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将开始一个新系列,将时间拉回19世纪,讲述在那个清帝国风雨飘摇的末年时期,发生在我国东北大地上的一场两个列强间的血腥战争——日俄战争。这场战争不光是日本甲午战争后的战略与沙俄东进战略的碰撞,更将影响战后一直到抗战时期各方势力在东北亚的格局……
本期为日俄战争系列的第1期,也日俄战争第一部分——双方战前背景《菊与熊的远东争霸》的第1期,讲述强盛后的沙俄帝国为何热衷于领土扩张,以及其为何原因不远万里染指远东地界。
(本期全文约4200字,内容较长,感谢您的观看)
一个疾速膨胀的帝国强大后沙俄帝国的对外扩张战略几乎都围绕着夺取一个位于非封闭性海域内全年不冻的温水港口。
自从皇帝彼得一世(彼得大帝)登上涅瓦河口的兔岛,在濒临波罗的海的烂泥滩上,用铲下来的草皮摆下那个标识未来圣彼得堡建筑基准点的“×”以后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两个世纪的时间,彼得大帝的这个心愿也一直未被俄国遗忘。
第一位获得俄罗斯元老院授予的“大帝”称号的沙皇——彼得一世
在这将近200年的时间里,曾经和蒙古人一样被传统的西欧世界视作野蛮的俄罗斯帝国开始了它的近代化运动与规模空前的对外扩张。18世纪下半叶,继彼得一世在北方战争中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之后,其后代继承者叶卡捷琳娜二世推开了“帝国南边的那扇窗户”。这位女皇在位34年(1762-1796年),其间两度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费奥多·乌沙科夫海军上将指挥着建造于亚速海内的俄罗斯黑海舰队,数度击溃奥斯曼苏丹的舰队,配合俄国陆军牢牢地占据了黑海北岸,并终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纳入了控制范围。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俄国的扩张速度是空前的。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扩张也将是长期性的,并将会延续至这个帝国终结的那一刻。相对来说,俄国海军的辉煌却是短暂的。在参加了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联军击败了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的大军,在经历了与英、法并肩作战摧毁埃及舰队帮助希腊的基督徒从奥斯曼苏丹那里获得独立以后,1853年,俄国逐渐将手伸向衰败不堪的奥斯曼帝国。
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沙俄历史唯二的大帝之一,可见其是一个能量很足的女帝王
俄罗斯帝国对于奥斯曼帝国的诉求并不复杂。本质上俄罗斯是以一种拜占庭继承者自居的心态,希望能光复那座代表着东罗马帝国千年国祚的“第二罗马城”——曾经的君士坦丁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光复了君士坦丁堡的俄罗斯,可以俨然以东正教世界领袖自居,据此便能够将势力范围拓展到巴尔干半岛,以当之无愧的态度履行其保护当地千余万东正教徒的“使命”。而这种宗教、信仰方面的诉求所能获得的实际国家利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俄国将能控制黑海通向爱琴海的通道,继而将巴尔干半岛掌握在手中,昂首阔步闯入代表着欧洲文明的地中海。然而俄国的这番鸿鹄之志却无可避免地伤及英国和法国的核心利益。对此,这两个当时分列世界头号、二号的强国不惜以武力进行干涉。
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以后的皇位传承及其在位时间
俄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优秀海军统帅帕维尔·斯捷潘诺维奇·纳希莫夫中将在克里米亚战争打响之前就正确判断了形势,并在之后的要塞保卫战中竭力固守,甚至不惜将为俄罗斯立下赫赫战功的黑海舰队的战列舰沉人港湾水道内作为阻塞船,但终究无法抵挡规模庞大的英法土联合舰队。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一战,英法土联合舰队对该港进行了长达349天的围攻。随着统帅纳希莫夫中将的意外身亡,要塞最终也在被围困炮击349天之后陷落。
