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乡村|中国产业村长访谈之二:以产业兴带动百业兴、乡村美、农民富

创意农业学 2024-12-09 19:29:52
郫都乡村 | 中国产业村长访谈之二:以产业兴带动百业兴、乡村美、农民富

2024-12-09 15:23·乡村振兴博览园

全球创意农业评论·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系列访谈

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为啥能够走在全国前列?

——揭秘成都市郫都区学习应用“千万工程”理念方法聘任产业村长加快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历程

中国产业村长访谈之二:以产业兴带动百业兴、乡村美、农民富

章继刚

作者简介

章继刚,中国创意农业研究专家,中国战略资本研究专家,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专家,荣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科学成就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全国创意农业精品教材暨乡村振兴丛书》总主编、《创意农业学》《田园革命》作者,中国创意农业优美乡村 对话学术主持人。

编者按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郫都区聘任“产业村长”推进“产才融合”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初步形成乡村振兴“六大战绩·十个案例”。“郫都模式”是学习“千万工程”理念方法的创新实践,相关做法获得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CCTV-13频道“国庆巡礼”、CCTV-17频道《三农群英汇》等媒体关注报道。为总结提炼郫都区“产业村长”模式,中国创意农业优美乡村对话学术主持人章继刚先生(以下简称“章继刚”),进行一场一对一的深度访谈,推出《全球创意农业评论·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系列访谈》,本文为系列访谈第二篇。

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以产业兴带动百业兴、乡村美、农民富

创意农业网:您好,章老师!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那么,产业村长们是从哪里选出来的呢?有哪些具体要求?

章继刚:大家好!产业村长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荣誉性职务,旨在以企业思维经营村庄,盘活乡村资源,激活项目业主内生动力。他们不是村“两委”实职干部,而是由社区(村)民委员会选聘的,具备实力和奉献精神的“爱农村、懂农业、熟市场、会经营”的产业发展开路人。他们主要是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行业协会负责人、致富带头人、本土人才、外出乡贤、职业经理、技术行家中聘任的,优先选聘已具备一定实力且愿意为乡村奉献的人。要求他们不仅爱农村,还要懂农业、熟市场、会经营,能够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聘任产业村长打造郫都区产业带头人“雁阵”队伍,是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的具体行动,是探索农村综合改革的生动实践,是加快培育一批产业强村、经济强村,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产业村长以企业思维来“经营村庄”,盘活乡村存量资源,激活已投运项目业主内生动力,实现产业“接二连三”,推动乡村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着力解决农产品经济“发展无思路、拓展缺空间、生产没技术、产品缺市场”的现实痛点,推动农产品经济“以产促销”向“以销带产”发展方式转变。产业村长一头连着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市场和消费者,将他们所在企业、团体等社会组织的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要素引入乡村,补齐乡村产业发展的弱项短板。

为激发“产业村长”干事创业热情,整合组织、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资源,对村集体和“产业村长”联合申报项目给予倾斜支持、享受贷款贴息政策,不定期组织交流、培训等沙龙活动,优秀“产业村长”可优先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强化正面宣传引导,不断增强“产业村长”的归属感、荣誉感。

创意农业网:郫都区为何要为这些产业村长颁发聘书,并举行如此隆重的聘任仪式?这些产业村长具体要承担哪些职责呢?

章继刚:今年11月18日,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召开,明确要坚定不移推动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现代先进制造业体系。今年以来,郫都区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壮大,目前已经聚集丹丹豆瓣、新华西乳业、天味家园等规上企业52户,1至10月实现总产值87.89亿元。招引签约天津联拓、海南华神、南大食品等重大高能级项目,保障二十二城等多个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天味家园、丁点儿食品完成技术改造,助推企业产能升级,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创新转化率、空间承载力、人才集聚度和配套专业性,建设“制造强市”“制造强区”,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势在必行。

