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的大思想家荀子为什么评价为“魏武卒”是“危国之兵”?

鬼说天下 2024-09-04 12:23:35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天下大争,战争的规模和烈度都空前提高。为了应对规模空前的战争,以战国七雄为代表的强力诸侯都开始组建独有的特种精英部队,比如秦锐士、齐技击、楚厉甲、赵边射、魏武卒等等。其中魏武卒是战国第一支专门组建的特种精英部队,其知名度也是最高的。

正因如此,战国时期爹诸子百家在进行与军事有关的思考讨论时也会提到“魏武卒”,比如先秦儒家三巨子之一的荀子。不过与有些人的固有印象不同的是,荀子对于“魏武卒”的评价并不是很高,甚至在《荀子·议兵》中将“魏武卒”称为“危国之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魏武卒”。李悝变法期间,时任魏国西河郡守的吴起为了与秦国的战事组建了名为“魏武卒”的精锐部队。按照荀子的说法,魏武卒的选拔和训练标准是“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冑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在如今也是极高标准。

凭借极高的选拔和训练标准,魏武卒有两个特点:一是战斗力极强,曾经创造了五万魏武卒大败五十万秦军的辉煌战绩;二是待遇非常好,成功入选魏武卒的人能解除与贵族的依附关系,免除赋税徭役并获得土地,一跃成为地主。极高的标准和很好的待遇也是魏武卒战斗力的来源之一。

然而荀子认为魏武卒有一个大问题——无法持久。因为选拔和训练标准太高,所以一个魏武卒的服役时间顶多只有三到五年,而魏武卒退役后的待遇不变。也就是说,魏武卒每隔三到五年就会为魏国制造一批不干活不纳税还享受高待遇的人。魏武卒的高标准又无法及时补充合适的新兵。

结果就是魏武卒的退役老兵在给魏国造成巨大财政负担的同时,魏武卒也无法长期保持战斗力。时间一长,魏国要么因为魏武卒的待遇而财政锐减,要么是被削减待遇的魏武卒在对外作战中失败。无论哪一种结果,损失最大的都是魏国社稷和百姓。因此荀子评价魏武卒是“危国之兵”。

20 阅读:7400
评论列表
  • 2024-09-09 02:47

    魏武卒可惜了,魏没有大统一的目标,慢慢的消耗完了。荀子就是扯犊子,魏武卒是中国职业军人应该是第一支,参考春秋战国那感人的人均寿命,其实养不了多长时间,而且,魏武卒从开始打到灭亡。倒是把魏拖地没钱

    肿足骑士 回复:
    荀子说的没错,魏武卒只进不出,哪有那么多地给他分,就算不停地占地盘都不够。
    111 回复:
    四战之地,无险可守,还要去进攻?当围魏救赵是演义?
  • 风语 25
    2024-09-09 01:17

    其中魏武卒是战国第一支专门组建的特种精英部队,其知名度也是最高的。这话可不对。魏武卒是第一支职业军队。他们平时只需要训练。其他的军队平时都是要耕田的。

    风语 回复: 小鲁班
    你有两个巨大的错误。第一,现在当兵都是职业兵,所以你下意识的认为春秋战国也是职业兵。第二个错误,你以为魏武卒厉害,所以他们就是比职业兵更厉害的特种兵。首先,春秋战国,没有职业兵,只有平民兵,贵族兵。他们有一个特点,都要耕田之类的工作。只有冬天会集合训练。而魏武卒不是,他们是全年训练,不需要耕田。将领也不需要管理封地。就好像兼职和全职的区别。第二个,特种兵并不强,特种兵,是特殊兵种。正面战场,一千个特种兵,未必打得过一千普通兵。而春秋战国连职业兵都没有,是不可能出现特种兵这个概念地位
    小鲁班 回复:
    全能战士,各种武器都会。特别擅长丛林战。这在当时不算是特种精英,那算什么?难道非得会狙击,会步枪?
  • 2024-09-08 22:43

    所以圣人思想家永远当不了军事家。

    抉择¥命运 回复:
    荀子是法儒
    何以故人渺 回复:
    只能说曾经的吴起败给了后来的自己
  • 2024-09-09 11:11

    应该以战养战,光靠财政很难长久供养这支精锐。

    苏格拉没有底 回复:
    报着以战养战想法的无非就是靠烧杀抢掠嘛,这样的军队天生就不能长期维持,即便是万中无一的牛人再加上百年一遇的天时顶天了也就是张角黄巢李自成,想要一只军队作为平定天下的王师只能老老实实学曹操学宇文泰学朱温最后才有机会成为朱元璋。
  • 㢲戥 13
    2024-09-11 19:38

    吴起学儒家,感觉没用。后学兵家感觉还是不行,最后从政变法。虽然遗憾失败。但是就这精气神,就这锐意进取的精神,就是强。哪怕是死也要把敌人都送到地狱去。用生命谱写战歌。

