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查而知之谓之明!
——中医三诊、四诊、五诊
金栋按: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是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有三诊合参之说,如
①《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
此是望、切、问三诊,少闻诊。
②《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气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此是色、脉、形气三诊,实乃二诊即望(如望色、望形体)与切诊。那么如何决死生?
③“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盛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素问·三部九候论》)
此是形、气、脉三诊合参,实亦二诊。
明确中医四诊并提(合参)者是扁鹊学派的医典《难经·六十一难》,说: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时至今日中医临床,亦当与时俱进。以诊断而言,参以西说(现代医学、现代科技之工具),方为明智之举,可谓“查而知之谓之明”矣!
明,不愚、不惑也!实则今日中医之临床,早已奉行施行之!即借助现代科技之仪器检查,以明确疾病之诊断,防止误诊、漏诊,可谓“中西合参,赛过神仙!”此乃中医五诊之说,即望、闻、问、切、查。
“五诊”中之“查”,是必备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如中医内科疾病中,肺系病证中的肺痈、肺痨等肺系病变,必须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辅助检查如X线胸片、肺CT等;心系病证中的胸痹、真心痛等心系病变,必须借助于心电图、心肌酶或心脏彩超及心脏介入等手段;脾胃系病证中的胃痛、呕吐、噎膈、泻泄、痢疾等胃肠病变,必须借助于消化道钡餐造影、电子显微内窥镜、大便常规及镜检等;肝胆病证中的胁痛、黄疸、鼓胀、头痛、眩晕、中风等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病变,必须借助于腹部彩超/CT、血生化检查、头部CT/MRI、经颅多普勒(TCD)等,以明确疾病的诊断。
中医四诊作出的诊断,是一个模糊、宏观的病证名诊断。如果没有现代科学的检查方法作为中医四诊的补充和完善,从目前临床的角度来看,中医四诊误诊、漏诊的概率会较大。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单纯中医的病证名尚不具备法律效应,如果发生医疗纠纷,中医的病证名是不被法律所认可的。
现代中医倡导“五诊”的诊断方法,中医院引进现代化设备,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患者的需要,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就这样,中医是否被西化了?!这叫中医西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