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了黑海的中立化,尽管俄罗斯仍旧占据北岸和克里米亚半岛,但从此再也无法南下对奥斯曼帝国发起攻势。在与英、法、土签署的和约上,俄国被迫承认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领域”,并承诺不在黑海布置舰队。这一条约的签署意味着俄罗斯帝国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此方向上的推进,重新控制君士坦丁堡进而夺取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控制权的努力,遭到彻底的扼杀。
(上图)1853年的锡诺普海战,俄罗斯舰队于此役几乎全歼奥斯曼舰队,创造了俄国海军史上的辉煌时刻。此战之后,野心膨胀的俄国试图继续南下,进而夺占博斯普鲁斯海峡畔的伊斯坦布尔,“光复”君士坦丁堡。这一计划和行动,引来了当时世界最强的两个国家的直接武力干涉。
对于俄罗斯这样幅负过的分·岸线不是其向海上拓展的根本问题,限制俄国将手伸向海洋的根本问题在于地理环境。俄国北方的海岸线毗邻北冰洋和白海,冬季漫长而又寒冷,常年冰封。位于白海和科拉(Kola)半岛沿岸的港口情况稍好,但一年也有一半时间处于冰封状态,季节影响的因素过强。彼得一世通过北方战争从瑞典手中夺取的涅瓦河口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但受制于波罗的海本身的局限性,英国、德国这两个欧洲强国直接扼守其通向北海和大西洋的出路。俄国的不利不只在于其出海口环境的不理想:由于其国土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的出海口被大陆分割成为了几乎完全独立的不同区域,呈现出天南地北的景象。
(上图)正在使用浮动炮塔和临时配置其上的舰炮炮轰塞瓦斯托波尔附近岸上目标的英国海军。此图为当时随军记者的现场素描。
在19世纪后半叶的时候,留给俄国用以扩张的方向只剩了东面。当然,伴随而来的还有这个半封建国家取消农奴制度并努力迈入工业化门槛时所会遇到的无穷无尽的问题。俄罗斯帝国在皇帝"亚历山大二世( 1855-1881年在位)于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前不久登上了皇位,并立即着手进行改革。其先后实行了解放农奴政策(著名的《219法令》)、尝试设立地方自治议会以提高士绅阶层对帝国政府的支持、修订不完善的司法制度、提高拨款充实初等教育、改革军制等等措施,以谋求俄国的近代化变革。这位俄罗斯皇帝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俄国迅速摆脱了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阴影,再一次张牙舞爪地登上了国际舞台。
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之初,清帝国正陷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机之中,于是这位皇帝很不客气地来了一个趁火打劫。在1858年至1860年期间,俄国利用这一危机逼迫清廷与其签署了《中俄珊晖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走了清帝国在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以及整个库页岛。在东方靠近较南面的地方,俄国人找到了他们在远东的第一个“温水港口”——海参崴。
木版画,抵近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使用臼炮猛烈轰击城内的英法蒸汽舰队。
在此之前、俄国曾在堪察加半岛的东部建筑过彼得巴甫洛夫斯克(Petropavlovsk)港。该港盛产各种渔获,港口水文条件尚佳,但所处纬度过高并位于副极地大陆性气候范围内,正常年份全年也有近三分之一时间处于封冻状态,不是一个可以容纳舰队的理想所在。面位于日本海内的海参崴相比之下要靠南很多,水文条件同样优越且每年的冰封期也短得多。于是海参崴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酝酿中的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在远东的母港。俄国将这座港口命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写作BaMBOCTOK,其罗马化拼写为Vladivostok,意为“征服东方”。
在攫取清帝国北疆约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后,早已扩张成为世界上版图最大国家的沙俄将目光转向了中亚。从1864年开始,俄国军队在中亚地区频频动作,先后攻打浩罕与塔什干。断断续续的战争持续了13年时间,直至1877年,在哥萨克骑兵的马刀和射击军刺刀的共同努力下,整个中亚臣服于俄罗斯。俄罗斯帝国毛茸茸的凶影甚至将波斯和阿富汗的北部地区也囊括在内。
