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思菱聊文化 2024-12-27 13:46:47

读一页书,认识很好的自己。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世界经典名著《白鲸》。

一部伟大的海洋之书、美国文学扛鼎之作。

福克纳、奥巴马、乔布斯、鲍勃·迪伦等深受其影响,历经百年,经久不衰。

这是一部虚构的史诗故事、一曲捕鲸与复仇的狂想。

白鲸

媒体和名人评论

它《白鲸》就是文学界的珠穆朗玛峰:巍峨且难以逾越,雪白的顶峰像大白鲸的尾部一样难以捉摸。——《卫报》

1851年冬,麦尔维尔出版了《白鲸》,一本确立他的光荣地位的小说。——博尔赫斯

T.E.劳伦斯将《白鲸》与《群魔》或《战争与和平》并列。…….在这些饱含苦的书中,人被淹没都有生命的升华,书中有充满取之不尽的力量和怜悯。我们在其中发现了反抗和接受,不可征服和无尽的爱、对美的激情--总之,天才。——加缪

这里有一种惊悸、一种神秘、一种征兆、一种激情,它显示出人生的凶险、命运的不可抗拒以及邪恶的无处不在,而所有这一切都使你凝神屏息、瞠目结舌。——毛姆

01

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这是一趟冒险的“旅程”,一场与宿命的抗争。

19世纪,鲸油被各行业广泛应用,鲸被视为一种财富的象征,捕鲸带来了高额的利益,刺激着人们对深海巨物的向往。

亚哈船长,一个成熟老练的捕鲸人,他勇敢、偏执、极端。

在深海中,有一头叫莫比·迪克的白鲸,它力量无穷,可以轻松掀翻捕猎船只;它聪明狡猾,会袭船只,戏弄仓皇逃窜的猎人。

莫比·迪克是一头庞然大物,在普通人眼中,它只是普通的一头鲸,在捕鲸人眼中,莫比·迪克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妖魔”,很多捕鲸人都因它失肢断臂、船破人亡。

亚哈有着娴熟高超的捕鲸经验,是海上称霸一方的猎手。捕鲸人对莫比·迪克都敬而远之,而亚哈船长却不以为然,他想要战胜这头白鲸,以证明他超群的能力。“他绝非凡夫俗子,他在海上战斗,说到鱼枪,那可是他的骄傲!他有百发百中的神功!”

这样的亚哈,也在劫难逃。在一次出海中,他被“妖魔‘咬断了一条腿。

为了追杀莫比·迪克,亚哈抛妻弃子,余下40年,将全部身心都放在猎杀白鲸的计划中。

捕鲸,本就是一场与生命的对决。

当踏上这一趟旅程,亚哈的命运就与劫难绑在了一起。

他被咬断一条腿,已经是深海对他的眷顾。

茨维格在《断头王后》写给法兰西王后玛丽有这样一段话:

“她想要统治,同时又想要自由;她想要王后的权柄,还想要女人的自由;她伸出玉手,抓起王冠,就像拿起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生活中,有的人靠投取巧,很容易就获得了能力之外的财富、地位。

却又在短时间内失败、沉寂。

古有云:“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所有的一切都已暗中标好了价格,你年少时不努力,成年后注定处处碰壁。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02

坚定信念,偏执也是一种能力

偏执,是亚哈的另一个标签。

在我们的生活中,偏执往往意味着性格上有缺陷,这是大环境下的定论。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偏执的人往往有着自己的思考,不会被轻易被说服,不被他人定义。

在捕鲸人眼里,被莫比·迪克侵袭,被咬断腿或者因它丧命。就如同宿命随随便便剥夺他们生存的权利。亚哈受够了这宿命的纠缠、毫无歉意的玩弄!凭什么人类要在白鲸面前低头认输?

亲和、爱、和平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也是很多伟大小说的主旋律。而《白鲸》与之相反,把恨作为灵魂的根源。亚哈痛苦,极端,不止不休的告诫宿命:我一次也不会屈服!一次也不!

亚哈在捕鲸行业声名鹊起时,巫师曾做出预言:他会残疾,并且自取灭亡。

他被鲸咬断一条腿,印证了巫师的说法。

但他丝毫不在意虚无缥缈的预言警告和身体的残缺,反而硬生生将抹香鲸的腭骨安放在断腿上,向白鲸发起了绝命复仇。

家人、船员、同行们劝他放弃,认为这是愚蠢的决定。

但亚哈却不低头,不认命。

他说:“即使白鲸是从犯,命运是主犯,我也要把仇恨发泄在白鲸身上。”

亚哈一遍又一遍地询问他遇见的捕鲸猎人:

“你看到过白鲸吗?”

一次又一次赌誓发咒:“一定要穷追不舍,它到哪儿追到哪儿,不管天涯海角,要追得它喷血掉鳍。”

对于亚哈而言,这是对命运的抗争,对宿命走火入魔的憎恨,是摆脱痛苦的方式。

于亚哈来说,白鲸是一生之敌;于白鲸而言,亚哈在它眼中就如捕鲸人眼中的它一样,是“妖魔”。

于白鲸来说,亚哈这样不死不休的敌人,又何尝不是深海巨物呢?

亚哈把余生生命,全部的灵魂,用于追捕它。

这是一场无关输赢的追捕,超越了宗教的预言。

他说:“命运压在我身上,给了我件苦差事。但我不管什么亵渎神明和命运,反抗和复仇才是我的本性。”

在读者的世界中,有人认为他是个意志坚强的壮烈的英雄主义式的人物,也有人认为他是个魔王。在道德宗教的情境中,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恶棍。在我的角度中,他是一个敢于对抗命运的英雄,他的偏执,是对生命有向往。捕鲸是他谋生的手段,更是他寻找宿命真理的出口。

在危难面前,他选择主动出击,而不是怨天尤人。

在《白鲸》这本书中,亚哈曾经说过一句话:“有些人死在退潮里;有些人死在浅水滩里;有些人却死在洪水里。”

在亚哈身上看到了一种精神:在弱小的个体,也有捍卫自身利益,对抗不公的自由。

这是每个人成长中必不可缺少的。

读后语:亚哈的精神是人类内心一种意志活动的具象化的譬喻,这种活动本身,与普通人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亚哈船长愿意将此置于人生价值本身之上,寻找到白鲸莫比·迪克的意义大于一切,他的不死不休,是毁灭和末日的开端。

最终在大副斯巴达克的呼喊中,他的仇恨,伴随着船员的性命沉入了大海。

0 阅读:0
思菱聊文化

思菱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