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要杀孔融呢?原因说来并不复杂。其一,曹操想要通过取孔融性命来起到震慑众大臣的作用,以此推动自己达成集权之目的。其二嘛,孔融这人着实太能“作”啦,其种种行事最终也导致了自己的厄运降临。
并且,站在后世的视角去看,孔融之死压根就谈不上冤屈。可以说,综合各方面因素考量,从后人的眼光来评判这件事,孔融落得那样的结局,确实是有其缘由的,所以,客观来讲,他的死确实没什么可喊冤之处的。
倘若我们知晓他所做的那些事情,特别是其在曹操帐下所为之事的话,或许我们便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管是谁处在曹操当时的那个位置上,恐怕都会对他痛下杀手的!
公元196年的时候,孔融当时正在青州担任相关职务呢。然而,袁绍的儿子袁谭却带兵对其展开了围攻行动。一番交战下来,孔融终究还是没能抵御得住,被袁谭给打败了,至此,孔融在青州也就完全丧失了能够安身立足之处。
在这之后,孔融便没了别的依靠,只得独自一人仓皇逃走,他的目的地是去投奔汉献帝,希望能在那里寻得一处安身之所,暂避风头,也好为日后做些打算。
那时候,汉献帝才刚被曹操迎接到许昌。得知此消息后,孔融不辞辛劳地翻越了太行山,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终于到达许昌。待孔融到了许昌,汉献帝对他极为礼待敬重,当即授予他“将作大匠”这一官职。
自然,但凡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清楚,到了这个时候,汉献帝手中所剩的权力已然不多,大权基本都掌控在曹操一人之手。如此一来,彼时的孔融,实际上便等同于开始在曹操手下当差做事了。
同样,正是从这一时刻起,往后曹操对孔融整整忍耐了十二年之久!
曹操来到许昌做官后,起初对孔融极为礼遇,且有重用之意。要知道,彼时的孔融在士族里名气非凡,身为建安七子之首,其才华更是有目共睹。如此出众之人,曹操自然是愿意给予重视的。
因此,没过多久,曹操便交付给他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在公元197年的时候,孔融肩负起一项重要使命,他作为使者被委以重任,动身前往北方地区。此行的目的在于,孔融要代表汉献帝去完成一项任命事宜,也就是将袁绍正式任命为大将军。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咱们得稍作说明。话说曹操把汉献帝迎接到许昌后,有那么一小会儿犯了自大的毛病。他为自己谋得了大将军一职,却让袁绍担任太尉。要知道,依照汉朝的官制,太尉的级别可是比袁绍原本应有的地位要低的。
于是,袁绍便不乐意了,马上就摆出了一副要挥师南下,朝着许昌发动进攻的态势。
彼时的曹操,尚不具备与袁绍翻脸的底气,只能暂且示弱。由此,便促成了孔融的这趟北上之旅。那为何会选派孔融担当此使者呢?缘由其实挺简单。要知道,距当时还不到一年,袁绍才刚刚将孔融的地盘给吞并了,还俘虏了孔融全家,孔家差点就被屠戮殆尽。
从公与私的角度来讲,孔融理应站在曹操一方才是。待来到北方后,只要孔融稍微有点心机,就该全力协助曹操,在各方之间巧妙周旋。最理想的情况莫过于能替曹操在袁绍阵营里暗中使力,搞些内部瓦解的动作。
然而最终的情况是,孔融此次北上之行,居然真的就仅仅是去完成了一趟所谓的“公差”任务罢了。在这期间,除了将袁绍任命为大将军这件事之外,其余的任何事务,他都未曾着手去做。而且,哪怕是一点点具有实际用处的情报,他也都没能带回来。
这可着实让曹操失望极了。曹操满心期待着某种结果,然而最终呈现的状况却与他所期盼的相差甚远,如此情形,怎能不让曹操内心的希望彻底落空,进而大感失望呢。
让曹操怎么也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袁术居然称帝了。巧的是,袁术和杨修所在的杨家有着亲戚关系呢。这么明显的问题,曹操哪能轻易放过。于是乎,曹操当即下令,把杨修的父亲杨彪给抓起来了。
可随后,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孔融根本顾不上更换朝服,立刻就赶来面见曹操,坚决要求曹操将杨彪释放。
并且,孔融居然凭借自身的身份去压制曹操,放话称要是曹操不肯赦免杨彪的话,那他自己往后便再也不会去上朝了。
曹操哪会仅凭孔融的一句话,就轻易把杨彪给放了。不过孔融所言,确实给曹操带来了一定压力呢。到最后,由于众多人都纷纷为杨彪说情,曹操见此情形,也就顺势做了个顺水人情,将杨彪给释放了。
然而,在杨彪遭到关押的那段时间里,孔融私下里可是费了不少周折,动用诸多关系,一心想要帮杨彪洗脱罪名。并且,孔融还特意找到了当时全权负责这起案件的满宠,郑重地要求满宠绝对不可以对杨彪动用刑罚。
站在孔融的立场来看,其这般做法着实情有可原。需明白,往昔杨彪的父亲杨赐,那可是对孔融有知遇之恩呐。想当年,正是杨赐大力提拔,孔融才得以入仕为官。如此一来,在这个时候孔融为杨彪出面求情,仿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在曹操看来,这所有的一切可就并非如此了。
你究竟站在哪一边?
