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西方消费者62%负面评价,中国制造国际化,需先提升口碑!

汽车内参爱 2023-09-17 09:05:14

慕尼黑车展成为中国车企的国际舞台,他们正在全力争夺海外市场份额。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商通过在新能源领域的积极投入,采取走出国门、国际化发展的策略,有效地避免了内部竞争激烈的情况。现在,我们来听听美国媒体对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前景和消费者反馈的看法。

《Motor 1》指出,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要在西方市场与像丰田这样的国际品牌进行竞争,仍然需要走很长的路。以上汽、比亚迪、吉利和奇瑞等品牌为例,它们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大致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条路线。在发展中国家方面,2022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中东和欧亚大陆等地区取得了两位数的市场份额;非洲占据了10%,拉丁美洲为6.46%,南非为6.98%,以色列高达16.26%。

相比之下,同期欧洲和韩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下降。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品牌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此外,在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市场,中国品牌也在迅速渗透。然而,中国品牌在西方市场的表现有很大差距,部分原因是由于特殊情况,俄罗斯已成为中国品牌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20.17%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50.20%,增速超过一倍,周边的哈萨克斯坦等市场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在欧洲市场,作为豪华品牌的故乡,中国品牌虽然取得了增长,但市场份额仍然相对较小,仅占2.37%。Instagram进行的一项调查涵盖了14万名西方消费者,结果显示,62%的人对中国汽车持负面评价,而西方品牌汽车的负面评价为40%。主要原因在于以往的品牌形象和口碑问题,如外观抄袭、质量问题和低保值率等。尽管如今的中国品牌已取得明显进步,但改变人们的固有印象需要时间。

总的来看,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要想在西方市场与国际品牌竞争,需要继续努力改善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你对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0 阅读:1

汽车内参爱

简介:冷暖不过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