当前,郫都区正按照区委决策部署,实施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成型成势攻坚行动,以农业农村改革为切入点,探索“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特色村”融合发展机制,实施“村园联动”工程,在林盘、绿道等空间有机植入研发设计、数字文创、高端康养等新兴产业,引导三次产业资源跨界配置和多业态融合,建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动实施良种选育、单品冠军培育行动,持续开发系列衍生品,探索“天府水源地”品牌产品推介新模式,做优郫都“土特产”文章,建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为此,进一步创新并推广产业村长服务乡村机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推广农业共营制、集体联营制、多村合作、整镇组团、跨镇抱团等发展模式,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试点、示范带动全域建设体现公园城市特质、城乡融合优势、蜀风雅韵气质的和美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以来,郫都区按照“爱农村、懂农村、熟市场、会经营”的标准,聘任了31名产业村长,为这些产业村长颁发聘书,并举行隆重的聘任仪式,就是为了表达对产业村长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是为了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产业振兴中来。通过颁发聘书,明确他们的职责和身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产业村长们主要承担协助开展产业规划、政策宣传、基层治理,以及主动开展项目招引、技术服务、产销对接等职责。通过他们的努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升村民生活水平。通过充分发挥产业村长职能作用,以企业思维发展乡村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产业村长强化联农带农,通过订单生产、产品代销、保价收购、吸纳就业、资产收益等方式使群众嵌入产业链条,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产业村长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授之以渔”方式,加强村民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带动群众就业创业。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依法依规为产业村长赋权赋能,提高产业村长在产业发展中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共同破除产业村长在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堵点,激励产业村长担当作为。加强正面宣传和典型报道,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示产业村长带动的新成效,有助于形成“先进一人、带动一户、辐射一方、共同富裕”的浓厚氛围。

创意农业网:郫都区在推行产业村长工作机制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章继刚:成都市郫都区委组织部、人才办牵头,组成工作组深入调研,建立本土致富能人数据库,作为产业村长后备人选。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公开邀请”等方式,引导优秀农业企业家与村“两委”精准对接。同时,出台《产业村长培育提升行动方案》,明确职责和评估机制,确保产业村长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今年3月,郫都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郫都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修订稿)的通知》明确:“支持科技人才下乡兴业。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区内建立工作室、专家大院、人才工作站等联合体,并取得国家部委、省、市相关部门涉农领域科研成果或成效认定,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同时,积极支持科技人才下乡兴业:“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区内建立工作室、专家大院、人才工作站等联合体,并取得国家部委、省、市相关部门涉农领域科研成果或成效认定,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 大力支持高素质农民培育:“扶持培育一批职业化农民乡土人才,提升农民职业能力水平,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对评为省级以上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称号并完成‘头雁’带头人培育任务的,给予每人3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评‘四川省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给予每人3万元一次性奖励(含上级奖励资金)。对新获评市级‘十佳农业职业经理人’‘优秀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分别给予每人1万元、0.5万元一次性奖励。”

创意农业网:产业村长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产业村长是如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呢?

章继刚:郫都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体会议提出,“郫都区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要立足‘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位特征,把乡村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空间和载体,充分激活农村巨大的投资、消费、要素市场潜力,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近年来,郫都区鲜明“抓经济必抓园区”导向,通过找准产业主攻方向、推进产业规模倍增、壮大特色产业品牌,着力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园区集成,加快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四链深度融合、竞争能力突出、运行机制高效的现代化园区。以成都金田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春文为例,他作为产业村长,不仅推广了科学育种、栽培等技术,还带动了当地农业从“以产促销”向“以销带产”转变。目前,已在郫都区成功推广新品种农作物5000余亩,产值达到5000万元。其他产业村长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产业村长们通过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市场规划拓展等服务,帮助村民提升种植水平,拓宽销售渠道。同时,还引导村民参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模式,实现利益共赢。像产业村长张焦就通过发展韭菜产业,为村民提供了50余个在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状况。

2023年10月,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探索设立首批产业村长,通过选聘产业能人,推动任职村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24年3月,郫都区聘任第二批17名产业村长,杨凯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一名90后,杨凯从事生菜种植近10年。杨凯曾跟着家里从事娃娃鱼养殖行业,10年前,由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农业前景的展望,开始在安德街道种植生菜。2019年,杨凯成立郫都区万亩香农业专业合作社,面积在150亩左右,如今,合作社面积已经扩大到230亩,并在2023年8月被评为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

“藏粮于技”离不开人才引育。郫都区以项目聚人才、以培训带人才,建立乡村振兴人才专家库、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等人才科技平台,创新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2023年10月,郫都区农业产业协会成立,已集聚产供销全过程会员单位57家。全区累计培育出新型职业农民8900余人、农业职业经理人791名,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405场次,培训13万余人次。

全长18公里、覆盖面积70.8平方公里的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串联起世园会郫都分会场、川菜产业城、成都影视城等板块,田野上、阡陌间,农业与新质生产力碰撞,激发出蕴藏的澎湃动能。郫都区农业生产服务的链条日趋完善,在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上的3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分别建成集水稻烘干仓储一体的汉姜片区农事服务中心、柏木河片区蔬菜仓储冷链物流中心,正大力推进棋田村智慧育秧中心、烘干加工中心、汉姜大蒜晾晒设施、永盛生菜产业服务中心、泉水粮食烘干仓储中心建设。

