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敢杀害我们大汉的使者,我非得派大军去把他们一网打尽不可!”汉武帝怒气冲冲地喊道。
到底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连大汉王朝的使者都敢下手?没错,就是那会儿名声响当当的大宛国干的。
后来,汉武帝派大军征服了大宛国,并且顺手把一片区域变成了咱们国家特别关键的一个省份。猜猜看,是哪个省呢?
汉武帝远征数万里,他的长远眼光那是明摆着的事儿。
【怒斩大汉使者】
说起来咱们国家古代那会儿,北方的游牧民族老是闹得挺凶。就像汉朝时候,那匈奴可厉害了,差点儿就把汉高祖刘邦给包围了,西汉王朝那会儿可真是悬啊,差点就玩儿
匈奴人瞅准西汉王朝正忙着休整恢复的时候,靠着他们那灵活的骑兵队伍,抢占了不少地方,就好比西域那片区域。
汉武帝刚坐上皇位那会儿,西域这块地方早就是匈奴的铁杆盟友了。
现在的大汉王朝,北边、西北还有东北,全让匈奴给占了,这局势可真是棘手得很。
汉武帝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西域有多重要。为了摸透那块地方的底细,好为将来打仗做准备,他就派张骞去西域走一趟。
张骞在外头闯荡了十多年,总算是从西域回到了家。汉武帝这一天可真是盼星星盼月亮,他都快把张骞给盼没了,以为他再也回不来了呢。
张骞说,西域那地儿真不错,有好多咱中原见都没见过的好东西呢。
汉武帝一听,心里别提多激动了。琢磨了好几年后,他决定派大汉的猛将霍去病亲自上阵,指挥大军。霍去病不负众望,成功打开了河西走廊这条路,给以后占领西域铺好了重要的垫脚石。
西汉那时候老跟匈奴打仗,正好是卫青和霍去病军事上最风光的时候。他们俩,那时候可是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要打大仗对抗匈奴,骑兵那是必须的,而且马儿还不能是普通的,得挑些身强体壮的,这样战场上咱们才能更占优势。
张骞带回来的消息告诉汉武帝,大宛国那里有好多好马。那些马啊,又高又壮,简直就是天生的骑兵战马,用来组建骑兵部队最合适不过了。
张骞讲,他当年去见大宛国的国王时,那国王早就听说过厉害的西汉,心里头还琢磨着要跟西汉建交呢。
好吧,汉武帝心想,得派个使者去好好聊聊,顺便呢,也买些好马回来。
汉武帝为了显示诚意,专门吩咐手下打造了一匹雄伟的金马,意思是向大宛国国王传达这样的信息:“瞧瞧,我们西汉可是个实力雄厚的国家。你要是聪明的话,就把那些好马卖给我们吧。”
于是,西汉的使臣们意气风发地抵达了大宛,顺利见到了大宛国王。
西汉的使者想跟大宛国王买好马,可国王态度很硬气,直接说:“咱不卖,也不白给,你们还是打道回府吧。”
西汉的使臣听后,一脸惊讶地说:“你可得想好了,咱们代表的是强盛的西汉王朝呢!”
大宛国的国王听了之后还是没啥反应,西汉的使者们一看,心里头那个不舒服啊,觉得自个儿大国使者的面子被按在地上摩擦了。一生气,他们就把那匹珍贵的黄金马给砸了。
这黄金马原本是打算赠送给大宛国王的礼物,但现在看他们这副不赏脸的样子,这黄金马留着也没啥意义了。
瞅见那黄金马被砸得不成样子,大宛国王心里头那个火啊,觉得这就是在挑战他。他一生气,干脆利落地把西汉来的那些使者全给处决了。
汉武帝一听说派出去的使者全被杀了,立马就有了开头的那个决定。心想,他们这么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得用“德”来让他们长长记性。
【首次远征】
大宛国的国王心里也盘算过这事儿的后果。毕竟,大宛国那会儿在乌兹别克斯坦那块地儿,离西汉的首都长安,真的是老远老远了。
并且呢,这条路还不是直达的,得绕个大弯从西域那边过来,大宛国王心想,汉武帝应该不会为了打自己,跑这么老远吧。
自古以来,打仗的时候远征部队很少见,主要是因为那真的太费钱了,再加上后勤补给是个超级大难题。
在汉武帝看来,这次远征好处多多。一来呢,能顺道让西域那些小国服服帖帖;二来,还能搞到大宛国的汗血宝马,这可真是好处占尽,一举两得。
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汉武帝就派他姐夫李广利统帅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征了。
这次出征,对李广利来说头一遭,却真给大汉王朝长了不少尴尬。为了填饱肚子,李广利他们没办法,只能向西域那些小国家伸手要粮。那些已经向西汉低头的小国,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把粮食交出来。
李广利对那些不肯分享粮食的小国家可不含糊,直接就去攻打。要是打赢了,他们就有粮食吃了;要是打不赢,那就算了,直接撤军去找下一个目标。
就这么着,李广利他们好不容易走到了大宛国东边边界的郁成城。这时候的汉军,那真是累得不行,一点精神头都没有了。