袁家与你明明有着私仇,可你倒好,居然帮着袁家那边的人来说情。我如此重用你,到了这时候,你却反过来反对我,甚至还拿自身的身份来对我施加压力!你这般行事,未免也太不讲情义了吧。
就因为这诸多事情,曹操对孔融已然彻底失望透顶。打这之后,曹操哪里还肯让孔融再握有实际权力,直接就把他打发去给汉献帝讲授文学了,如此一来,孔融便成了一名给汉献帝授课的文学老师啦。
倘若孔融在那之后能安安心心地当个老师,说不定就不会落得那般凄惨的下场。哪怕只是看在他的名声份上,曹操也极有可能会将他高高地供奉起来!
然而最终的情况是,孔融恰恰没办法将自己所处的位置摆放妥当。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当中,孔融大致做了如下一些事情,而这些事致使曹操对他愈发难以忍受了。
起初,许昌那方曾派遣一位太傅前往淮南出使,没成想却被袁术强行扣留了下来。这位太傅在被扣押期间依旧尽忠职守,直至最后竟吐血身亡。待其尸首被运送回来后,就连曹操都对他极为钦佩,还萌生出要给予他隆重葬礼的想法。
然而就在这个当口,孔融竟然站了出来。他不但坚决主张不给厚葬,还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说辞,甚至要去追究那位太傅的责任呢!可巧的是,孔融所依据的理论相当充分,最终凭借着这套理论,硬是将那位太傅的功劳给一笔勾销了!
在官渡之战即将拉开帷幕之际,曹操一心想着将所有力量汇聚起来,以便能与袁绍展开一场决战。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孔融竟在许昌一个劲儿地宣扬袁绍如何强大,这无疑给曹操带来了非常大的舆论方面的压力。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继而北征乌桓,意在消除那来自边境的祸患。可就在这时,孔融又冒了出来,一如既往地对曹操加以讥讽,声称曹操如此大动干戈地远征乌桓,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可言。
之后,曹操提出要严禁酿酒一事。在曹操看来,酿酒会耗费诸多粮食。当下正值天下大乱之际,所有人都面临粮食短缺的状况,实在不该把粮食用于酿酒这类事情当中。然而,孔融却又一次与曹操对着干,还搬出了一大堆理论,用以证实酒是禁不得的。
倘若讲,前面提及的那些言论,已然给曹操带来了一定的舆论压力,使得曹操对孔融愈发厌恶起来。而等到赤壁之战前夕时,孔融所发表的另外一番言论,更是严重地侵害到了曹操的根本利益。
彼时孔融提出应仿照古代礼制,在国都千里范围之内不可分封诸侯。巧的是,曹操的封地恰恰处于这一范围内。要是真依孔融所言去施行的话,那曹操便会全然失去自己的封地,其军事基础也将不复存在,进而丧失掌握权力的根基所在。
到了这般情形下,曹操已然是再也忍耐不住了。
需明确,彼时曹操已然将全部朝政大权握于手中。可偏偏有孔融这类人的存在,致使曹操难以掌控舆论方面的权力。只要孔融这类人依旧在世,曹操便随时可能遭受责骂,并且其权力根基,也会遭到诸多人士的质疑。
因此,孔融这般行事,曹操硬是忍了十年之久。到了这个时候,曹操对孔融已然很难再继续容忍下去了,心中渐渐萌生出要除掉孔融的想法,杀念已然在心底悄然滋生。
就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候,差不多是赤壁之战拉开序幕之前吧,孔融又有另外两条言论冒了出来,而这一回,再次把曹操给彻底惹恼了。
第一种言论,是对曹操南征之举持不赞成的态度。彼时,曹操正准备派遣大批军队向南方进发,其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趁着势头迅猛,一举将南方平定下来,完成统一大业。
然而在那时,孔融却明确地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应当凭借文德来使他人归服。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其大意是,倘若远方之人未曾归服,那就应当通过推行文治教化的方式让他们前来归附。而这一理念与曹操采取武力去征讨南方的策略相比,二者在本质方面是存在着明显冲突的。
第二种言论当属孔融所提出的“父母无恩论”了。在孔融看来,父母与孩子二者之间,实质上不存在什么特殊的关联。
不得不承认,孔融的那些言论着实相当“离经叛道”。他不但与曹操的看法不一样,就连和孔氏家族自身的理念,亦是全然相悖。并且,孔融跟汉献帝之间,同样有着极大的分歧!