目前,全区已成功实施生菜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德源大蒜品种提纯等一批项目;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孕育出川菜之魂“郫县豆瓣”,品牌价值高达660亿元;启动汉姜、安宁等3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建设100亩无人农场示范区;加快中国川菜产业城龙头企业上市培育,力争今年新引进龙头企业5家,园区产值突破100亿元。

创意农业网:在推行产业村长模式的过程中,郫都区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

章继刚:郫都区境内有大中专院校20所,省部级以上各类专家人才108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推行产业村长模式,主要面临人才短缺、资金不足、技术瓶颈等挑战。为此,郫都区依托科技人才优势,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整合政策资源支持产业村长申报项目,同时柔性引进院士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有效克服了挑战,推动了产业村长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网:您认为产业村长模式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何重要作用?

章继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要手段,也是必由之路。产业村长模式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通过开拓市场和创新销售模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推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实现“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促进农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郫都特色的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近年来,郫都区坚持示范先行,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激发乡村土地活力,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激活城乡融合发展内生动能,聚力打造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展示窗口。通过聚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郫都区首创“院士科技小院”、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扎实推进产业村长模式,组建中国优农协会郫都工作站等;以重点项目为引领,以提升现代种业质效为突破,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攻坚行动,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加快“村园联动”培育新兴产业,有效破解农业“卡脖子”难题。

未来,郫都区将继续深化产业村长工作机制,探索制定《郫都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联合体工作导则(试行)》,积极构建关系稳定、连接紧密、权责一致、利益共享、风险可控的联农带农益农的“郫都模式”。同时,加强产业村长的能力培训和管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创意农业网:郫都区怎样利用党建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章继刚:聘任产业村长是郫都区党建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外引内培”聚合整合融合多方资源,推动党组织联建、农产品联营和合作社联通,构建形成“党建带会建、会建促党建、党员帮会员”的产业融合型党建共同体。

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机关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紧扣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农业产品销售缺市场、农村经营缺人才、农民生产缺技术、企业发展缺空间“四个痛点”,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建立“1名机关党员干部+1名产业村长+N名生产大户”结对帮带工作机制,与产业村长结对认亲,与生产大户结对帮带,做到精准化帮带、网格化管理,每一名机关党员干部做到“三亮三比”承诺践诺(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技能、比服务、比效率),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好先锋、做好表率”。

为让产业村长“引得来”,该支部积极搭建平台。支部指导成立郫都区农产品供应链协会党支部,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与村级党组织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逐步建设生菜、韭黄、萝卜、盆景、有机蔬菜5个产业化联合体,探索建立联农带农益农发展机制,让农民在深度参与过程中分享更大的收益。

为让产业村长“用得上”,该支部注重分链聘任。在产业链上,支部聘任中国辣椒院士邹学校为“蔬菜产业创新领域首席顾问”,聚力郫县豆瓣产业强链补链,指导岳麓山种业创新团队选育郫县豆瓣专用辣椒品种;在创新链上,支部聘任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魏世伟博士和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杨晓博士聚力生菜产业品种培优,推动“沪芊”新品种成果转化。

为让产业村长“留得住”,该支部强化制度设计。协会党支部工作任务利用“三引导、三推荐”机制,充分整合组织、人社、农业等部门相关政策,采用优先纳入“五强五好”干部表彰对象、优先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对象、会员企业非党员优先纳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等“五优先纳入”方式,明确“产业村长”权益保障。聚焦产业振兴,围绕协助开展产业现状调查、协助开展村级产业规划、协助开展集体经济发展和主动开展产业政策宣传、主动开展产业技术服务、主动开展产品产销对接“三个协助三个主动”开展工作,明确“产业村长”工作职责,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此外,该支部以党员帮会员,探索实行“三问三单三诺”工作法,即向种植农户“问需”、向技术专家“问计”、向村社干部“问效”,瞄准生产基地产出清单、渠道配送供应清单、社区团购营销清单,向村党组织“承诺”、到生产基地“践诺”、听村民代表“评诺”,明确“产业村长”工作制度。

例如郫都区唐昌镇平乐村产业村长、郫都区农产品供应链协会功能型党支部书记、成都汇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宗堂,近年来带领公司累计投资1.8亿元,建设发展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在李宗堂的带领下,当地进厂和就近务工村民人均年增收近7万元。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能致富的产业村长已成为郫都区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上一道靓丽风景线。

点评:授人以渔,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有力有效助推农业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乡村振兴的号角响彻云霄。郫都区上风上水,八河并流,这里生态本底优越,是农业发展的沃土。充满活力的田野上,31名产业村长引领着乡村产业走向繁荣,塑造着天府郫都田野乡村的崭新面貌。