打完那一仗,汉军吃了大败仗,灰溜溜地回来了。李广利瞅着这情况,叹了口气说:“就连攻个边境小城都这么吃力,攻打整个大宛国那更是难上加难啊。”说完,李广利就领着汉军撤退了。
他们回去的时候,整个队伍的人数只剩下刚开始出征时的十分之一了。啥收获都没有,自己还损失惨重,关键是还白白花了两年时间。
李广利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要是实话实说,非得惹上大麻烦不可。所以他对汉武帝说:“这次出征路太远了,粮食跟不上,士兵们经常饿肚子打仗。”
因此,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我就先带着大伙儿回来了。
“等粮食补足了,援军也到了,咱们再去打大宛国吧!”李将军说道。
汉武帝一听,火冒三丈,吼道:“你小子要是敢露头,我立马把你们全灭了!”就这样,李广利领着剩下的残兵败将,躲在河西走廊边境,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尽管花了好多钱,并且那时候正跟匈奴打着仗,汉武帝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没有放弃。
【再度远征】
接着,汉武帝调动了六万大军,三万骑兵加三万步兵,外带十多万只家禽,这次真是下足了功夫,人马粮草都备得足足的。
汉武帝直接对李广利说:“这次要是攻不下大宛国,你就别指望再回来了。”
李广利一看这架势,立马变得严肃起来,接着就启动了第二次远征。
瞧这西汉王朝的军队,真是威风凛凛,强大得很!西域那边的好多小国都吓得服服帖帖,赶紧把自家的粮食献上给汉军。可偏偏有那么一个硬骨头,死活不肯低头,你猜是哪个?就是轮台国。
可能这个国家还没领教过西汉王朝的强大,所以他们打算先给大宛国探探路。
李广利看到这一幕,心里头直犯嘀咕:“上次你硬气到底,死活不投降,我也就算了。可这次咱们兵力这么雄厚,你咋还是这副德行?要再不给你们点颜色瞧瞧,那真是没法跟大伙儿交代了。”
李广利带着大军去攻打轮台国了。轮台国毕竟是个小国,跟强大的汉军比起来,那真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打了几天硬仗后,汉军把轮台这个小国给攻下来了。但李广利觉得,光这样就完事儿了还不行。
为了让那些爱搞小动作的国家安分点,李广利采取了比较激进的办法。
以前,只要是轮台国的人,一个不留,不管啥原因,见了就杀。李广利这就是在给那些小国放话呢:“瞧瞧,跟大汉王朝对着干,就是这个结果!”
真没想到,李广利也有那么一回硬气的时候,这跟大家平时叫他“草包将军”可真是有点儿对不上号!
搞定所有事情后,李广利又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回到了大宛国的东边边界。
这回,李广利没选择先打郁成城,他直奔大宛城去了。大宛城啊,那可是大宛国的首都,只要能把这儿给拿下,剩下的地方就都不用愁了,自个儿就垮了。
大宛国确实挺聪明,他们早早就挖了一条差不多四米深的壕沟来防护。
后来李广利了解到,大宛城里头压根儿没水井,他们日常喝的水都是从城外头弄来的。于是乎,李广利干脆下令,把给大宛城供水的路子给掐了。
之后,李广利抓住时机,赶紧让手下士兵忙着搭建攻城的家伙。本来这场仗挺难啃的,但由于切断了城里的水源,结果这攻城的过程还算挺顺畅的。
这会儿,大宛城里乱糟糟的,国王还没来得及召集会议呢,好些官员就已经私下琢磨起应对办法了。
大家商量了一阵后,有人提议干脆打开城门投降算了。可立马有人反驳:“你看那轮台国,最后不也投降了嘛,可结果呢,还不是被灭了。”
打也打不过,投降也是死路一条,这到底该咋整呢?这时候,有人出了个主意:“要不,咱们把国王给解决了?”
有的人觉得这事儿挺明白,有的人却一脸懵圈。为啥要杀国王呢?原因其实挺简单,就是他惹的祸嘛。要是当初他没对西汉使者下手,估计汉军也不会打上门来。
好多人听了觉得挺有道理,一合计,就把国王给干掉了。
李广利正在前线指挥战斗呢,突然间,大宛国的一帮官员推门走了出来,手里还提着大宛国王的脑袋。李广利一看,整个人都愣住了。
接着,那些官员们开口了:“我们已经把惹事的那个国王给干掉了,他的脑袋就在这儿摆着呢。而且,我们还打算把大宛国所有的汗血宝马都献上,就盼着大汉能高抬贵手,放我们一条生路,让我们撤军回去。”
李广利一看这情况,就赶紧把攻城的士兵给撤了。那些官员们现在都明白了,咱们的主要目的也达到了,就没必要再杀下去了。
结果就是这样,大宛国顺顺利利地投了大汉王朝这边,而他们原来的国王呢,被西汉换了个更懂事的来当。
后来,李广利带着好几千匹好马回来了,收获满满。他还带回了好多中原没见过的食物,像葡萄,葡萄就是在西汉时候传到咱们国家的。
李广利带兵远征了两次,路上还摆平了西域的好几个小国。从那以后,那片区域就有了个新称呼:新疆。
西汉那时候把西域各国并入了咱们国家,从那以后,那片区域就成了咱们国家固有的一部分,再也分不开了。汉武帝,那可真是个有长远眼光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