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中花色最深的珍品“玉带紫袍”,巍山茶克塘紫袍古山茶树

龙溪敏树说文化 2024-09-01 15:08:33

大理巍山县巍宝山乡茶克塘三官寺有一棵珍贵的紫袍古山茶,据其花的特征,枝杆有明显的蜂窝眼,吻合紫袍性状,是云南山茶花中的珍品“玉带紫袍”。这株茶花树生长在海拔约2200米山的北坡,树高9.5米,离地面1米处,围粗1.3米,老树皮灰褐色,有12个大分枝,呈现多头形。

云南山茶是世界山茶花的佼佼者,而在众多的云南山茶花中,以花色而论,最浅的白色和最深的紫褐色最为名贵。前者,即大型雪白的重瓣云南山茶“雪狮”山茶,仅明代徐霞客1639年5月3日在游记中记录:大理崇圣寺雨铜观音殿后的净土庵正殿庭中有白山茶一株,花大如红茶,而瓣簇如之,花尚未尽。自此以后,人们再也没有见到云南山茶中洁白的狮子头山茶花的踪影。

而花色最深的莫过于紫袍茶了,她又被称作“独心朱砂紫袍”,花色深紫,十分艳丽,花型大,花径约10~16厘米,1~3月开花,十分艳丽,它是云南山茶花中最名贵的品种之一。根据雄蕊、雌蕊瓣化程度的不同和花瓣着色的差异,紫袍茶中又有玛瑙紫袍、九心紫袍、玉带紫袍之分,当以独心的朱砂紫袍最为名贵,其瓣化程度最高,花色最深。

此外,因紫袍山茶种群在生理上有一个共同的遗传特征,即所谓的“跳枝”习性,每年紫袍山茶的硬枝上会出现皮层死坏的现象,轻者留下疤痕,重者整枝死亡,严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即发生“跳枝”,同时枯株基部“跳离”后也会在主干上留下疤痕。这些大小不同的疤痕凹陷群,在紫袍的株杆上组成了明显的“蜂窝眼状”组织。紫袍的这一特征,既是鉴定紫袍品种的标志,也是紫袍山茶难以培育、罕见紫袍壮苗大树的重要原因,物以稀为贵,使得紫袍山茶更加珍贵。

三官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一处道观。现寺内有古香炉一尊,炉面刊刻:“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正北街赵魁元敬献”字样。因此推算这株山茶是该寺建成种植的,也传说是一个外方人(或者是云游道人)赠送栽植的。建好寺庙后栽种花树,是庙宇道观一贯的做法,这棵山茶作为庙宇道观的瑞花嘉木栽培于观前,时间应不低于此建筑的年代。

根据树的苍老程度、高度、粗度推算,树龄与寺同龄为256年(2024年)以上。茶克塘紫袍古山茶如此古老的玉带紫袍古山茶,当为全国之最,海内外所独尊,不过这棵树长期缺少管理,四周杂草丛生,情况不容乐观。

0 阅读:1
龙溪敏树说文化

龙溪敏树说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