  • 2024-09-16 14:02

    [笑着哭][笑着哭]那是魏王自己作死,没真正把魏武卒发挥出作用而已。强大的军队是需要掠夺更多的资源才能供养,达到以战养战。

  • 2024-09-24 18:40

    儒家哪个大师不贬低武人

  • 2024-09-26 11:52

    是魏国不会用人,最开始有称霸之相的就是魏国,以法治国,还普通人上升渠道,楚国秦国变法都是学的魏国,吴起是楚王突然死了,被他侵犯权益的贵族要搞死他,人死政消,秦国是太子继位干掉了商鞅,但是认同变法是好的,延续了下去。秦国自此崛起,后面打山东六国,那些人头就是军功钱财爵位呀,那就是发大额年终奖呀,那个打鸡血劲头谁看了都怕。魏国自己呢,迂腐守旧,战国四君子名声最好,声望最高,实力也高的魏公子无忌,看国家无望,自己又窃符救赵后被排挤出了权利中心,无能为力,最后是整日酗酒,郁闷死的

    死辉复燃 回复:
    是杀商鞅转移矛盾 不然内耗太严重
    用户10xxx19 回复: 死辉复燃
    矛盾是有,跟太子有仇才是根本,跟很多大臣也有仇,不然死了后变法不会被继续实行下去。
  • 2024-11-04 23:49

    高成本培养的军队,就得以战养战,不然成本无法通过掠夺来补充,就会变成消耗内部。

  • 2024-11-03 06:39

    魏国如果坚持先灭秦国取得关中,就有了战略纵深,可惜,四面出击,到处树敌,魏武卒再强大,也禁不住这样消耗。

  • 2024-11-28 16:55

    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韩与魏的地皮相互盘交错,两家虽然大部分地皮在中原平坦沃土,人口粮食都充足,周围一眼望过去都是强敌,没有开荒发展的空间了,魏国不得已要寻求变法自强,但是赵、魏都在变法中走强军路,优先考虑掠地,发展路上不断蚕食周边小国的地皮,完全不是像秦国调整社会阶层,提升土地利用率,加大经济来源再一步步壮大军队。魏武卒,按文字记述,应该是重甲步兵,算是一种多功能式军种,组步兵阵时坚不可摧,冲锋陷阵时借着战車所向无敌,但是弱点非常明显:四匹马拉的車一旦到复杂地形就无用,重甲步兵失去战車后,几十斤的重甲,几十斤的各类武器,一天走不了20里路就体力耗尽失去战斗力。这缺点,打小国时几乎无敌,打秦、楚这种庞然大物就力不从心了,整个战国史上,魏国兵强马壮,却没有在秦楚俩国讨到多少便宜,反而是一股劲跟齐赵俩国互斗得不可开交!

  • 2024-09-22 21:26

    貌似吴起也牛逼啊,死的时候都要拉贵族陪葬。我不好过,也要拉你不好过。

    嘿君 回复:
    楚国最后七十多家贵族因为侮辱王尸被灭门[笑着哭]
    夜晚的星空 回复: 嘿君
    就是 死的时候也要拉对方陪葬。不过也有贵族跑了
  • 2024-10-08 08:34

    吴起死后几十年荀子才出生。荀子见的魏武卒与吴起时期的魏武卒不可同日而语[呲牙笑]

  • 2024-09-16 19:35

    没有亡国之兵,只有亡国之君

  • 2024-10-17 18:55

    为什么不能采用延迟退休的办法?这不是全国都一致热烈欢迎的吗?

  • 2024-09-08 23:28

    魏武卒是兴起了二十年,在平均四十岁的古代艰苦的训练方式折寿10年,也就是两代人的时间检验出身体不是出路,还是抵御不了秦的穿云箭!

    鑫森淼焱垚 回复:
    魏国最强的就是从吴起入魏到桂陵之战这五十多年,这个时候魏国是诸侯里最强的。。桂陵之战以后,魏国还算强国,但是已经没有之前独一档的趋势。等到公元前343年马陵之战后,就是老太太过年,一天不如一天。。。你这开口百年有余,我就想知道你这百年是怎么数出来的
    鑫森淼焱垚 回复:
    还能把魏惠王的徐州相王当做巅峰,,他为什么相王?就是因为国力已经不如秦齐楚,为了缓解压力,拉拢齐国对抗秦国,这才和齐国相王并且排斥秦国。。把秦惠文王的脸面踩了一脚,然后被秦国吊起来打。你说这是是巅峰,把吴起的74战64胜10平和逢泽之会放在哪?
  • 2024-10-04 14:16

    主要是魏国没彻底改革来削减世袭贵族,让利给新兴地主阶级。。。这样魏武卒的量太少而且可能会越来越少

  • 2024-11-04 09:58

    “对面有高价值步卒,正在向我方冲锋!” “远程集火啊,弓箭、弩、投石都给我集火。嘿嘿,还有这种好事。”

  • 2024-10-01 11:55

    主要是魏国的攻略方向有问题,四战之地还四处出击。赵韩的关系也搞崩了。

  • 2024-11-03 16:17

    重锤不重,尖刀不利

  • 2024-09-12 05:09

    魏卒不满饷,满饷不可敌![鼓掌]

  • 2024-10-22 12:11

    唐朝的府兵制就和这个很相似,这个兵制本身就有很大弊端,唐朝中后期缺少稳定兵员和这个有关,因为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除非不断扩张才能缓解,否则迟早衰亡

  • 2024-09-12 15:56

    合适明显是胡说八道,真的以为古代人都很蠢?

鬼说天下

简介:余致力于胡侃中外诸般门类十余年,望与诸君共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