汉献帝曾提出要对几位去世的王爷进行祭祀。然而孔融却持有不同看法,他觉得此举不符合相关礼法,且并无必要,于是最终将汉献帝的这一主张给否决掉了。
孔融其人,着实让我们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评价。其行事作风、为人品性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表现与情况,以至于我们在试图对他进行评价时,往往会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真不知该从何说起、如何去评判才好呢。
也许,用当下流行的一个词汇,来描绘这样的孔融会更为贴切呢。
他完全就是个典型的“杠精”。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要抬杠,非要挑出点毛病来反驳一番,似乎不跟人杠上几句就浑身不自在,真的是那种让人一提起就忍不住摇头叹息的“杠精”式人物呢。
他企图凭借证实他人是错误的这一方式,进而证实自身是正确的。
曹操后来对这类人实在是毫无办法了。要是孔融能有个稳固的立场,曹操好歹还能有个方向去劝说他。可面对这种纯粹为了‘抬杠’而‘杠’的人,曹操是真的无计可施。并且,不只是曹操如此,就算换成其他任何人,面对这样的情况,同样也是没招儿的!
可就是这样的孔融啊,其名气居然还特别大呢!要是就这么放任他一个劲儿地胡言乱语下去,那极有可能致使军心出现动摇不稳的状况,说不定还会引得众多人站出来反对曹操掌控大权。
因此,在赤壁之战即将打响之前,曹操出于统一思想以及集中权力的考量,由此便对孔融萌生出了杀念。
随后,在曹操的示意之下,丞相军谋祭酒路粹出面了,此人专门给孔融罗织了诸多罪名。而在这一系列的罪名当中,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一条,便是“大逆不道”。
很明显,任何人都能察觉到,这一系列所谓的理由,实际上根本就经不起推敲,完全是站不住脚的。
然而大家心里都明白,这诸多所谓的理由啊,说到底,无非就是单纯地在编造借口罢了。实际上呢,就是曹操处心积虑地想要找个由头来杀掉他。
于是,在路粹把相关理由呈递上去后,曹操没过多久便批复同意了,随即便下令处死孔融,甚至还对其全家进行了株连惩处。
“孔融让梨”这一故事众人皆知,而故事的主角孔融,在千百年间于后世的评价里,始终存在着极大争议。争议的关键在于,要给孔融一个确切的定性实在太难,我们着实难以评判孔融究竟属于哪一类人。
然而与此同时,就是这般模样的孔融,恰恰是映照出了那个时代里相当大一部分读书人的真实状况。
东汉末年一直到后续的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涌现出诸多极为“奇葩”的文人。他们所发表的言论常常是惊世骇俗的,可立场却模糊不清。多数时候,这些文人似乎就是单纯为了抬杠而抬杠,实在是令人颇感无语。
然而,在这种呈现出的集体现象背后,实则映射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现实状况。它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其深层次所蕴含的意味,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细细琢磨,因为它反映出的现实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在强大的汉朝瓦解之后,诸多原本存在的道德观念以及旧有的制度体系,已然无法契合新的时代需求了。而在随后开启的新时代里,人们却很难寻觅到一种能被广泛认可的共通理论,用以阐释那些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
当然啦,要是抛开这种宏大的历史背景不去考量,单单着眼于孔融其个人自身情况的话,那么不得不说,他落得那样的结局,其实也谈不上有多冤枉。
要知道,在大战马上就要拉开帷幕之前,公然在舆论方面扯后腿的行为,是任哪一位统治者都没法容忍、无法接受的。毕竟这等做法对于大战的局势等各方面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呢。
从这样的角度去看,曹操居然能容忍孔融长达十二年之久呢,而且还一直拖到赤壁之战即将爆发的时候才将他杀掉,这真的算是相当有耐心啦。要是换成那些性子急躁的统治者,恐怕早在官渡之战快要打响之前,就先拿孔融来开刀处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