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高考升学率,不得不提的一所中学是衡中,而一提到衡中,分歧就来了。
有人说是“好学生成就了衡中”,有人说是“衡中成就了好学生”,还有人说“衡中只产高考机器,学生素质不行”……
衡中这些年输出了大量的人才,同时因为成绩格外出色,备受关注,也确实饱受争议,甚至到浙江办学之路,直接被当地的家长给堵死。
当地家长以“孩子考上衡中”为荣耀
这些年外界对衡中的褒贬不一,不了解的人,通常都是持有一种嘲讽的态度:一点也不羡慕,这个学校出来的,还能有什么人才吗?都是考试机器罢了。
可是对这所学校非常了解的人,又有不一样的态度,尤其是那些从衡中走出来的优等生,如今是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翘楚,他们感恩学校的培养,对学校又完全是另外一种态度。
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衡中招生模式是“掐尖”没有任何疑问,掐尖的学校有很多,但是衡中只有一个,在当地所有的家长都会以孩子考上“衡中”为荣耀,这已经是深入人们内心的一个现实:孩子考上衡中,未来就有了保证。
关于衡中的教育,想必即便没有故意关注的人,也略知一二,孩子们排队打饭都在争分夺秒学习,每天晚自习上到11点以后,早上6点以前起床,开始漫长的一天,每个孩子都在抢着学习,生怕被别人落下来。
听起来挺可怕的,没有深入了解的家长,会觉得把孩子放到这样的学校去,孩子过得一定不快乐。
其实,在这上学的孩子们的家长,非但不会这样想,还会以此为荣耀,而且能够进入衡中的学生,很多都是家庭条件不错的孩子。
到底是好学生成就了衡中,还是衡中成就了好学生?
“如果允许掐尖,谁都能做出这样的成绩吧!”这是一种对衡中的质疑的声音,其实只要稍微做调查就知道,很多地方照搬这样的教育方法,但是最后只有衡中成了“神话”一般的存在。
“掐尖”是一个原因,但是不是主要原因,做到这种程度,所有人都以“进入衡中为荣”,掐尖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大家挤破头都想进入,学校自然会挑选那些成绩好的,基础好的,未来有提升空间的学生。
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最近在网上刷到这样一篇文章,作者一定是对衡中有深入调查和了解,多次入校参观,他对衡中的“综合管理的生态系统”非常肯定。
衡中老师敬业、吃苦耐劳,为学生全方位付出,甚至包括学生们的情绪,老师们之忧而忧,这种敬业精神是值得钦佩的。
而这背后的、人们看不到的是,学校给予老师们的高待遇和人性化管理,学校的后勤工作做得好,为老师们解除了所有后顾之忧,就连老师家属,都在后勤保障范围之内,老师们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孩子们身上。
当然了,这个生态系统已经建立,想要进入衡中当老师,那也是难上加难,老师们都是在千军万马中挑选出来的。
再看学习氛围,有这样一句话,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在衡中不想学习是不可能的!
每个进入衡中的人,在这样一种氛围中,都会踏实下来好好学习,不仅不会偷懒,还生怕自己比别人多浪费了时间。
学校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从环境的舒适度,到老师的的配备,再到基础的硬件设施,一切以学生们为中心,也是学校的宗旨。甚至孩子们的学习时间、上课时间、休息时间,都是经过一套科学系统精妙地计算出来的。
正是因为强大的科学系统做支撑,学生们才能有条不紊,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除此之外,学校还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政府做后盾,学校不会被打扰,一切以学习和升学率为主。
单方面说好学生成就了衡中,或者是说衡中成就了好学生,都是不准确的,衡中和好学生是双向挑选,双向成就的。
结语:
目前来看,我的孩子大概不会成为什么学霸,她是一个爱美的小女孩,我也希望她一直这样下去,不打算给她任何压力。
但是作为家长,我依然支持“允许有重点班、重点学校”的存在,理由很简单,因为好环境真的是好学生的强有力的后盾,有好环境,才能成就更多的人才。
而且学生和学校本身就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如果孩子有一天开窍了,想要做好学生,至少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到好学校。
但是如果一刀切,一切随机分配,那孩子努力的动力就消失了一部分,对于提升差等生的成绩没有帮助,对于好学生,还会有影响。
衡中的教学模式还是值得研究,希望越来越多好的学校,能够成为衡中这样的学校,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