19世纪海参崴的景色
在东方获得较为理想的出海口以及征服中亚的胜利并不能满足俄国这只北极熊无比膨胀的野心,甚至不能消解它因为克里米亚战争失败而记下的仇恨。1876年前后,奥斯曼帝国再度爆发基督徒起义,但起义军随即遭到苏丹大军的残酷镇压。这对俄国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开战名义,1877年4月24日,俄国便以保护并且解放生活在巴尔干半岛、信仰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为理由,向土耳其宣战。
俄军主力开进罗马尼亚后,以解放者的姿态得到了当地东正教居民的拥护和支持,于6月及7月在不同地点渡过多瑙河,当年12月攻占土军重要据点普列文(Pleven),并于次年1月逼近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在英法等国的紧急斡旋下,土耳其被迫接受俄国提出的和平条件,签署了《圣斯提法诺条约》。
(上图)海参崴港,上困拍摄于1898年,可见那个时候,这个被寓意“征服东方”的里程碑还是颇为荒凉的。不过这也有相当的原因,因为当时俄国已经强租了清帝国位于辽东半岛的旅大地区,海参崴的价值已经显著下降。这种情况将会持续到俄国于日俄战争战败以后,被迫重新开始经营海参崴为止。下圈为1910年前后的海参崴,已经建起了许多新的多层建筑,远处的码头也已初具规模。
由于有英、法、德等国的存在,俄国试图攫取巴尔干半岛甚至“光复”君士坦丁堡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条约只是迫使奥斯曼帝国将其在高加索山脉的一系列地区割让给了俄罗斯,包括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并在多瑙河下游地区到索非亚、色雷斯东部一部分和北部以及几乎整个马其顿地区,建立了一个以信仰东正教的居民为主体、拥有独立军队但向奥斯曼苏丹臣服的保加利亚大公国,作为形式上和欧洲列强妥协的台阶。
虽然亚历山大二世在即位之初推行了部分推进俄国共和化的改革措施,例如设立地方自治议会等,但这并不等于他不是一个支持君主统治的俄国皇帝。其在位期间屡次镇压俄国革命运动的行为,使得俄国激进的革命团体在其统治后期逐步偏向恐怖主义,屡次尝试刺杀皇帝。亚历山大二世躲过了许多次暗杀,但终在1881年3月13日于圣彼得堡被民粹党成员的炸弹炸死。
亚历山大二世,后被激进革命分子炸弹刺杀
俄罗斯皇帝的皇位由亚历山大二世的次子、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继承,史称亚历山大三世(1881 一1894年在位)。因为父亲惨死的阴影,这位皇帝在其在位的大多数时间都居住在圣彼得堡郊外的加特契纳行宫内,且深居简出,在俄罗斯宫廷内部被戏称为“加特契纳的隐士”。而革命党的称呼就没有这么幽默了,他们索性将这位皇帝称为“革命的俘虏”。
亚历山大三世打心底里反对自由主义,是个标准的保守主义者,但是迫于俄国当时的社会状态,他在其即位初期并未公开表明其政治态度,而是采取了一种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模棱两可的态度以避免沦为革命者暗杀的标靶。实质上,他在之后的施政中逐步在全俄罗斯实施地方长官制,破坏了他父亲建立的地方议会自治。并对当时滋生革命者的温床——-大学——采取了严格措施。在亚历山大三世在位的13年内,俄国一直强制推行俄罗斯化的政策,并屡屡发生迫害犹太人的事件。这些暴行深刻地烙印在了俄国犹太人的记忆中,与后来发生在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一起,成为了近代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重要诱因。
行事低调,深居简出的亚历山大三世
亚历山大三世于1894年因病去世。他在位的这13年间,是俄罗斯帝国大步迈入工业化的时代。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街道上出现了铁轨,马匹牵引的公共轨道车成为了日常的代步工具。电灯取代煤气灯开始照耀着俄罗斯城市的夜空,工厂内轰鸣的蒸汽机取代了各类人力和水力设备。但是这表面上的欣欣向荣,却是以农村百年不变的疲敝景象和平民阶层的赤贫为代价的。
【未完待续……】
下期将继续讲述日俄战争前的时局背景,讲述沙俄为了更好控制西伯利亚与远东建造赫赫有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以及日本激进派刺杀沙皇尼古拉二世导致双方在远东的局势急剧紧张……
点关注不迷路,点击主页,看更多精彩硬核历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