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道坎。提起这类疾病的预警信号,很多人首先想到胸痛、憋气或者头晕。事实上,一些脑血管病症状和“寒冷反应”相似,无法及时识别可能延误治疗。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1.气温骤降
寒冷会使身体大量耗能产热,使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痉挛,造成血液流动缓慢、血管狭窄、心脑组织供血不足或中断,从而引发心肌梗死或者脑梗死等意外疾病。
2.天气干燥
冬季的空气通常较干燥,水分流失引发血液黏稠度增高,增加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情绪波动
冬季日照减少,让人更容易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是新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抑郁症评分每提高一个标准差,冠心病、卒中和复合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约为1:1。
4.饮食不均衡
天气寒冷,人们会不自主地过多摄入高热量的食物,胆固醇增高会进一步加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进一步增高。
5种脑血管病症状,很像寒冷反应由于脑血管病的某些发病症状,与身体应对寒冷的反应类似,很容易因误判而错过最佳诊治时机。生活中,当自己或身边人出现以下症状,需要警惕是脑血管疾病的信号。
1.四肢寒冷与麻木感增强
天冷时,血管会收缩以减少血液流动,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四肢供血减少,使人出现四肢寒冷与麻木感。随着机体调节机制发挥作用,血供马上改善,症状也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但如果症状长时间不缓解,应警惕脑血管疾病风险。
2.肢体无力或活动障碍
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脑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诱发脑血管疾病,致使肢体无力或活动障碍。寒冷还可使血液更粘稠,从而形成血栓,一旦血栓阻塞脑血管,可导致脑卒中。
3.血压升高且难以控制
①血管自然收缩,会使血管阻力增加。
②寒冷还会使交感神经系统活跃,导致肾上腺素等上升,刺激心脏收缩力和心率加快。
③人的活动减少、久坐时长增加,使出汗减少,血液中的钠含量相对增加,吸引水分留在血管中,导致血容量上升,这些都会使血压升高。
另外,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当人从温暖的室内突然到寒冷的室外,也可对血压产生影响,诱发脑出血。
4.情绪波动与性格改变
血清素是一种可改善情绪的神经递质,其减少会使人产生抑郁情绪。随着日照减少,人体内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加,抑制脑内神经递质“血清素”的合成。冬季人们社交和户外活动减少,可能产生负面情绪,这也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5.频繁头痛
室内外温差较大,易导致头部血管收缩或舒张;人们寒冷时倾向摄入高热量食物,可导致血脂升高;天冷人更易感到疲劳,睡眠质量也会受影响。这些因素都可导致头痛,而频繁头痛就要警惕是脑血管疾病的信号。
如何应对?让脑血管安全过冬季1.注意保暖和休息
冬季应尽量在室内活动,如要外出首先应逐步适应室外的环境温度,避免从较高温的室内环境突然转移到较低温的室外,其次要穿轻便保暖、吸汗透气的衣物。同时要注意多休息,不熬夜,不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
2.牢记慢起床,运动要适量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按时参加户外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每天有氧运动控制在30~50分钟为宜,注意不要选择爬山、打球等激烈运动,运动要时刻注意安全。如运动后感觉自我良好,微微出汗,轻度疲劳,则表明运动量和方式合适。
3.学会调节情绪
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愤怒和兴奋。
4.定期监测、按时服药
针对病因,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降压药等,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
5.提倡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
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防止便秘发生;注意清淡饮食,避免油腻、熏烤、腌制类食物,控制油盐糖的摄入。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