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宣一篇“当年轻人开始寻求边界感”的文章引起年轻人共鸣。文章强调现代年轻人越来越强调自己或者他人的边界感。崇尚保持“安全距离”的社交方式。
文章中描绘的工作与生活的边界、人与人之间的边界、个体与世界的边界,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社交境界,一种更高级的社交模式。
在部队中,最缺乏的就是这种边界感。为什么年轻官兵不愿意长干,是因为待遇吗?
不是,随着近几年待遇逐步增长,工资待遇水平已经达到了社会中上水平,但还是有大量的干部为一张船票头破血流。工资涨多少都难以抚平躁动的心。
记得有领导在会上批评年轻干部沉不下心,讲自己当初一个月几百块钱也不抱怨、无论吃多少苦都不埋怨……
一副“严管就是厚爱”的慈父面容。
我们假设领导严管真的是为我们好,就像《大考》中辞职陪儿子备考的妈妈。
她为儿子制定备考计划,时刻坐在身边盯着孩子学习;她为了监督儿子把孩子的门锁拆掉……
在一次次争吵后,儿子再也忍受不了心中的压抑,直接离家出走。
母亲也不理解,自己一心一意为儿子付出,为他操碎了心,却换来这样的回报。
管得太多是束缚、管得太严是侵犯
还记得有一次领导轮换,从某血统纯正、作风过硬的单位调来一位cmz。这位首长到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每一个连队去查内务、查手机。事无巨细地翻开每一个柜子、每一个抽屉、每一个包裹。仔细检查每一位官兵的手机,反复翻看情侣、夫妻间的聊天记录,试图在其中找到一切不稳定因素。
查到兴处,给我们讲起以前单位是如何在沙坑中挖出官兵藏的违禁品的光辉事迹,重复模仿每一个动作,如数家珍般的列出他的丰功伟绩。看着首长两颊泛红、鼻孔放大,两眼放光的兴奋姿态,当副班长绝对是把好手。
诚然,在部队中谈边界感可能有点奢侈,但是稍微为年轻官兵留一点隐私、一丝脸面、一份尊重是可以做到的吧。
总是说要拴心留人,往往最后就剩下留人了。光提升待遇很难解决问题,个人认为改变改变管理方法和理念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