出身,而且诸多政策并不符合世家的利,所以大部份的世家们自然不会支持曹操,而是支持符合自己利益的袁氏兄弟。 能击败当时世家大族的代言人袁氏兄弟和天下诸雄们,并统治中原已经十分不易。

想说曹操与刘邦、李渊相比,运气不差,甚至更好些,但能力大不如也,尤其用人的能力不在一个量级。刘邦的前期与曹操一样,都是亲自带兵打仗。但中后期就显出差别。刘邦敢用韩信、彭越独当一面。在垓下之战中,刘邦全权让韩信指挥,才有汉军的全面胜利。

而曹操几乎每次大战都亲自指挥。随着自己年老雄心衰,整个魏国就失去进取之心。说到底,是曹操不放心别人也。有道是,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这就是曹操不能雄霸天下的原因所在,即无容纳天下的心胸!

就看武庙十哲七十二将,只有一个张辽跟随曹操打天下,而跟曹操同时代的对手有六七个。再看刘邦李渊手底下有多少七十二将,对手又有几个,刘邦还有个亚圣张良,兵仙韩信。李渊手下十哲有个李靖,七十二将中有六七个,还有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之一李世民(之一用的都有点勉强)。

而刘邦和李渊能得天下,秦末隋末的局势其实比汉末更乱,军阀很多,更复杂,他们的对手更弱简直是无稽之谈。他们之所以比曹操厉害是因为他们能拉来更多的盟友,不需要在主要对手还没消灭之前面对更多敌人,而是把敌军变成友军,这样主要对手的实力减弱了,自己实力增强了,等把主要对手灭了,再分化其他盟友缓缓灭了。

而曹操怎么样?从起兵争霸开始,有过盟友吗?他想要一种绝对的掌控,因为他不相信别人,所以放眼望去全天下都是敌人,一个一个去打去灭,在这过程中自己的力量是加强了,可是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更何况粮草器具了,在这过程中别人可能发展的比你还快。所以曹操不能统一华夏主要不是因为什么对手太强大

而是他的胸怀太小,政治格局太狭窄,毕竟这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古今中来只有他一个。我也想问下如果把你们放到三国时代里做个普通老百姓,这种能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话的人,你们会选择曹操治下生活,还是刘备孙权?

0 阅读:4
寻墨阁啊

寻墨阁啊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