央视农业农村频道(CCTV-17)《三农群英汇》栏目中,《产业村长为菜忙》的专题报道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希望的大地,让产业村长们的奋斗身影跃然于荧屏之上,成为乡村振兴路上耀眼的星辰。

为进一步创新并推广“产业村长”服务乡村机制,郫都区按照“爱农村、懂农村、熟市场、会经营”的标准,聘任了31名“产业村长”,并为他们颁发聘书、举行隆重的聘任仪式。这一举措不仅表达了对产业村长的尊重和认可,更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产业振兴中来。产业村长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更带来了市场的广阔视野和创新的思维方式。他们如同乡村振兴的“智囊团”和“生力军”,在各自的领域里大展身手。他们如同乡村产业振兴的“智囊团”,用智慧和汗水引领着乡村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在他们的引领下,郫都区的田园科创未来场景与乡村产业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缓缓展现在世人面前。

金田种苗的董事长李春文,以其深厚的农业科技背景,将科学育种、栽培等技术播撒在这片土地上。在他的带动下,农业从“以产促销”的困境中破茧而出,实现了“以销带产”的华丽转身。金田种苗的新品种农作物在郫都区成功推广5000余亩,产值高达5000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泉水村的徐晟文,用稻花乡生态田园项目为村民们编织了一个美丽的家园梦。他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让村民们实现了就近就业,更让产业村长的示范效应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稻花乡生态田园不仅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了村民们心中的幸福家园。

长乐村的王莉,一个放弃城市繁华、回归乡村的女能人。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愁与责任,将生态农业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她的生态农业项目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更让村民们看到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平乐村的李宗堂,带领村民们在食药用菌产业中掘金。他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了食药用菌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人均年增收近7万元的壮举让村民们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甜蜜果实。

长河村的徐小凌,与村民合资创立“长河果蔬”品牌,让果蔬产业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他们通过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式,提升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长河果蔬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棋田村的杨凯,则准备联合周边150家种植农户建立“生菜产业联合体”,共同破解销路难题,稳定货源。他的这一举措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郫都区正按照区委决策部署,实施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成型成势攻坚行动。他们以农业农村改革为切入点,探索“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特色村”融合发展机制,实施“村园联动”工程,在林盘、绿道等空间有机植入研发设计、数字文创、高端康养等新兴产业。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更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品质和竞争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党和政府支持下,产业村长们如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各自的领域里大展身手、各显神通。他们通过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市场规划拓展等服务,帮助村民提升种植水平、拓宽销售渠道;他们通过引导村民参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模式,实现利益共赢;他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从棋田村的杨凯到金田种苗的董事长,从泉水村的徐晟文到长乐村的王莉,再到平乐村的李宗堂和长河村的徐小凌,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产业村长的责任和担当。他们不仅引领着乡村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更通过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以企业思维发展乡村产业。产业村长们肩负着协助开展产业规划、政策宣传、基层治理以及主动开展项目招引、技术服务、产销对接等职责。他们通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企业思维发展乡村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乡村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他们强化联农带农机制,通过订单生产、产品代销、保价收购、吸纳就业、资产收益等方式使群众嵌入产业链条,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他们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村民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带动群众就业创业。

“先进一人、带动一户、辐射一方、共同富裕”。郫都区在推行产业村长工作机制方面的创新之举同样令人瞩目。他们深入调研,建立本土致富能人数据库,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产业村长们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广阔的发展平台。郫都区还依法依规为产业村长赋权赋能,提高他们的话语权和决定权。他们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共同破除产业村长在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堵点难题,激励产业村长担当作为。同时加强正面宣传和典型报道,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示产业村长带动的新成效。

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委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全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将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力争经济总量超千亿元。到2035年,郫都区将基本建成成都西部现代化新城,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围绕四大重点片区,郫都区又有具体部署,其中,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形成科技创新策源、智造产业集聚的“黄金水岸”,成都影视城成为世界文化名城新名片、展示天府文化新窗口,中国川菜产业城建成世界美食之都新地标,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城乡融合、共富共美”锦绣画卷加快呈现。

展望未来,郫都区将继续深化产业村长模式的应用和推广,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体系,为产业村长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有力的支持措施。同时,他们还将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和新模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郫都区的乡村产业将会迎来更加繁荣发展的美好前景,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和标杆。

产业村长们的故事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中国产业村长“郫都模式”不仅为郫都区带来了显著变化,更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与启示。如今,产业村长们正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助力郫都区谱写 “乡村大美景观、世界对话窗口”的壮丽诗篇。

-THE END-

供稿丨章继刚

编辑丨宣传调研科

来源:今日头条·乡村振兴博览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