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前言在明朝的辉煌历史中,竟然隐藏着这样一个人物——他以一己之力,贪婪地蚕食着大明的江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蛀虫”。
他的贪腐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还导致了无数百姓的苦难。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他落得尸骨无存的悲惨下场。
这个人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走上这条不归路的?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让其子孙后代尽享荣华,设定了这样一项特殊政策:朱氏子孙皆可无尽地领取朝廷俸禄。
此政策致使朱氏宗室人数骤增,而大量的财政支出皆用于供养这些宗室子弟,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百姓对此抱怨不迭,纷纷嘲讽那些只知坐领朝廷俸禄而无所事事的朱氏子孙为“无用之人”。长此以往,国家经济逐渐衰败,也为明朝的没落埋下祸根。
在众多养尊处优的宗室子弟中,福王朱常洵可谓是尤为突出。朱常洵乃万历皇帝的第三子,其母郑贵妃深得万历皇帝的宠爱。
某次偶然的临幸,万历皇帝与一宫女有了长子朱常洛。 依祖宗所定下的嫡长子继承制,太子之位应属长子朱常洛。
然而,万历皇帝对郑贵妃深情厚意,再加上朱常洛生母身份低微,故万历皇帝一心想立朱常洵为太子,迟迟不愿立朱常洛。
万历皇帝的这一想法,遭到众多朝中正直大臣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上书,引经据典,坚决守护祖宗之法与封建礼制。
面对群臣的压力,万历皇帝最终只得妥协,立朱常洛为太子。 立储之事落空后,万历皇帝为了弥补对朱常洵的亏欠,将其封为福王,并对他极其宠爱。
朱常洵大婚之时,万历皇帝豪掷三十万两银子,举办了一场极度奢华的婚礼。
不仅如此,为其在洛阳修建的王府,花费更是远远超出祖制规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其规模与气派令人惊叹。
依明朝制度,亲王成年后就应离开京城,前往自己的封地。然而,万历皇帝因对朱常洵的宠溺,一直将他留在京城。
直至朱常洵二十九岁时,才在无奈之下让他前往封地就藩。朱常洵离京就藩时,万历皇帝赏赐给他四万顷良田。
朱常洵担心树大招风,引来他人的嫉妒与怨恨,便主动奏请减少赏赐。于是,万历皇帝将赏赐的良田数目减半,赐予他两万顷。
然而,河南一带的土地难以满足这一数量,万历皇帝又从山东、湖广等地划拨土地给他。
除了土地赏赐,朱常洵还不断向万历皇帝索要其他财物与特权。他觊觎着被没收的前首辅张居正的财产,万历皇帝毫不犹豫地将这些财产赐予了他。
此后,朱常洵又将目光投向各地的税收和盐业专卖权。
他请求将江都至太平沿江的杂税、四川的盐税与茶税收入归为己有,还要求获得每年一千三百引的淮盐销售权,并在洛阳开设店铺进行销售。
万历皇帝对他的请求悉数应允,使得朱常洵的财富迅速积聚。 朱常洵的贪婪和万历皇帝的纵容,给国家与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为满足福王的私欲,大量的国家资源被挪用,军饷遭剥削,致使边疆防务空虚,士兵们生活困苦,战斗力下降。
百姓们的赋税负担日益加重,生活苦不堪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与此同时,明朝末年,天灾频繁,旱灾、水灾、蝗灾接连不断,百姓颗粒无收,饿殍遍野。
而福王朱常洵却在自己的封地内过着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的生活,对百姓的苦难视若无睹。 终于,在民不聊生的状况下,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
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一路势如破竹。公元 1641 年,李自成率军攻克洛阳。
当起义军进入福王府时,被眼前的奢华景象所震惊。福王朱常洵养得脑满肠肥,体重竟达三百多斤。
李自成对福王朱常洵的贪婪和腐朽厌恶至极,为了惩罚他,李自成命士兵将福王扒光衣服,洗净后,剃去毛发,拔掉指甲。
随后,在福王府的庭院里,士兵们找来几头鹿,将福王和鹿一起投入大锅中炖煮,做成了“福禄宴”,供起义军将士们享用。
福王朱常洵一生尽享荣华富贵,却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他积攒的无数财宝也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收缴充作军饷。
福王朱常洵的结局,是他个人贪婪腐朽的必然结果,也是明朝末年统治阶级腐朽堕落、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写照。
万历皇帝对福王的过度宠爱与纵容,不仅害了福王,也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明朝的灭亡,固然有多种原因,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内部矛盾的激化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福王朱常洵的故事,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以及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万历极其不正常
吃没了就是朱常洵
天下养猪
活该
明朝养猪只是灭亡原因之一.而且朱元璋出身卑微把儿子分出去掌握实权是对的.朱棣才是养猪的创造者但灭亡的最大原因是全国士大夫阶级和地主不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